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争气》教学实录之一

 研究课题: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研究教师:山东省曲阜市教研室 郭 鲲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 孔为峰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 《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书研讨重点段落,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补充实例]
  师: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补充实例]
  [评:课前师生谈话,旨在激活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参与到自主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章及资料中的童第周对话、交流,初步获得自主阅读的苦与乐。]
  [上课]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童第周的两个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写出来字才稳。
  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出示生词课件]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
  师:同学们读得正确、声音响亮。
  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生1:为自己。
  生2:为中国人。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句话。
  生3: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
  [评:教师直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切入提问,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读情况。这是在暗示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题目是“一定要争气”,即点明了文中人物的主要精神状况。以此让学生快速的梳理阅读信息,进行概括。八九岁的孩子需要这种阅读思维训练。]
  师: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些,可以画出有关语句来表明自己的理解。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
  师: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研读的重点目标是童第周为自己、为祖国争气的原因和具体行为,研读的方法、形式是个体自由读书、思考、圈画后的小组内交流,其间教师视导。]
  师: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争气?请你说一下。
  生1:因为他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师:你回答问题很流利,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谁有不同意见?
  生2:因为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所以他要为自己争气。
  师: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回答问题很全面,我也同意你的看法,请大家再读这一部分,读后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出第二自然段)
  [评:教师的评价、点拨,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童第周的行为,产生情感体验。为下面有感情朗读训练奠定基础。]
  师:谁来谈谈读完这段后自己的感想?
  生1:我很同情他。
  师:为什么?
  生1:他家里穷,17岁才上中学,要是我们17岁时就要上大学了。
  师:你很会读书,知道把书中的情况和自己联系起来!
  生2:我很佩服他。
  师:为什么?
  生2:他家那么穷,年龄那么大,成绩那么差,校长要他退学,他还一次又一次请求校长让他上学,真了不起!
  师:你说得真好!和他的感想一样的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谁能把这种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呢?
  生读后师评:你读得很不错,老师想和你比一下,请听老师读的和他哪里不一样?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读后生1评:老师读得很有语气!
  生2:老师读得有感情。
  生3:老师读出了对童第周的同情。
  生4:老师读出了对童第周的佩服。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
  学生齐声说想。
  师:老师边读边想,尤其是从第一个“才”中老师想到他年龄的大,思想压力大;第二个“才”使老师体会到文化基础差、学习压力大;第三个“才”使老师想到他的上学难,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再三”体会到他不怕种种压力,下定决心上学,这样边读边想、脑中像放电影一样,为童第周想,把自己的情况和童第周比,这样边读边想,不知不觉就把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请你也这样练一下,注意这些重点词语,肯定读得比老师还好!(教师用课件提示,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红线标画出“才”与“再三”)
  [评:教师与学生比赛朗读,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咬文嚼字、展开联想、进入童第周的生活场境,换位对比,体会童第周的心情。激发“美读”的情趣。]
  学生练习后教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可怜的童第周、坚强的童第周是怎样为自己争气的呢?
  请你说一下。
  生1:他更加发愤学习了!  
  师:谁还有补充?
  生2:第二学期……(生读第三自然段作答)
  师:你回答得很全面,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请大家再读这部分,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使你感受深的词句。读后小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1:我很佩服他。
  师:谈谈你佩服他的原因行吗?
  生1: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路灯下面读外语。他起得很早,还悄悄地,怕吵醒别人,我都起不了那么早。他在路灯下读书,也不嫌困、不嫌累,我佩服他。
  生2:我也佩服他,夜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去看书,而我在家里妈妈买的台灯下也不太爱读书,光想睡觉,童第周可不是,老师让他睡觉都不睡,溜到厕所外边学习,学习还要“溜”,他多爱学习,学习多刻苦呀!
  生3:我不光佩服他,也很感动!他努力学习能赶上来,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一百分。
  生4:我很受教育,我觉得童第周说得太对了。
  师:他怎么说的?
  生4:他说:“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我受到了教育。
  师:同学们读得好,想得好,谈得更好,谁能把这种佩服、感动的心情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边想边读,看谁读得好!
  [评:学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中,不仅读懂了文本,而且有理有据谈出了自己的理解。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定能自主阅读,不待老师导。]
  师:谁来读读童第周发愤学习令人感动的情景?请你读。
  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能告诉大家吗?
  生:我心里非常佩服童第周,被他的做法感动了,我还把感受深的的词句画出来,边读边想童第周发愤学习的感人情景,不知不觉就读得有感情了。
  师:你画了哪些词句,能给大家看一下吗?
  (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有如下词语:
  “更加发愤学习”“悄悄”“路灯”“夜里”“都睡了”“又”“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学习”“他终于赶上来”“都不错”“还考了100分”“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咬文嚼字,在展开联想,进入文本情境。这是名中等程度的学生。他的咬文嚼字表现在画出了文中的语句,虽然有些空泛,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他自己研读所得,反映了三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孔老师抓住了他,在下面的学习中,引导同学在评价中帮助他提高。]
  师:画得好,你掌握了老师刚才教给你的边读边画的好方法。其他同学觉得还有读得不够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童第周心想这一句应该声音小点,因为是心里想的。
  师:对!说得好!请你读一下好吗?
  学生读这句话。
  师:大家说读得怎么样?
  生:再激动点更好?
  师:请你读一下。
  另一学生读
  师:你读书能这么细心,这么有感情,老师也比不过你了!同学们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读书,知道了在读书中想什么,想书中描写的情景,想当时人的心情。画什么,画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出了童第周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的感人情景。也读出了童第周的自信、自立、自豪,就应该这样读书!
  [评:教师总结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历程,领悟到用这种方法能读懂意、读入境、读出情。有助于学生将学法迁移到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中。]
  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和我们刚才学的这部分在写法上差不多,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来学习。
  (学生自学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学习)
  师:同学们自学得认真,讨论得也热烈。下边咱们来个朗读比赛,要求不光能读好,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的才是冠军。由于时间有限,咱分一下工,愿意读第4自然段的举手,好,第1小组;第5自然段给第2小组;第6自然段归第3小组,其他小组水平高,当裁判小组,选出裁判长,比赛完后评出冠亚季军。下边请各小组推选出能代表你们组里最高水平的队员进行辅导,把你们自己读书的绝招告诉他,一会儿参赛。
  {各小组积极推荐代表,认真辅导、教师巡视指导。)
  [评:运用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组际间的朗读比赛,让小组成员充当“小先生”辅导本组代表朗读,既能激发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为集体争光的竞争意识。]
  师:比赛马上开始了,请各小组代表,站立参赛。请第一小组开始读,各小组代表按顺序接着读。
  各位裁判认真听,认真评。要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的地方。
  三位选手朗读后,请第4小组选出的裁判长评议。
  生1:第一小组基本可以,尤其在读旧中国贫穷落后时,让人感到心里非常难过,不足的是“暗暗下了决心”声音太响,应小声点。
  第二小组读得非常好,读出了实验的难做和童第周刻苦的样子,不足的是教授兴奋地说的那句话再响亮点。
  第三小组读得也很好,读出了童第周的激动,可声音还是太响了,再低点更好了。
  师:那你认为谁是冠军呢?你们小组可再商量一下。
  生1:我们认为第二组是冠军。
  师:那我们只好服从裁判了,请冠军谈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生:同学们辅导得好。
  师:还很谦虚,课文好吗?
  生:课文好,很感人,我们认为读的时候要强调实验的难和童第周不怕难,你看教授一直做,我们小组画学习时画出“一直”、“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的自己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怕难,我们画出:“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我们想到童第周真的为中国人争了气,我们也很激动,我们画出了“童第周真行!”要读出激动的心情。
  [评:三位选手读得各有风采,裁判评价也有理有据。]
  师:说得真好!书就应该这样读,边读边想边画,收获一定很大!一块讨论研究,收获会更大。[评:既肯定了读、评双方,又指出了“边读边想边画”读书方法收获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好。]我们通过学习童第周少年时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青年时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气的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1:要考一百分就要发愤学习。
  生2: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努力。
  生3:我要学习童第周。
  师:说得很好!老师学习了童第周的故事后,想到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长志气,还要自信、更要努力去做,才会成功。
  [评:适时渗透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童第周一样的人(出示名人像下附人名课件:有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罗庚、鲁迅、邓亚萍、比尔·盖茨)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巨匠鲁迅,世界乒乓冠军邓亚萍、世界电脑王国的主宰比尔·盖茨等等,综观古今中外的这些成功人士,童年时代的他们看上去并不比同伴聪明,他们中有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祖国争了气!
  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这些著名人物的有关材料,做一期手抄小报。
  [评:将本课话题引向课外生活,让学生收集著名人物的成功事迹,办手抄报,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尝试。]
  [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课文,加深理解,综合训练。
  教学过程:[略]



  总评:
  利用精读课文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我们进行的一个研究课题。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从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实际着眼,教学中我们力图做到:
  第一、以班级授课为基础,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阅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探讨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精读一篇课文的基本策略。
  课前预习,初步感知——学生按教师提示先行阅读课文或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探究,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文本中的人、事、物对话,初步把握文本意义。
  课堂研读,引导领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或精华部分,采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参考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师生间围绕文本再次对话、交流。
  课后延伸,迁移发展——学生积累文本精彩词句段,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等。
  第三、培养学生精读重点段落的基本策略
  读前有目标——出示教科书或师生提出的研读目标。
  读时有方法——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方法、步骤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之后,学习小组交流,推举代表整理研讨结论,准备发言。
  汇报多形式——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美读课文。
  评价与点拨——在学生交流、研读后,根据学习目标、任务,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成效。教师的随机点拨、示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附记:孔为峰老师曾在2002年12月曲阜市小学教学研讨会上执教此课,并整理课堂教学纪实,由曲阜市教研室郭鲲老师评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争气》课课练

【应知应会】
   1.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发愤”、“资助”、“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和“钻研”造句。

  【重点难点例析】
   本课重点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例如,后三段讲童第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到外国留学,遇到的困难要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旧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地位。童第周到了外国,被同学看不起。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把压力变成动力,“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这里的“争气”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这是为中国人争气。有了这样的志向,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结果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经过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地努力,“终于成功”了!“不声不响”、“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不怕失败”等词语充分表现了他一定要争气的可贵精神!

  【课课练】
                A 组

  一、写出下列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   )   (   )   (   )   (   )
     著名      偏僻      睡觉     厕所
    (   )   (   )   (   )   (   )
     成绩      兴奋      资助     平均
  二、看拼音写汉字。
     jī chǔ    qī m^    kǎo shì   tuì xué
    (    )   (    )   (    )   (    )
    shí yàn    x& yào   zu1n yán   zhēng qì
    (    )   (    )   (    )   (    )
  三、选字填空。
    (式 试)样____     (气 汽)争____     (奋 愤)气____
    (迹 绩)成____     (未 末)____尾     (焦 瞧)____不起
  四、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请求——
          资助——
    2.反义词:成功——
          细心——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生物学家
    (   )地刻苦钻研
    (   )的山村
    (   )地说
    (   )的技巧
    (   )地想
  七、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发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耐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钻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造句。
    1.耐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钻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组

  一、改正错别字。
    考式(   )   侧所(   )   发奋学习(   )   怒力(   )
    克苦(   )   振动欧洲(   )
  二、扩词。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仅仅;②刚才,方才。
    1.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
    2.他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
  四、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第周上中学时,第二学期各科成绩都不错,他心想:“一定要争气”。这次是为____争气,从中可以看出童第周很有____。
    2.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时,实验取得成功后,他又想:“一定要争气。”这次是为____争气,从中可以看出童第周是一个____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争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记叙已故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轶事的文章。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青年时期的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学习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我紧密配合单元训练重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重点来读懂课文,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简介课题,感知整体
  课题属于偏正结构词组,解析题意的重点词在“争气”,理解“争气”,(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带着题意,简要介绍童第周的生平事迹。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认读生字词,分段朗读,了解预习情况。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本文主要写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按“家里”、“中学”、“留学”三部分内容给课文分段。

  二、缘词析句,捕捉内涵
  在学生了解童第周家庭贫穷环境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2,细读课文。然后以问题导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联系,思考、议论、分析,由词及句而段,读懂课文各部分内容。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着重理解词语:基础差、吃力、平均,和三个“才”字各说明了什么意思?(强调家庭贫穷与文化基础差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理解前两句的意思之后,把握“再三”的意思,领会“再三请求”的蕴含。
  2.“第三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在学生懂得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的原因后,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发愤”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习时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具体内容。讲读时引导学生:①紧承上文,说说“更加发愤学习”的原因。②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让学生依据时间:每天天没亮,夜里;以及地点变换:校园的路灯下面,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理解词语:悄悄、溜、努力、终于。弄清每句话的意思。③这一自然段哪几句是具体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④童第周发愤学习的结果如何?⑤童第周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信心,我并不比别人笨;第二要努力,家里穷可以促使自己发愤。)再通过进一步朗读第二大段,加深对本段内容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紧扣“争气”,按原因、经过、结果、感想进行叙述。)
  3.“教授自己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童第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围绕这一重点句,先让学生复习巩固第二段落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第三大段,即第4、5、6自然段,理解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原因,争气的经过、结果,和他的思想感受的线索,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抓关键词语理解,着重捕捉,领会句子内涵,弄懂本段内容。①理解词语:资助、贫穷落后、瞧不起。搞清童第周为谁争气?为什么?(争气的原因)②童第周做成功了一项什么实验?“熟练”、“耐心”、“细心”说明了什么?(手术难度很大)③“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做的?“不声不响”、“不怕失败”、“终于”说明了什么?表现了童第周的什么精神?(勤奋努力和卓越才干)④“震动”的意思是什么?在句中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又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自信心,中国人并不笨;第二要努力,国家穷促使中国人努力。)通过本段阅读,检查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由词及句而段,读懂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

  三、贯穿“争气”,加深理解全文
  围绕“争气”,记叙了童第周发愤学习,迎头赶上同学和刻苦钻研,完成科学实验的事。总结课文时,要围绕课后“思考·练习”1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默读全文,并画出“一定要争气”的句子。齐读童第周中学和留学时思想感触的句子,进行句子比较,意思比较,读懂童第周由“误”而产生“争气”的信念,根据“并不……笨”而“努力”“能办到”的文章结构。通过点拨、剖析,进一步理解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启发学生要充满信心,勤奋学习,为人民争气,为祖国争气。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加强朗读指导,注意读出自信、自立、自豪的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学了课文后
  我让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谈谈体会: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时为祖国争气,这与他在中学读书时为自己争气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只有从小为自己争气,长大了才能为祖国争气。我因势利导,指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靠了象童第周那样的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的拼搏和努力,振兴中华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的身上。要为祖国作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板书
             私塾读书  像唱歌
             唯有一人  壮胆问   边学边问
    27 不懂就要问  学生惊呆  静无声
             戒尺拿起  厉声道   收获多
             先生细讲  学生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学生要善于“问”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光学不问,构不成完整的“学问”。问是学的手段,学是问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问”,是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是鼓励学生“敢问”。现实中,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问,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敢提出异议,努力为学生发问创造宽松的条件。

  二要鼓励学生“勤问”、圣人孔子,堪称勤问的楷模。他向苌弘问乐、向老聃问礼。在日常生活中,逢事必问一个所以然,以至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国人“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作为教育者,我们何不也教学生“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凡事问个水落石出,弄得个清楚明白。

  三要鼓励学生“下问”。“下问”即不耻下问。要使学生懂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向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学问多的人学习,而且还要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学习。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发奋进取的求知精神。

  四要鼓励学生“追问”。就是要培养学生一问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克服学生对事、对物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坏习惯,做到剖根问底,而不浅尝辄止,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要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加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小萝卜头”。
  教学难点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三、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课下自己收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2、小练笔《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板书
                 监狱里长大  面黄肌瘦
                 爱学习  功课好  学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用俄语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不怕苦  不管……总……
                      小石头 写着,算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以后

今天,我看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本书,里面说小萝卜头从八个月起,就跟爸爸、妈妈一起被敌人关进了监狱,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多么希望得到一点自由,可是一直到被敌人杀害,也没过过一天自由生活。我真恨透了旧社会。

  书里最使我感动的是小萝卜头在监狱里还坚持学习。他6岁那一年,就跟着黄先生学语文、数学、外语、画画,写毛笔字。他没有纸,就把敌人发给妈妈用的草纸订成本子。没有笔,就用石头在地上练字。他的一支珍贵的铅笔头,还是他过生日的时候,黄先生送给他的。他平时舍不得用,只是在上课时才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萝卜头照样学习得很好。有时敌人在旁边,他就用外语和黄先生说话,使敌人听不懂,急得敌人双脚直跳。

  小萝卜头处处想着别人。他看到有两个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关进监狱的小女孩,对这里的生活不习惯,整天哭,小萝卜头就把自己仅有的玩具——一副牌、一个铁钉,送给她们玩。敌人杀害他和杨虎城将军的女儿的时候,他还用身子保护小女孩,他这种品质多么高尚啊!

  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都牺牲了,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珍惜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3: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