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56|回复: 1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生情》教学设计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师生情》是看图学文的课文。课文描述了三位女同学在老师生病时,代表全班同学,冒雨去医院看望老师的情景,表达了学生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一片深情。
  图上画的是医院病房门口,三位女同学挤在一起扒在玻璃门上向里看的情景。在她们身边放着满满的门房立着一把雨伞。
  在看图学文的过程中朗读,边创造。要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边学文边
  1.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养成尊敬老师的美德。
  2.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理解词句和重点、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今天我们学习《师生情》,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既要学会观察图画,又要读懂课文。看图学文首先要对图画进行观察,怎样看懂一幅图呢?看图要按——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人到物……一步一步观察,要注意图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图上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师生情》这幅图究竟反映了师生之间什么情呢?请同学看图。
  二、指导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上画的谁、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天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一件什么事?
     (天下着雨,放学后三位女同学冒着雨,提着一篮鸡蛋.到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师。引导学生从图上找出回答问题的根据,如从背着书包知道是学生,从输液的吊瓶知道是在医院,从雨伞、斗笠知道是雨天,从篮子里的鸡蛋知道是来看望病人的。)
  三、边看图,边想象,
   1.她们为什么来看望老师?
   2.她们透过门上的玻璃,向屋里看,想一想:她们看到了什么?此刻她们会想到什么?
  四、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再查字典。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尊 累 玻 璃 顺
    (2)字形难点。
     尊:中间一横不能去。
     匆:最后一笔是“、”。
     璃:右下是“””,不要写成“””。
    (3)理解词语。
     和蔼:和气,和善。
     尊敬:重视而恭敬地对待。
     劳累:疲劳,疲乏。
     “过度劳累’’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谁“过度劳累”?
     顺从:依照别人的意思,不违背,不反抗。
     打扰:扰乱。本文指影响、干扰。
     急匆匆:急急忙忙。
     祝愿:表示良好愿望。
     肯定:一定。把有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踮起:抬起脚后跟用脚尖站着。
     看图说说准踮起脚尖?干什么?
  五、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心意”是什么意思?
     “全班同学的心意”是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
    (1)急匆匆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她们是“急匆匆’’赶到医院的?
     (图上的雨伞、斗笠、三个人还背着书包。)
    (2)她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呢?画出有关语句,读给大家听。
      ①什么是和蔼可亲?想象:王老师平时对学生是怎样和蔼可亲的?
      ②什么是日夜操劳?想象:王老师又是怎样日夜操劳的?
    (3)她们商量了哪几点?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①为什么首先要告诉老师“班里一切都好”?
      ②全班同学一个一个地凑鸡蛋,希望什么?
      ③从她们商量的这三点意思,说明什么?
       (同学们很听话,很懂事,很懂得体贴别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4)有语气地读本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看图,学习三位女同学在护士不让进病房的情况下是如何做的这一段文字,体会师生情。
    (1)3位女同学在护士不允许进病房打扰老师的情况下是如何做的?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用简短的话叙述图意‘
    (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用笔画出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3)引导学生抓住“顺从”、“轻轻放”等重点词联系上文进行理解,体会同学对老师的尊敬与热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①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②汇报读,大家评议。
     ③集体朗读,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2.看图,抓住课文略写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体会师生情。
    (1)出示“三个人顺从地点点头……争着向屋里看。”请学生读后,看图思考要是让你写,你会怎样介绍这幅图?
      (每个女同学的具体做法。)
    (2)边看图边进行合理的想象:每个女同学在病房外是怎样做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会看到什么?心中会想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看图,抓住重点句“她们也许……”进行多向思维训练。
    (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三位女同学争着往里看,可能看到了什么?
    (2)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憔悴”、“深情”、“祝愿’’等词,使学生爱师的情感受到激发。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重点句,请学生思考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三位同学对老师的关心。)
     ①同桌练读。
     ②评读。
     ③请学生谈体会。
    (4)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周围的老师?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看拼音写词。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背)书包
        ______雨伞 ______提子 ______鸡蛋
        ______起来 ______身体 ______情况
     例:(安心)地养病
        ______地走来 ______地点头
        ______地祝愿 ______地注视
  三、给下面宇组三个词。
    体( ) ( ) ( )
    补( ) ( ) ( )
    顺( ) ( ) ( )
  四、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照先后顺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看到这种情景,我想:不要堆雪人了,我赶快扫雪吧。
    (  )只见他赶快爬起来。扶起车,接着又有几个人滑倒了。
    (  )放学后,雪停了。
    (  )我正玩着,突然听见“啪嚓”一声,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摔倒了。
    (  )我在家门口高高兴兴地堆雪人玩。
  五、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见到老师,( )要告诉她,班里——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 )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 )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1.她们商量的内容有( )个意思。
    2.你从“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体会出什么?
    3.用“首先;….‘然后……最后……”练习写一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师生情》教学设计之二

 知识能力目标:
   1. 会认15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意”、“急匆匆”、“和蔼可亲”、“顺从”、“尊敬”、“深情”等词语;学会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句子。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4. 培养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人文教育目标: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们尊敬、爱戴哪些人时,你们肯定会说—父母、老师。老师像父母、似朋友,在细心呵护我们成长,倾心培养我们成材。他们的无私赢得了学生衷心的爱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再一次感受师生之间的浓浓情谊。
  板书课题:师生情
  二、引导看图,感知图意。
  1、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看图时,你还注意到什么?
  指导学生看图时,一要有序(可以按照先人后物的观察次序),二要有重点(着眼于人)。(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图上主要画了什么)
  三、自主读书,读通课文。
  1、范读,边欣赏边画出生字。
  2、自由练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做好学习笔记(圈画关键词句,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读书感受),为交流做准备。
  (1)分辨清楚课文哪些是图上画的内容,哪些是写作者观察图画后联想到的内容。
  (2)通过自读,你明白了什么?
  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4、填空练习,了解句式。
  用“首先……然后……最后”造句子。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对学生拼读不准确的生字要正音。
  2、指导书写要求学会的字,要细心观察,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读书。
  学生自由读,自主选读。教师应鼓励不敢表现自己的或读书不够好的学生朗读。
  二、图文对照,读懂内容。
  1、自由练读,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
  2、对照插图,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说说原因,并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小组探究,怎样读好第四自然段。
  4、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通过文字想象画面。
  5、感情朗读。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思考以下问题,学生任选一题讨论交流:
  (1)文中的“心意”指什么?
  (2)“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说说她们在祝愿什么?
  学生自读自悟,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一起讨论,然后推选代表汇报。
  四、拓展活动。
  教师节到了,给老师写几句心里话,以表达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首先……然后……最后”写一句话。

  教后小结:
  在让孩子们用“首先……然后……最后”说话时,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意思过于简单。如:“我先放下书包,然后拿出书、文具盒,最后出去玩。”三年级了,说话意思应该更充分一些。于是,我问:“什么时候,你这样做的?”
  学生继而改进:“来到教室,我先放下书包,然后拿出书、文具盒,最后出去玩。”这就好多了。就这样,学生逐渐把意思说充分了。
  二、思路较窄。大多数学生只是说在学校、回到家,内容极其相似,不能在更广泛的生活领域运用这样的词来表达。于是,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上这些词说说怎样浇花?你还能用它说做哪些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我想:课堂上,教师有时就是一把钥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师生情》自主性练习设计

 [题旨说明]
   1.第1题是一个综合练习题,要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其中,看图、读课文、找句子、说体会,要围绕“师生情”进行。既是综合,一定不要再去单—强调某一点。
   2.第2题,理解词语意思的练习。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汉语词典理解,或从具体语境中感悟,再比较其意思的异同。练习的重点,一是确定近义词;二是比较的能力。
   3.第3题,理解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
   4.第4题,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练习。要让学生用普通话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悟理和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本课的朗读应体现学生对老师饱含深情、充满敬意的那种感情。

  [自主性练习设计]
   1.看图,读课文,填空;并体会下面的句子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
    (1)一天下午,天下着____________。放学后,三个女同学带着全班同学的____________去看望因过度劳累而生病住院的王老师。 
    (2)她们把一篮子鸡蛋____________放在地上,把雨伞立在门边,____________起脚,透过门上的玻璃,____________向屋里看。  
    (3)护士不让他们打扰王老师,她们____________地点点头。
    (4)因为王老师总是那么____________,为了同学们的____________,所以同学们都非常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她。
   2.把下面各组词中意思不相近的词语画上横线。
     和蔼 和平 和气   |    心意 情意 心情
     顺从 顺利 服从   |    肯定 一定 决定
     尊重 尊敬 尊严   |    深情 深入 深刻
   3.选段精读。
    她们三个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地补养身体。
    (1)她们“商量”的内容包含了三个意思:一是要告诉王老师班里的情况,请她“____________”;二是向王老师转达“____________”;三是表达同学们对王老师的情意,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____________”。
    (2)用带点的词造句。
       首先……然后……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与交流:这篇课文的哪些内容是画面上没有而合理想象出来的?

  [评价指导]
   1.第l题,要在学生看懂图意、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两个空格已对问题答案作了暗示:表达了同学们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感情。
   2.第2题可以讨论完成,各组都有两个词语意思相近。应画线的词是:和平、心情、顺利、决定、尊严、深情。
   3.评价的重点应在第1题的综合性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亲人》教学设计之一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查字典。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 朗 便 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四、试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3)指导朗读。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样做的原因)
  六、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齐(   )  更(   )  其一(   )
    争(   )  奂(   )  董一(   )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亲人》教学设计之二 [附评]

知知识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和学文,分清课文中哪些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再联系全文,感悟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相处,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学习少先队员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在看懂图意、感悟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策略:
   结合看图和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学习。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看图学文《亲人》。谈谈你有哪些亲人?
  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看看图上画的亲人有什么特点?
  3、提出预习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看书上的图,想想图上的两个人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各有多大年纪,他们在干什么。读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图上情景的句子画下来。
  4、学生预习。
  二、指导看图
  按照人物——周围事物——整幅画面的顺序进行观察,后师生交谈。
  想想整幅画面表现了什么?(小姑娘尊敬老人,为老人洗衣服,老人非常感激和疼爱小姑娘。)
  课文哪些地方是描写图上的情景的?
  三、指导初学课文
  1、谈话。画面表现了这一会儿工夫的情景,但
  事情的前前后后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读全文了解。
  2、自己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画出来。小组讨
  论解决。
  3、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指名轮读,正音。
  (2)交流自学情况。让学生互相质疑,互相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四、作业
  1、把课文读熟。
  2、把生字新词写会。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一节课时学习的内容,衔接过度。
  1、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8课《亲人》。(板书课题)
  2、回忆图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这一部分,想想通过阅读,对小姑娘和老奶奶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学习后,组织汇报讨论。要明确三点:
  (1)“我”家是苗寨的唯一汉族。
  (2)老奶奶孤独一人生活在苗寨,虽然身体硬朗,但年时已高,需要有人照顾。
  (3)具体地讲了老奶奶生活中遇到困难。
  (4)分析词语。
  老奶奶常常遇到哪些困难?(学生说后出示投影片。)
     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能()做,该做的不能()做。
  填空,读一读,想一想,没有括号里的词能不能说清楚,加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指导朗读这个句子,注意把“毕竟”“及时”强调出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明朗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
  2、妈妈仅仅是自己热心肠吗?(还教育“我”要帮老奶奶做事情。)
  3、引读这一段,通过读感悟妈妈和“我”是如何尊敬老人、照顾老人的。
  四、习五、六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直接写了图画上的内容,请同学们再看看图,然后自己读课文,看谁通过读,在头脑中浮现出画面。
  2、小组练习读。
  五、再读全文,思考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1、自由读。
  2、提名读。
  3、想想:全文没有出现“亲人”这个词。为什么课文以“亲人”为腾题。(以“亲人”为题,深刻反映了“妈妈”、“我”对“老奶奶”的关心照顾胜似亲人。)
  六、升华主题,拓宽理解
  1、谈话,这篇课文写的是汉族小姑娘和苗族老奶奶之间的事情。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
  2、出示56个民族挂图。
  小结:大家看图上的多姿多彩的我国各民族的代表,他们分散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虽然各个民族服饰不同,习俗不同,但大家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就像我们课文中的汉族和苗族一样,都是“亲人”。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用“及时”、“照顾”造句。
  板书设计:          18 亲人
              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妈妈帮助     不是亲人
      一个苗族村寨  邻居老奶奶生活   胜似亲人
              中常常遇到困难
  教后小结:
  从本课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后要加强预习之后的交流。孩子们预习之后,非常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因此,预习之后的交流成为我语文课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们在预习中汇报学习收获,体验自学的快乐;互相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把学习的舞台真正还给学生,于是,学生成为学生的老师,学生成为学生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灰雀》教学设计之一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   )外 (   )步 胸(   )  (   )孩
    一(  )  (   )者 (   )是面包(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
     ( ) 地说   ( ) 地歌唱
     ( )/    (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灰雀在枝头( )唱歌,( )惹人喜爱。
    2.列宁( )说:“多好的灰雀呀,( )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2.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 )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 )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给文中带点词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2.写出文中的数量词:
   3.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
   4.你喜欢哪些动物呢?为什么?
     我喜欢,因为它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01: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