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初步探索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20:5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初步探索优秀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适当与否”、“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学习方法能力高低”、“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制作的网络课件制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制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三大因素,其中教师的理念与教学方法、手段是根本性,网络课件是物质基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学习方法是关键。要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三大问题,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初步探索
21世纪世界已联结为一个精密的网络。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无疑为教育战线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我校先后筹资数万元,为老师办公室配备了电脑,,这二年又学校出一点,老师自己出一点分批给各位老师配备了电脑,同时学校还配备了打印机、一体机、刻录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建成了多功能网络教室,架起了卫星小站,架通了“校园网”,引进了宽带,并将教育电视节目同时送入了所有教室,形成了“天网”(卫星宽带)、“地网”(互联网)合一,数字、视频同行的网络系统,并将教室换上了34寸彩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然而,如何有效发挥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已成为学校教育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从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加强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实,电影、电视、VCD等都是多媒体,只是少了计算机具有的人机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立即进行反馈,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展现事物结构、渲染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声母“d”,其形与“b”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我们设计马儿在大漠中飞奔的课件,让学生看看“d”形的蹄印,写一写字母“d ”。然后再出示“p ”及小孩子泼水图、“b ”及带天线的收音机图,学生在形象比较中自然而然地搞清了“bd”与“P”之间的外形区别,并涉及一些相关的拼音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欢乐的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拼音字母的巩固,新奇的教学情景使抽象枯燥的拼音教学趣味盎然,学生很容易便读准了音,记住了形,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贴近儿童生活,但也还有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其中不足。如《太阳》这一课中,“化石”、“煤炭”的形成,以及地壳的运动,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化石、煤炭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如《詹天佑》一课中,两种开凿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就把复杂的工作原理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演示得淋漓尽致,使学生一目了然。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教材中所描绘的一些情景,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亲身经历,不易产生情绪体验,这直接影响思想教育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起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播放设计好的课件:在凄凉的哀乐里,长安街上徐徐开来周总理的灵车,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眼里噙着泪水,泣不成声。这样声光并用,化静为动,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为更好地探究课文奠定了基础,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对于枯燥无味的内容,学生的情绪总是消极被动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乐趣。如上《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用幻灯片来演示长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跟葫芦有关的根、藤。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这时教师把葫芦叶子的中间加上了蚜虫,用动画来显示一只只蚜虫是那么开心地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会想到: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去寻答案,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没了养料,葫芦就会慢慢地“饿死”了。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自然兴趣就来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20:58:40 | 只看该作者
二、加强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整合课”与“多媒体课”之间并不矛盾,都是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但“整合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而是学生的认知学习工具、学习评价的工具、师生沟通的工具。“多媒体课”着眼点在于为教师的“教”提供方便支持,“整合课”更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渗透,对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有“一石二鸟”之功效。如数学课中的《统计》,传统教学中利用手工统计,往往太消耗时间且难以实现大量的练习,取得丰富的数据,借助计算机将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利用powerpoint的软件环境,学习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把信息技术课上要学习的绘制表格和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制作统计图,学会了有关统计的知识,不用纸笔,就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计算机上解决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效劳动。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双脑识字”法,将学习识汉字与学习键盘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先学拼音再识汉字的传统做法。如学习了“湖水”的“湖”这一生字后,让学生在电脑上练习打字,当学生用拼音输入法输入“h”和“u”时,就会出现“湖、胡、糊、蝴、葫、瑚”等字,学生在进行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复习了学习的生字,知道了好多“湖”的形近字和同音字。这样,在认读字、词、句的过程中巩固了双拼字母的拼读,实现了电脑、双拼、识字的同步学习,这一识字方法,对刚刚学习拼音和识汉字的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把学习语文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中的键盘输入结合起来,利用电脑学习语文,利用电脑开发人脑。学生进行单机操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互动”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学生作文往往为材料所困,而网络拥有巨大的资料,能为学生进行网络创作提供快捷的服务。在网络中学生不受限制,随心所欲地通过多种渠道,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场群中攫取与习作相关的信息资料,由被动的“信息接受器”转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如第十册语文第四组的作文训练是:观察一幅申奥宣传画,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通过因特网,搜集到了大量有关“奥运会”的报道、体坛明星故事等信息资料。画面、声音、语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他们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了奋勇拼搏的运动员;有的把自己想象成坐阵指挥的教练员;还有的想象成记者,甚至是颁奖官员。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尽情地描述,再相互补充。然后指导学生在word文档中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再进行排版编辑,页面设置,变换自己喜欢的字体、字号、颜色,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给自己的文章配上喜欢的插图或打印出来。完成后可以主动同他人交换修改,教师也可以点击任何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实现“在线评改”,让学生从“自我封闭”的“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模式中,进入到“对外开放”评改过程,这种“网上对话”,及时广泛地的师生、生生合作,大大缩短了作文交流和评改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在作文教学中,穿插了文字、特殊符号的输入、排版编辑,页面设置、插入图片、打印等过程,体现了作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典型做法,最适合高年级学生。它是一种高技术投入、高学习投入的模式。
又如在几何知识教学中编写练习题,利用手工画图效率低且不准确,借助计算机则能减少教师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美术课可以让学生在图画板或金山画王中进行;教学社会课、自然课时,可要求学生上网提前做一些探索与准备。总之,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整合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整合”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撑的新的教学环境中重新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决定信息技术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20:58:46 | 只看该作者
三、“整合课”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带给我们的思索
1、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今天的孩子正处在网络的诱惑和包围之中,这为他们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网络?正确的使用网络?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不被漫无边际的网络游戏、淫秽画面所迷乱?这是网络时代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
2、师生真实的情感交流无法用技术手段来代替。课堂是一个多元整合的过程,是师生、生生、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光依赖于人机对话去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不能演示,或者有时电脑出现故障,停电无法演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计算机也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智能性。教育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交流,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技术取代的.技术应该是人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一旦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否定了,必然出现学习的放任自流,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所以,媒体现代化不等于教学现代化。
3、以学科内容为中心,不能成为配角。如有人在上小学语文《葡萄沟》一课,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朗读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上成了活动课。
4、有时大家不惜花大力气去做课件,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却忽略了,使学生在智慧上的启迪有如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剥夺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机会。“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完一首古诗,让学生画一幅与之相配的画,学生笔下的画肯定是多姿多彩,各不相同的。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出示一幅画,那学生有脑海中的画面便定格为黑板或屏幕上的那一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有时教师也成了课件的奴隶,心里默念着下步将要出示哪个窗口,按动哪个按纽,却不能细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做出准确及时的反馈。运用先进的设备没有错,关键是操纵、使用这些设备的我们应当用先进的观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反思,不断摸索,才能不断进步。所以,有了好的课件不等于就有了好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课程整合中应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回归社会活动,在交流交往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回归文化视野,在文化构建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灵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