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重视实验,培养创新思维的成功性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物理本身就是现象,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识物树理”、“领物穷理”便没有“识”与“悟”。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G•绍盖曾说:“一堆没有实验和直观所支持的定义,不能开发智力,而只能关闭思路。”在物理教学中,教育学生纵观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与他富有浪漫注意色彩的“苹果落地”故事分不开;焦耳经过三十年对热功当量的精心测量,是确立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基础;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研究电流使磁针偏转分不开;赫兹研究电磁波所设计的火花放电实验,本来是研究光的波动性,却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感光的本性的另一侧面—光的粒子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伟大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是以科学实验的新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发生尖锐矛盾而开始的。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向物理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密观察,勤于思考,寻求规律的探求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性。物理实验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是课外小实验,都可归纳为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教育学生认真的分析验证性实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做好研究探索实验的结果分析,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还要留心分析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如“测定人的反应时间“这个课外小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人人都渴望自己反应灵敏,反映时间短,人人争先恐后做这个小实验明确了这个小实验的道理后,聪明的学生揭穿了骗子利用人人都有反应时间而握不住下落的人民币的骗局。
六、 了解物理学前沿,活跃学生的思想,激发创新能力
在进行基础物理教学中应跟踪告诉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物理学前沿,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是基础物理教学充满火力和时代气息,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前,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庞大的中心科学,并形成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分支,如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等离子物理、声学、理论物理等。与此同时,在历史改革的过程中,物理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相结合又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每个分支,每个学科均有其研究的前沿领域,这么多的前言发展并不是都需要在基础的物理课程中介绍,就学生的预备知识来看是不可能的,然而结合课程内容确有不少部分是可以吸取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使学生认为电磁学的规律在没什么可研究的,那么就把书教死了,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库仑定律为例,它是在18世纪扭秤实验总结出来的。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检验库仑定律的实验从未停止过,且精度越来越高。为什么还继续不断地研究库仑定律呢?原因是电力平方反比定律的任何微小修正,都会对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场方程产生重大影响和修正,知道目前为止也还在研究低温下的库仑定律。又如,在磁场的基本现象中提出了磁单极问题,从先前的磁荷概念讲到宇宙的大爆炸,进而讲到磁单极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影响,磁单极存在与否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在类比磁场与电场,在经典电磁理论中,场强E和B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而电磁势的引入作为计算电磁场辅助矢量而已,但随着人们对电磁场现象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后,认识到用电磁场并不能概括所有的电磁现象,电磁势是有直接的物理效应,它比E、B更充分地描述微观电磁现象,由此证明物理概念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经典电磁理论的概念也在变革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而不是停滞的观点。不是问题都解决了,而是有许多问题还在探索和研究之中,认识还在爱更进一步的深化。
七、 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和自我努力的过程等都是他们进步的内在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而,我们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去备课、讲课,教师在下当“学生”,并随时回答主讲“老师”的提问。这样既可以调控授课内容,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救救急“,以保证讲课的顺利进行。实践表明,接受“讲课”任务的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都能认真找资料、整理素材,备好课、讲好课。这种让受教育者既当学生又当先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传统的灌施教学转变为显示的创造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感,而且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宽松、民族的学习氛围。尽管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模式和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历,但是这种民族、平等、热烈、活跃的氛围里毫无阻隔地进行交流、互补、磨合中,学生的认识结构能够不断地得到优化和充实,从而极大地鼓励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必须追求的目标。
八、走出创新教育的误区
谈到创新教育,一些教师自然地与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相联系,认为: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多的学校,创新教育就有成就。否则,就没有成绩。因此,就有学校 提出“小发明,小创造”的指标,教师、学生想方设法为此努力。我们的一些教育行政官员也将“小发明、小创造”多的学校作为创新教育的典范广为宣传。所有这些促使了一些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产生了误解: 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
另外,有些教师还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称创造性思维),而创新思维就是发散思维。其实,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有关专家认为它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创新人格,二是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技能。 以上三点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创新人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由此可见,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