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古诗词的学习,记忆中有父亲的熏陶,有自己后来求学产生的喜爱。虽然文学底子很浅,但是对古诗词的热爱,却一直不曾消减。
2004年,跟随校长做课题,用了整整三个月多的时间,,动手编辑了三本学生《课外经典诵读》小册子,那一阵,几乎把自己浸泡在了唐诗、宋词中,连跟朋友发信息,甚至做梦,都是诗词的味道。或许那时,才让我真正看到了自己从没有看到过,从没有读到过的一些诗词。同类题材的,同一个人的,同一时期的,所有这些,在大脑里渐渐积累起来。
2009年末,省里面进行有效教学的展示课,我有幸参加,当时凭直觉,报了一节古诗课。可是怎么上,心里依然没有谱。只知道要把文本“读厚”,传统的解词析句,一节课干巴巴走到底,就学习那28个字,好像跟“有效”差了点。那年头,杜郎口风云已经席卷全国,自己作为“课改人”,当然要对教学进行创新。于是,反复修改,与师傅多次商讨,将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步骤定为:读准诗句,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故事,读成一首曲。因为自己笃信唐诗是用来吟唱的,甚至提出要把自己的古筝搬进教室,与学生吟唱。结果被教研组同事毫不留情的批评“不要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后来,静下心来研读王崧舟的古诗词教学,凭借着模仿来的一招半式,上完了这节课。
课后,大家说了很多赞美的话。我知道,不管是师傅,还是专家,都是爱护我的。但是,我不能原谅自己浅薄和幼稚。因为课后回想起来,依然能感觉到整节课“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得法”,“一首诗还是显得单薄了些。”我一直无法释怀。
从那时起,古诗词教学就逐渐走进我的心里。喜欢特意买一些古诗词书籍来阅读,找一些古诗词课例来研究。或许是老天的偏爱,2012年,学校的教学节,教研室安排我上一节“特色课”,关校长的建议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上古诗词课。
那一段选课的日子,也是充满诱惑与艰难的抉择。因为苏教版古诗词相对于人教版少了一些,浅了一些,加上我自己特别喜欢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于是最后决定突破教材的界限,用人教版的《古诗词三首》,给一直受苏教版教材熏陶的孩子们上。
那又是一段昼吟日诵的时光。走什么样的路,心里似乎有点感觉,但是依然无法清晰准确地践行。那时,再看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似乎觉得自己不能再去复制。而且在《纳兰词传》中记载,这首诗写于纳兰性德与皇帝回长白山祭祖的路上,而非战争诗篇。怎么办?是信赖专家,还是忠于史实?多次翻阅《纳兰词传》和《纳兰传记》,我觉得,“爱它,就应该忠实于它”,于是,我选择了后者。也是碰巧,纳兰词传中一句“知君何事泪纵横”不经意间在那段时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是啊,纳兰的一生是精彩而短暂的,他的生前离后,留给了世人太多的疑问。最后,决定用这句话,串起《长相思》《秋思》《泊船瓜洲》,情到深处言语自然无拘无束的蔓延开来,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书写的精彩诗句,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雷鸣般此起彼伏的掌声。这节课,我用对教材深度解析和寻找同一意象下的不同诗词,圆满完成了教学。
但是,课后,我依然无法释怀,因为,小学阶段要掌握的古诗词七八十首,不是每一首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不是每一首我都能准确组合。高段学生思维训练多一些,比较适合我喜欢“挖”教材的特点,低段呢?别的诗词呢?我依然不得而知。我是幸运的,在无法找到出路的时候,总有一些贵人愿意聆听,让我把自己的困惑抛出来,给我会诊。
今年的协同研修,主题是古诗词教学。因为开学忙想偷懒仍然用去年的《长相思》,后来师傅的提醒,让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年段的古诗课。我希望这又是一次破茧,让自己不要放弃飞翔的梦。
国庆节期间,不断回忆自己看过的与古诗词相关联的书,翻看自己曾经的读书笔记、王老师新送的书,感觉眼前的路越来越清晰。但是,真正落实到备课,却又无从下笔。连续教了两年的六年级,很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状态无法让刚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三年级小朋友接受。于是,利用早餐吃饭时间,课间,去跟三年级小朋友聊天,听他们尚未褪去奶味的天真,听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童言。
因为去年的《长相思》,也因为一直相信“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相信“放手学生,学生总能给予我们精彩”,让我敢于把“看到什么,写什么”定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几乎所有的同事,包括师傅都提出反对,理由只有一个:古诗的要求很高,平仄,押运,一般大人都写不了,一个刚刚开始习作教学的三年级学生,如何能写诗?面对大家的质疑,我没有放弃。因为我爱诗词,我愿意帮助学生,打破“写诗难”的心理障碍,为他们铺就表达的路径,给他们一个抒发情感的平台。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我固执的保留了写诗这一目标。师傅最后妥协了,他说:“你可以试一试,但是要做好整节课功亏一溃的心理准备。(学生写)诗成则整节课成,诗不成,前面铺垫再好也不会得到承认”。
纸上得来终觉浅。10月8日,我带着草草做好的课件和尚未完全来得及写出来的备课稿,借班第一次试教。没有预习,学生特别活跃,整个教学推进顺利,但是最后看学生写的诗,只有三四个学生动笔了。该班语文老师劝我,“是不是太难了,我们才开始学写作。”
因为上过一遍,三年级孩子的渴望表现,易于交流的特征将我一下拉回到中低段教学的环境中。看来,教学语言应该不是大问题。经过回忆,修改,三天后,我又试教了第二次。这一次,也是没有预习,最后学生写出了这样几句诗:
(附)
虽然很稚嫩,但是,孩子们毕竟迈出了写诗的第一步,也坚定了我落实“语言实践运用”的信心。
经过反复推敲。教学环节敲定了。
第一步,详读《望天门山》,通过解析字眼,指导朗读,背诵。总结出“看——想——写——抒”的古诗写作过程。
第二步,给梯子,让学生通过看画面,回忆古诗,感知“看到什么写什么”就是诗的理念。
第三步,略教《饮湖上初晴后雨》,再次印证“看——想——写——抒”的古诗写作过程。
第四步,学生咀嚼词语,选择合适词语填补诗句。
第五步,自己创作。
第六步,自助作业。
最后创作,刚开始学生下笔还是有点困难,但是,随着课堂悠扬的古筝音乐的陪伴,慢慢有学生不断举手示意写完了。看着下课时间到了,真不忍心打断孩子们凝神创作的瞬间。最后,琼海实验小学三(6)班的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童言,流畅的文笔,悠扬的童音,迎来台下一次又一次掌声。
送走学生,我有点怯怯的坐到王老师身边,“王老师,你批我吧。”王老师很善意的笑着,“我不批你,课很好,真得很好。”在我的再三央求下,她还是很诚恳的提出她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