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分析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结合所给课堂实录,分析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0:2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分析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结合所给课堂实录,分析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通过观看教学实录聆听安子琴专家的讲座,我认为构成有效教学的要素主要有教师教师的素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下面我分别对这几个方面分析:
    教师的素质,是有效教学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如果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没有渊博的学科知识,他怎么可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学情分析,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就必须对他们有个充分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认知情况、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只有了解了学生,你才能有的放矢地根据学情去设计教学,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我要好好吃》中,老师为了摸清学生对蔬菜的认知情况,作了社会调查,根据调查,设计活动,这样,才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是构成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钻研教材,了解课程在本册本单元的位置,了解本课与单元各课的关系,了解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了解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去搜集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环节和流程,制定教学方法。在《我要好好吃》一课实录中,可以看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花了很大功夫。她很好的理解了教材的意图,教学个环节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为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有效地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完成一个子目标,进而层层深入地达到教学总目标。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抓手。目标不具体,或目标定位不准确,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我要好好吃》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去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物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会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学方法也是构成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以及学习资源特点来定。教师在选择教法时,一定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愿望。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习。在《我要好好吃》中,老师直接让学生把蔬菜水果切开,让他们直观的能观察蔬菜水果 ,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一堂课并非一节课上完就结束,对于一堂课要及时反思,加以完善,以便以后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构成有效教学的因素很多,而且各因素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我认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准确的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抓手;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途径。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0:27:5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能力研究一直是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国内也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 但仍存在着许多缺憾, 尤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能力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尚不深入和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细化。[5]在新的教育背景下, 需要我们另辟蹊径, 对教师能力研究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能力的根深扎于教学当中, 现在时髦的“有效教学”就是从“教学”当中剥离出来的, 是功效学在教育学中的一种渗透。虽然“有效教学”这种提法还有待商榷, 但作为一种价值追求, 企盼教学的有效性是无可厚非的,因此“有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应给予肯定的。同样, 为追求教师能力的有效性, 彰显教师能力在实现有效教学中的地位, 衍生“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也应该得到承认, 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高效教学的美好意愿, 也表达了教师能力的现状: 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并非所有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力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都能促进学生发展, 只有与学生学业增进、能力发展、身心健康联结的教师能力才是有效的教学能力。只有凸显教学能力的“有效性”, 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最有效率和效益的教学。

(一)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意蕴
广义的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遵循客观教学规律, 以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自身专业水平提升为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与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特殊能力。可将其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狭义的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直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 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富有个性的特殊能力。实际上, 狭义的有效教学能力即教学实施能力, 或者说课堂教学能力, 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实然追求, 是直接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相联系的、教师最为关键的教学能力, 也是最有价值研究的内容。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和重组, 是教师已有教学反思的具体实践,又为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反思提供了素材。
有效教学能力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 与学生发展直接相关, 即必须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学生学业进步和个体成长直接相关, 并且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的能力; (2) 课堂教学出现频率高,即这些能力较为稳定的在教师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时体现着, 而不是偶尔在教学过程中出现; (3) 与特定教学情境相联, 即教师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展示有效教学能力, 而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 (4) 多数有效教师共同表现, 即有效教学能力是有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共同体现的能力, 它可以带有个性, 但更多的是共性; (5) 具体表现形式多样性, 即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某一构成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行为具体表现出来; (6) 综合体现教师素质, 即有效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身份、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意态度等的综合体, 代表教师的综合素质; (7) 通过修炼能持续发展, 即有效教学能力是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教师持续反思性实践可以不断得以提升, 向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将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进行有机统整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通过实践训练是可以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能力本身既有内在性又有外显性, 研究教师能力不仅可以从内隐性的角度出发, 还可以揭示能力的具体表现———行为的过程和机制。
在一个活动单元中, 教师会在不同情境中展现出不同的行为, 随着情境的变化发展, 教师会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意识观念作为背景采取相应的行为, 而不同的行为通常又体现着教师相同的能力, 相同的行为又可能由不同的意识观念所支配。如: 对两个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 优秀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教育方式肯定是有较大区别的, 但都体现着教师有效课堂监控能力; 两个教师都在认真备课, 这一相同的行为却可能暗含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动机, 一个可能只是为了博得领导的好感, 获得更好的报酬, 而另一个可能是真正的把教学当作一份事业, 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内隐行为体现了教师自知自觉自己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学行为的当否, 即教师能否自觉的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与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境、教学实际等相符, 是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体现。教师在采取行为之前, 经历了内隐的价值判断。教师个体的个性、潜意识、知识系统、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等要素对教师外显行为起着规约作用, 而这些要素绝大部分又与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师教学能力将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进行了有机统整, 避免了行为主义将人的行为简化为“刺激———反应”的物化模式; 显示了认知对教师行为的规训作用, 肯定了教师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师行为是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载体
教师行为研究与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研究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具体与概括的关系, 是下位与上位的承载关系。
教师培训专家科斯根提出了描述教师专业特征的“洋葱模型”, 最里圈是“教师使命”, 第二圈是“职业身份”, 第三圈是“信念”, 第四圈是“能力”,第五圈是“行为”, 最外圈是“环境”。在这个模型中, 里圈和外圈的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外层因素影响里层因素, 例如行为的不断反复使教师慢慢形成一种能力;反过来, 里层因素也影响外层因素, 例如教师的能力决定了他所能展示的行为。洋葱模型中越是外层的因素越不稳定, 越是里层的因素越稳定。[6]可见, 相对行为而言, 能力是相对上位的, 更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和可迁移性, 能力是对行为的抽象概括, 它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因为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行为来展示某些能力, 通过不断实践共性的能力逐渐形成个性的教学行为。
根据贾德的关于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 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能力由于相对行为而言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发生个体迁移的可能性更高, 个体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行为来应用某种能力。在教育界“为迁移而教”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 迁移教学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非常强调一般和具体的整合, 即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或结合具体的学科来训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一般技能, 或综合教授各种类型的内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等, [7]所以研究更具迁移性的能力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对而言更有意义。
通常说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很有能力, 是对他过去在这个方面多种行为的综合概括和指导这些行为的意识形态的肯定, 并不要求他马上就表现出这些行为, 但这种能力又确实需要通过外显的、过去的或者未来的行为来得以验证。因此, 有效教学能力研究并不排斥教师行为研究, 相反它要以行为研究为载体。
我们倡导从教师行为研究走向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研究, 并不是要否定教师行为研究, 也不是要将行为研究与能力研究对立起来, 而是认为不能就教师行为研究教师行为, 而是应将教师行为研究上升到能力的范畴, 可以说回归教师能力研究领域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意义的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研究是一条很好的路径。以教师外显行为研究为载体来揭示兼有内隐和外显属性的教师教学能力, 既可防范行为研究产生偏颇, 又将弥补教师能力研究中存在的缺憾。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研究与教师行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速教师成长, 生成有效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0:27:59 | 只看该作者
有效教学有哪些核心的元素呢?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突出以下五大元素。
一、意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意义”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价值;作用”,如我们常说的“这样做毫无意义”中的“意义”一词;二是“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示的内容”。我们所说的“意义”当然指前者,亦即有效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有作用,有效果。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在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意义学习的理论,并提出了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学生具有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具有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非人为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2)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具有能够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的有关概念;(3)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联系,能够找到同化点,在适当条件下能够被学习者同化到他的认知结构之中。
笔者认为,有效学习首先应该是“意义”学习,从根本上讲,教学即意义的生成。基于奥苏伯尔所说的三个条件,笔者认为,作为“意义”学习的有效教学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学生具有一种意义学习的意向。也就是说学生要有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势,热爱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以饱满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压抑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并不完全是认知领域的事情,只有当学习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结合起来,即当学习成为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个人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出现“意义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明显。
第二,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潜在意义。学习内容不是僵死的、枯燥无味的,而应该是生动的、富有诱惑力的,教学能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展开,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关旧知识与教材新知识相联结,以旧知识为基础,通过新旧知识间对照分析等思维运作,建立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新知识的“客观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新知识被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是有意义的,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学行为和策略有意义包括多方面含义,如讲解有意义,发问有意义,活动组织有意义,练习设计有意义,反馈评价有意义等,只有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够具有一定的煽动力、感染力,学生的学习才有劲头。
德国文化教育学者福利特纳认为,教育即“意义的生成;教育即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我们当下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意义的匮缺。“教学被视为外在目的(比如分数、谋生)的工具,完整的人的生成被遗忘,学生仿佛为教材、知识、将来而活着,没有智慧的刺激、审美的体验、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意义呈现,学生根本看不到教学意义在哪里,意义也不会有一丝光亮的闪现,一旦外在目的难以达到,学生将对教学失去兴趣。”
“意义”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当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时候,当教师的教学变得有意义的时候,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应从学习目的出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欲望,培育求知欲,创造“饥饿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教学内容着眼,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学习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从优化教学策略人手.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幸福的经历和愉快的体验。二、平衡有效教学应该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的平衡,使教学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教育生态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依据教材传媒和教学物质条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复杂系统。”从教学的构成性要素分析,教学包括环境要素(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人员要素(教师和学生)、信息要素(课程与教材)。从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分析,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馈等。要使教学有效,无论构成性要素还是过程性要素都应该做到协调平衡。另外,每个要素中还有许多子要素,子要素之间也应求得和谐与平衡。如教学目标涉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平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的平衡;教学方式涉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内化学习和外化学习的平衡。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的要素,如对话与倾听、自由与秩序、技术与艺术,表扬与批评、过程与结果等,这些要素也应在矛盾中求得平衡。
在各种构成要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最为重要的要素,两者和谐平衡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要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发挥上求得平衡,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上求得平衡,同时也要求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学业发展上求得平衡。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既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也依赖于学生有效的学。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应该和谐共存,平等相待,互动互惠,在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交流。共同承担着信息的传递、加工、生成和共享工作,实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课堂生态中存在着畸形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他主宰着课堂的时间、空间和话语权,造成课堂上出现教学失重、关系失衡、情境失谐等现象。当下的课堂里这种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教学中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有新的表现形式。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无的放矢,信马由缰,全然凭个人的爱好与兴致“任意东西”,这是教学拓展的失衡;有的教师滥用现代教学技术,追求热闹和时尚,不考虑实际需要和效果.这是媒体使用的失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只有褒奖和赞扬,没有批评与否定,缺乏恰当的价值判断和必要的纠偏,这是教学评价的失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违纪表现不敢放手管理,不敢及时制止和调控·害怕戴上“教学不民主”的帽子,这是教师角色和教学秩序的双重失衡。
良好的课堂生态应该是一个自然、开放、平等、各要素共生共长和谐平衡的系统,在这种和谐平衡的系统里,学生和教师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生命个性也得到尽情的舒展。
三、效益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还是低效?所以,“效益”自然就成了有效教学的重要的衡量因子,课堂教学要考虑课堂投入、课堂运作和课堂产出的关系,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而这种实际效益的评判标准主要看我们是否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和物力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时间、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因此,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同样是一个章节的内容,有的教师用一节课就能让学生掌握,而有的教师要用两节课,甚至还要占用学生课外的时间,显然前者比后者更有效。当然,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它是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第二,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师生花费的精力最少。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第三,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借助的教学手段最少。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清清楚楚;而有的教师滥用多媒体,十八般武艺全上,效果也未必比前者好。显然,后者的教学效益低。
无效或低效教学,往往是缺乏效益意识所致。当下的课堂,这样的现象不算少。有人把这种不讲效果,缺乏效益的课堂归纳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注入式。满堂灌,全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唾沫横飞,学生知之甚少。二是即兴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教学计划不明.教学任务不清,或跑题现象严重,教学内容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而定,对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神吹海说,对教学重难点往往一笔带过。三是简单重复式。课堂提问讨论频繁,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简单肤浅,收效甚微。四是自由放羊式。教师放弃对课堂的主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看书,大部分学生东看西瞧、无所事事。:‘’所以,不树立效益观念,我们的教学必然陷入无效或低效的泥淖。
新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仅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够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充分的发展。我们喊了多少年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而真正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基本前提便是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效率高,学生才可能有课外的轻松愉快,才能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当然,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效益,不单纯是应用经济学上的数量指标,也就是说不仅仅指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它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忽视学生的情意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高效率”,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有效教学。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在较少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最大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不能忽视对教学效益的深入研究。关注课堂效果,提升教学效益,也是当前突围课改困境、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抓手”。
四、秩序
秩序,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研究和实践表明,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
那么,有效教学到底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秩序呢?是不是像过去那种让学生整齐端坐,除了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都属于多余动作的秩序呢?当然不是。这里所强调的秩序,应该是在尊重学生发展前提下的秩序,应该是师生共同协商、认同并愿意遵守的秩序。
体现在课堂上,秩序包括以下两方面内涵。
一是课堂行为秩序。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一般性期望和要求。如“上课前准备好学习材料和活动用具”、“上课铃声一响就必须停止走动保持安静”、“课上不准随便喧哗和嬉闹”、“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课堂行为秩序能使课堂成员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课堂成员的行为符合课堂行为秩序,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反之,如果偏离或违背了课堂秩序,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批评。
二是学习活动秩序。这是为了保证课堂各项活动顺利进行而确立的基本秩序,它规定了学生在课堂参与、交往、互动等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如小组合作秩序、课堂发言秩序等。如在小组合作秩序中有人提出“一个声音”原则.即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只允许一人讲话,其他人保持安静。认真倾听,一人说完后其他人再说。在课堂发言秩序中有人提出“2分钟”原则,即任何人在每次发言前都要先认真思考,然后用精练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不得超过2分钟,让更多的同学有参与教学的机会,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0:28:07 | 只看该作者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学校,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新理念下的课标教材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然而教材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研究、去挖掘,去创造。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达到活用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钻研教材,深入领会 教材编写意图。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
例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安排本单元的意义基于这样几点:1、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之余,又让人想到了悲伤之处,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工厂虽然建起来了,但是,工厂排出的污水使小河变混了,排出的浓烟使天空变灰了;我们虽然建起了漂亮的房子,但是由于乱砍乱伐,使得森林资源在减少,土地沙漠化……这些问题让地球变的不在美丽。2、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各种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地球为人们奉献了很多,可是人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保护,让地球变的伤痕累累,负担越来越重,如果这种和谐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变的千疮百孔,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生态环境能否那么美丽多姿,资源能否永续利用,都取决于今天少年儿童心中绿意的深浅。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珍惜美,要让孩子更加的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第二个主题《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第三个主题《当灾害降临的时候》。内容涵盖当今地球面临的问题,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应对等问题。三个主题都是建立在环保认识的基础之上,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主线,只有认识了地球,才知道如何去保护地球,才能减少灾害的发生,内容梳理清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才牢固。 
二、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1、如把静态的知识变为生活中的动作呈现出来,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其成为活的教学。将抽象的品社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游戏活动。例如活动环节设计让学生表演,不是单一的说,效果会更好。
2、变抽象为直观,促进积极乐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如:在讲《钱该怎样花》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钱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我没有让学生枯燥的说,而是给学生一次实践活动的机会,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花钱方案,作个聪明的消费者。
内容是小强的学校要组织去秋游,车费、门票钱都已交过,妈妈又给了他20元零花钱,可他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你们来为他出谋划策吧。同桌两人一组,商量好后共同填写购物计划,价钱可根据你平时买东西时的价钱来定,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合理。
同学们要买的东西都是秋游时需要的,买的品种比较丰富,而且没有超出20元零花钱,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如何花钱,设计这样的环节,学生更容易接受。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年复一年的精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难道不是一种终身学习吗?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学校,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新理念下的课标教材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然而教材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研究、去挖掘,去创造。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达到活用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品社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钻研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学生的思维状况,再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使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焕发其生命活力。
一、钻研教材,深入领会 教材编写意图。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
例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安排本单元的意义基于这样几点:1、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之余,又让人想到了悲伤之处,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工厂虽然建起来了,但是,工厂排出的污水使小河变混了,排出的浓烟使天空变灰了;我们虽然建起了漂亮的房子,但是由于乱砍乱伐,使得森林资源在减少,土地沙漠化……这些问题让地球变的不在美丽。2、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各种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地球为人们奉献了很多,可是人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保护,让地球变的伤痕累累,负担越来越重,如果这种和谐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变的千疮百孔,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生态环境能否那么美丽多姿,资源能否永续利用,都取决于今天少年儿童心中绿意的深浅。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珍惜美,要让孩子更加的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第二个主题《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第三个主题《当灾害降临的时候》。内容涵盖当今地球面临的问题,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应对等问题。三个主题都是建立在环保认识的基础之上,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主线,只有认识了地球,才知道如何去保护地球,才能减少灾害的发生,内容梳理清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才牢固。 
二、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1、如把静态的知识变为生活中的动作呈现出来,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其成为活的教学。将抽象的品社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游戏活动。例如活动环节设计让学生表演,不是单一的说,效果会更好。
2、变抽象为直观,促进积极乐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如:在讲《钱该怎样花》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钱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我没有让学生枯燥的说,而是给学生一次实践活动的机会,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花钱方案,作个聪明的消费者。
内容是小强的学校要组织去秋游,车费、门票钱都已交过,妈妈又给了他20元零花钱,可他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你们来为他出谋划策吧。同桌两人一组,商量好后共同填写购物计划,价钱可根据你平时买东西时的价钱来定,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合理。
同学们要买的东西都是秋游时需要的,买的品种比较丰富,而且没有超出20元零花钱,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如何花钱,设计这样的环节,学生更容易接受。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年复一年的精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难道不是一种终身学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0:28:14 | 只看该作者
  在思品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

    一、激发兴趣,创设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上思品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比如,上《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课的开始播放了春节晚会的小品《粮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爷爷奶奶风华正茂时的那个年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二、利用明星档案   晓之以理

       所谓道德认识,主要是指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如果只是背条文,讲空洞的大道理显然是不行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大都是一些古今中外名人、领袖、英雄、模范的故事和具体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事例。要让学生从这些人和事中抽象出“理”来,就必须对这些人和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怎样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这些并不熟悉的人和事并从中悟出“理”来呢?运用解决这一难题并不难。例如:在教学《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课时,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并不完全了解。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用展示爷爷奶奶明星档案的形式全面介绍了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看了这些学生们对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时学生自然就对那些长辈从内心里充满了崇敬与热爱。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之以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它是一种内在动力,在内部可促使认识升华成信念——对道德观点坚信不疑;在外部要转化为行动的中间环节——渴望行动的动力。如《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教学中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展示爷爷奶奶的作品,创设了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如何激发学生的爱长辈的情感是教学的关键。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9: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