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它为沉寂的计算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运用此理念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误区和困惑,对这些误区进行剖析,会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理性的理解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误区一、把“提倡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一定要算法多样化”
[案例1](出示小猴卖桃的情景,指名说图意,列算式。)
师: 9+4等于多少呢?学生思考后汇报算法。
生1: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生2:把9分成3和6,6+4=10,10+3=13。
生3:因为10+4=14,所以9+4=13。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因为13-9=4,所以9+4=13。
生5:我知道8+4=12,所以9+4=13。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一想,想得仔细一点。
生:还是沉默。
师:比如,我们还可以(伸出手指做数数的动作)
生6:(恍然大悟)还可以数一数。
师:(面露喜色)“小萝卜”的想法和你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课件演示:“小萝卜”从10逐个数到13。
[反思]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基于原来的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目的是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案例一,教师一味追求多样化,认为教材呈现了几种算法,就必须介绍几种,如果某一种学生想不出来,就应该进行诱导,否则就不是算法多样化。其实,数数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方法,既然学生已经把这种低思维层次的算法给自动舍弃了,教师又何必强迫他去走回头路呢?这种为多而多的做法实际上是违背了“多样化”的初衷,方法多些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片面地追求算法的数量,而忽视算法背后所代表的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入钻牛角尖和生拼硬凑的误区,对学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误区二、把“群体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个体算法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