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整合策略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瑰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应“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1]。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古诗文教学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不少的弊端,从而影响了古诗文教学的效果,令人扼腕叹息。可喜的是,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与课程相整合。信息技术溶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去,那将是古代文学精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定能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从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从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信息技术如何与初中古诗文教学整合三个方面来阐述本人的拙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古诗文教学; 整合策略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正如摘要所述,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兴趣
第一,由于古诗文距当今学生的时代太遥远了,现在我们交流又不用文言文,何况古诗文中所涉及的典章制度、社会常识等都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距离,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古诗文学了没有用处。第二,由于古诗文与学生熟知的现代口头与书面语有很大差异,学生很难逾越语言文字障碍,课文读不懂,自然产生畏难情绪。第三,古诗文本身往往缺乏趣味性,学生对其学习就自然提不起兴趣,但为了应付中考又不得不学习。第四,目前书市上古诗文的注释翻译资料泛滥,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为上课听不听都一样,因为资料上都有现成的答案,何必去白费劲。第五,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只占总分的15%左右,并且这部分得分率又很低,所以学生认为学习古诗文是出力不讨好的事。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使得我们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举步维艰。
(二)、忽视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理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并给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打破。目前的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的老师采取 “解词——串讲——翻译”的大包大揽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从重点实词、虚词到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特殊句式,面面俱到。有的老师则每篇文章都逐句给学生翻译好,甚至连古代诗歌也要翻译成现代文,把那些意境深远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过分重视串讲分析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严重限制学生的想象,养成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以至于没有热情听讲,没兴趣思考,使学生渐渐丧失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三)、缺乏指导和训练
不少教师认为,学好古诗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能翻译,会默写,这样就算是完成了古诗文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愿深钻,只是简单的“串讲”、繁琐的分析。将主要的课堂教学时间作面面俱到的讲解,这其实是对古诗文教学要求的一种误解,至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就更谈不上。往往只有毕业班的老师迫于中考的压力,会给学生讲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规律,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对古诗文进行一些专题训练。因此,“以讲代读”的现象如不及时改变,初中古诗文教学将无法较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2]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等革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其他学科的教学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促进了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3]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正确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重、难点。要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化难为易、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现方式的改变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扩大共享和交流
因特网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为教师、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广阔的平台。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