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初拟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及其评估指标体系三级指标框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情况 1.1信息化设备拥有水平 1.1.1 学校个人电脑拥有情况
1.1.2 学生电脑拥有率
1.1.3 多媒体教室配备情况
1.1.4 服务器情况
1.1.5 存储系统
1.1.6数据库
1.2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水平 1.2.1 校园网覆盖情况
1.2.2 校园网出口带宽及其利用率
1.2.3校园网主干带宽情况
1.2.4 主干网络稳定性
1.3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水平 1.3.1 病毒防治
1.3.2 网络运行故障监测系统
1.3.3信息过滤
1.3.4 入侵检测
1.3.5 通过的信息安全测评或认证
2.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情况 2.1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水平 2.1.1图书馆电子资源提供情况
2.1.2加入网络图书馆情况
2.1.3图书馆电子资源浏览及下载情况
2.1.4图书馆购置电子资源经费情况
2.2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2.2.1教学资源制作工具及规范
2.2.2 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2.3科研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2.3.1 工具软件应用水平*
2.3.2 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
2.3.3 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水平*
2.3.4 学科资源库
2.4 政务信息资源与基础数据的建设和应用 2.4.1 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2.4.2 基础数据建设
3.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3.信息化基础应用 3.1.1 电子邮件系统
3.1.2 网络存储空间(用于师生存储资料和个人信息发布)
3.1.3 校园公告系统(BBS)
3.1.4 校园卡(校园一卡通)
3.1.5 校园门户网站
3.1.6 校内信息资源的搜索工具
3.1.7 虚拟社区(如虚拟班级,社团)*
3.1.8 各部门、院、系、研究机构网站情况
3.2教学信息化 3.2.1 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
3.2.2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3.2.3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3.2.4仿真教学系统
3.2.5 网络在线考试平台/系统
3.3科研信息化 3.3.1 网上科研信息发布与更新
3.3.2 科研项目交流协作平台
3.4管理信息化 3.3.1已有管理平台
4.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 4.1信息化制度保障 4.1.1 中长期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发展策略制定情况
4.1.2 将信息化工作水平纳入学校内部考评制度情况
4.1.3信息化激励机制情况
4.2信息化资金保障 4.2.1 信息化经费预算情况
4.2.2 近五年信息化资金投入
4.3人员信息化技能保证 4.3.1 定期对校内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
4.3.2 人员聘任的信息化技能要求
4.4信息化组织保障 4.4.1 信息化领导机构情况
4.4.2 信息化管理部门的情况
4.4.3 建设、技术支持与服务队伍
2.一级指标确定的依据及其内涵
⑴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情况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所依赖的物化设备和物质基础,是信息跨时空流动的载体,它的实施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是否具备相应物质条件,因而,基础设施建设是反映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指标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实施及其基本应用情况,它主要反映了学校信息化投入水平。它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拥有水平、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水平、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水平等。
⑵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它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水平、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科研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政务信息资源与基础数据的建设和应用。
⑶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评价指标主要有基于网络和有关数据库的综合办公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涉及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生和毕业生就业管理、宣传及其他重要的工作信息。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能集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效益。如,二级指标中的教学科研信息化指标是指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情况,它反映了该校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中整合的情况。又如,管理信息化指标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该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
因而,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等。
⑷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
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指标,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保障机制,它能反映该校信息化工作能否持续有效良好的运转。它主要包括:信息化制度保障、信息化资金保障、人员信息化技能保证、信息化组织保障、信息化标准与管理规范等。
信息化组织结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用机构设置、机构人员、网络中心等指标来反映。其中,网络信息中心是指该机构在本区域内的办公、学习、科研情况。
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较高经费投入和配套的扶植政策的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的开发信息化制度保障、信息化资金保障、人员信息化技能保证、信息化组织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人才的培养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此,用人均经费和经费增长率来衡量。
信息化标准与管理规范是教育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是从管理、规章制度、技术等方面规范和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评价是否有完善的网络管理、信息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的响应与解决机制、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指标来实现。
3.各级指标间的层次关系
由表1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指标体系框架可以看出,本指标体系分别用四个一级指标进行考核,一级指标再细分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终指标考核的是三级指标。而在指标体系中,只要对三级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科学描述,就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框架。此标准在指标体系设计上的特点是“三级指标、一对多、一种水平”。
㈡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的指标框架的确定及标准的描述
构建一套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的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其评价指标框架,并且筛选和确立各级指标。根据表1初拟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及其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给部分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组专家进行咨询。问卷回收后,并及时联系所有专家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的指标体系框架及标准的描述。
从问卷回收和座谈会的情况看,专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的指标体系框架及标准的描述的构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且积极参与了本研究,对于本研究和指标体系的框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表2是根据调查问卷和专家组的咨询反馈的结果修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