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7-31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质疑:为什么“同途”而“殊归”
按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引入竖式计算的环节上,本应达到“同途同归”结果的,可案例一中的学生不领情,不管教师怎样去引导就是不想用竖式去计算,而案例二中为什么学生却很快地自觉接受竖式计算呢?(在解决3.8×4时部分同学已自觉地用竖式了)道理很简单.案例一中的教师用2.3×4来引出竖式计算,殊不知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拆开算”比教师要求的“竖式算”更简便,学生的思维早巳适应了这种方法(尤其2.4×10的计算更进一步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因而当教师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不同步或发生偏差时,教师的强加与苦口婆心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而案 例二中教师以0.35×27来引出竖式计算,让新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用3.8×4的口算方法已不行了),这就抓住了学生此时认知上的盲点——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寻找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欣然地探究与接受竖式计算;不仅如此,教师还提供了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脚手架:第一个方框中的2100×25从算理上是与0.35×27相通的,即2100×25只要先用21×25,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而这一步恰巧沟通了0.35×27先用35×27,再调用前面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的经验来完善,小改动却赢得了课堂的精彩,彰显了教师的智慧。
冥思
1.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否会对探究点产生干扰。
新知的探究点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起学生的“悱愤”,问题过深或过浅都很难激发学生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是探究的基础,有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探究:如案例一中在让学生计算2.3×4时,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在计算2.3×4之前已通过不同方式得到了重墨渲染,从而导致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口算方法而不去关注教师提出的“竖式计算”,因为学生会想:用简单的方法已经把问题解决了,我又何必要另辟蹊径去思考复杂的方法呢?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时,要考虑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没有难度、没有挑战性的探究,学生没兴趣;知道了结果再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没兴趣。
2.要在教材的“留白”处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就“小数乘整数”一课笔者翻阅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新世纪教材是把第一课时的“小数乘整数”放在“文具店”里依托于元角的换算关系,仅让学生口算出很简单的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而把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放在第三课时“街心广场”,依托于米和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来引出竖式的,其他版本的教材都把“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单列一课时,但不管怎样安排,教材就竖式如何引出都做了一个“留白”,没给出具体的引出竖式的方法(新教材在例题和习题上都作了这样的“留白”处理,这正是新教材编写的特色)。笔者以为,教材不管是用米、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还是用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来引出竖式,都不能引起学生对列竖式计算的需求,学生已有的那种朴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都会制约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 办法。据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妨在此动动脑筋,考虑如何增减教学素材更便于学生感悟到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必要。案例二中教师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留白”,拓展、延伸了教材的例题。我想,课堂中不是学生缺少探究,而是老师缺少对教材探究点的开发与挖掘。课堂上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看教师是否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素材来激起学生的“悱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