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意图:
安全活动始终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随着路上车辆的增加,幼儿在来园和离园的路上的安全就更加的重要了。特别是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接送,就更加的操心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于是,我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来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小狗过马路游戏情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声音,进一步了解马路上的危险。
2.聆听和模仿故事中的各种声音,理解过马路的合适时机。
活动准备:
挂图。小狗玩偶。自行车铃或小铃、皮鞋,会发出音响的远控汽车或可挤压发出声的橡胶玩具;鼓、三角铁、沙球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并讲述故事《小狗想要过马路》。
一天晚上,小狗走到马路边。进夜乎乎的,看不清楚。怎样过马路呢?有车子行驶的道路很危险哦!小狗想,自己的耳朵很灵,可以听声音呀。小狗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声音,它在马路上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来当小狗的耳朵,仔细听听马路上的声音,告知它听到甚么样的声音时不能过马路,听到甚么样的声音时应当赶紧过马路。
二、出示玩偶,引导幼儿倾听。
教师操纵玩偶,做出侧耳聆听的样子,同时引导幼儿仔细听声音是从哪儿来的。教师以象声词表现汽车正在开过来:“嘀嘀嘀,呜......”小耳朵闻声甚么声音了?这时候候小狗能够过马路吗?为甚么?(不能过马路,汽车开过来了。)教师继续操纵老鼠玩偶,做出侧耳聆听的样子,同时以象声词表现自行车过来的情形:“嘀铃铃,嘀铃铃.....”或电动车正在过来和紧急刹车的情形。这时候候,小狗能够过马路吗?为甚么?(不能过马路,自行车、电动车过来了)小狗站在人行道上一直不能过马路,它想要是有人走过来,会踩着自己的。教师示意幼儿仔细凝听,并以指尖敲击桌面的音响(活用高跟鞋敲击地面),表示人行道上有人走过来:“哒哒哒,哒哒哒.....”这时候候,小狗应当过马路吗?(应当赶紧躲到人行道的一边,有人过来了)
三、教师出示挂图重复听觉情形,帮助小狗过马路。
要求幼儿仔细凝听,并根据马路上的声音及时提示小狗。如:汽车来了,不能过马路;有人来了,赶紧躲到人行道的一边。教师一边演示老鼠玩偶,一边以象声词或各种音效那个意味性的表示马路上的声音;同时,示意幼儿安静下来,及时提示小狗。教师请三个幼儿根据情形语言提示进行表演。一幼儿操纵远控汽车表示汽车来了,一幼儿操纵小铃表示自行车铃,一幼儿操纵皮鞋表示有人来了。其余幼儿扮演小狗。
(情形语言如下:一天晚上,小狗走到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进夜乎乎的,看不清楚。小狗想,自己的耳朵很灵,可以听声音啊!因而小狗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声音,它听到自己车的声音,赶紧不动;它听到汽车的声音,赶紧不动;它听到皮鞋的声音,赶紧躲到人行道的一遍。过了一会,它听到甚么声音也没有了,就赶紧过马路。)(幼儿起来用小碎步表现小狗过马路的脚步声。)教师可以换换情节,如:小狗知道快要下雨了,再不过马路,自己会淋湿的。此时,可以应用象声词或铁三角。沙球、鼓等乐器分别摹拟雨声,风声,雷声等音响来表现。
四、小结:在马路上我们要时刻留意安全,听听声音从哪里来,要学会保护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