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灵动作文教学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1:0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灵动作文教学课堂
摘要 多媒体走进语文作文课堂,增强了课堂容量,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生动、有趣的画面替代枯燥无味的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巧借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为作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风采,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 作文教学课堂;多媒体课件;触发灵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注:①此表由参赛教师填写。请各地电教馆(站)组织参赛教师将填写完整的作品登记表设为参赛作品首页。
②网上注册号必填。
多媒体灵动作文教学课堂
【摘要】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内容中来。生动、有趣的画面替代枯燥无味的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巧借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走进语文作文课堂,增强了课堂容量,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为作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风采,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堂;多媒体课件;触发灵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作文教学,源远流长,前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直到现在,“作文难教,作文难学”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观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难以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启发积极思考,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降低了难度,为学生的学搭建了梯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将作文教学置于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情境中,感情得到升华,就会乐于动笔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此时他们就会排除一切障碍,奋力写作,与之相反的是,老师干瘪、乏味而又枯燥的教条在作文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被禁锢,创造性被束缚,想象力被扼杀,这样的课堂还会有学生的奇思妙想吗?还会有名篇、佳作的产生吗?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文教学多媒体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实现全程性的思考与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弥补实体写作环境的“先天不足”。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想象力是否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强。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多媒体在作文教学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优势,丰富见闻,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触发灵感。
正值春暧花开的季节,我听到一位老师主讲的一节多媒体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 《春天里的发现》,其目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中人与事物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们说:在我们生活中,都发生了那些人与事物的变化,让你找到了春天?学生们举手的很少,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的比较少,就在这时,教师带着大家欣赏了自己制作的课件《春天,来啦》,课件内容很丰富,有介绍植物的,如:春天在枝头,桃花开放、柳枝吐绿;有介绍动物的,如:燕子翻飞、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有介绍人物的,如:人们在田野里踏青,小朋友脱下厚厚的棉袄在草地上放风筝;有介绍自然现象的,如:和风送暧,春雨绵绵……课件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精美的图片、动画,还配上轻音乐和解说,甚至还提供了大量的供学生借鉴的好词、妙句、诗歌、范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教师提出了学习要求: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认真观察你喜欢的图片和动画,并把他们装在心里,然后把心中的春天说一说,最后用自己的小手把说的记下来。当教师再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在哪里?”时,学生纷纷举手,很多学生有精采的语言冒出,学生们把知识灵活运用,课堂气氛很活跃,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创作。就是因为巧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活”了起来。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无论小学生积累了多少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教师也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始终还是怕写作文,写作文时瞅着黑板上的作文题敲额,皱眉头,咬笔头,双眉紧蹙,暝思苦想,半天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此时,教师应想一想,应以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习作时的情感和体验,打开学生的思路。以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它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情绪,继而使学生的写作思路畅通。
我指导学生写作文《家乡巨变》,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很迷茫,不知该从何写起。在指导学生作文之前,我自己制作了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先将作文题目写在中间,并用圆圈圈住,并且将“巨变”这两个字设置成艺术字体,颜色对比鲜明,圆圈分左右两边分别设置今天的家乡,昔日的家乡两个按钮,打开每一个按钮,分别有各部分的实况录像,当课件播放后,学生的思维茅塞顿开,作文思路豁然打开,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确定自己写什么内容,有的同学还由此产生了联想,联想到未来几年里家乡的模样。运用多媒体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又如在训练学生写《这根木头里有虫》,这篇想象作文时,我首先展示了许多美丽的森林里,鸟儿们快乐生活的动画视频,接着插放另一段视频:光头李因为贪婪,把森林里的树一棵棵砍掉,然后美丽的森林消失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桩,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当森林里最后一颗树被砍倒时,光头李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嘴里还悠闲的抽着烟,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啄木鸟,停在他光溜溜的头上,对他愤怒地说:“你这脑袋里一定有虫!”两段视频前后对比,同学们心被震撼了,陷入了沉思当中,小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的感悟尽情写出来。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要完成这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有利条件,教学过程中的条件、环境、手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直接相关。一堂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   的妈妈。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大多数同学都告诉了老师:“勤劳的妈妈。”学生思维没发散开,落入俗套,这时我利用多媒体组织全班学生看了:许多本班学生妈妈真实生活的录像。且视频中配有录音:妈妈的自述。学生看完后纷纷举手说:“时髦的妈妈,严厉的妈妈,爱打抱不平的妈妈,不愿做饭的妈妈,善良的妈妈,拾金不眛的妈妈,心直口快的妈妈... ...”结果每个同学都完成了写作任务,一篇篇好作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收获确实多!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架在教师、学生和作文这三者之间的一条高速公路、一座立交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促进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教学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时,巧用多媒体信息,使教学环境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做到情景交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的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内容中来。生动、有趣的画面替代枯燥无味的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些抽象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也能更好地把握。多媒体走进作文教学课堂,增强了课堂容量,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心里学家拉扎勤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为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作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风采。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使用适时、适度,就能为语文作文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巧借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音像、画面以及诸多作文素材,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感知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形象化、情境化、趣味化,既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又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积累、思考、构思,从而培养写作技能,成就佳作。多媒体教学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它的动态性,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轻松教作文,学生轻松学作文,师生共同感受到:是多媒体信息技术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师生之间真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多媒体的运用,给予学生以灵性,给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多媒体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