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 | 分析 |
一、热身活动(共约1分钟) 把靠垫背在身上有点像谁?(小乌龟)现在乌龟妈妈要带小乌龟出去锻炼身体了。 儿歌:点点头、伸伸手、甩一甩、手打开、转一圈、手叉腰、扭一扭、踢一踢、跳一跳。 | 在靠垫上缝两根橡皮筋做背带,让幼儿背上“龟壳”,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热身活动中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顺序从上到下,让幼儿全身都运动起来。 |
二、尝试不同爬法(共约11分钟) 1.平地自主爬(约2分钟) (1)小乌龟有什么本领?(会爬)请宝宝在空地方爬一爬。 (2)老师发现这个宝宝的爬法跟其他人不一样,谁愿意学一学? (3)鼓励幼儿继续用不同的方法爬。 (4)小结并演示幼儿想出的不同爬法。 | 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发现幼儿不同的爬法,鼓励幼儿按意愿进行尝试。当幼儿爬法单一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启发幼儿尝试不同的爬法。 |
2.过障碍,探索不同的爬法(约4分钟) (1)前面有山坡、山洞、石头、泥地等,我们去爬一爬、玩一玩好吗?(播放音乐:小乌龟过障碍,直到音乐结束。) (2)分享交流:谁爬过了山坡?谁从泥地上爬过去了?碰到大石头你是怎样爬过去的?山洞这么小你是怎样爬过去的? 3.巩固游戏:小乌龟找食(约5分钟) (配班教师撒“鱼”和“虾”,并将。大筐和盆子放到指定处。) (1)游戏玩法:小乌龟爬过山坡或者山洞、石头等,抓一条鱼或一只虾再跑回来。大鱼、大虾放在大筐里,小鱼、小虾放在盆子里。直到将河中的鱼、虾抓完。 (2)教师示范小乌龟找食(抓鱼、虾),并强调:要爬过去,跑回来。 (3)如果路上遇到了狐狸怎么办?(躲起来,头和四肢都缩到龟壳里。)(先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再播放紧张危险的音乐,狐狸出现10秒;最后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直至河中鱼、虾抓完。) (4)教师小结:刚才小乌龟遇到危险会快快爬回来,还会将头和四肢缩进龟壳自我保护,可真机灵。今天小乌龟还抓到了这么多鱼和虾,可以吃个饱喽。 | 手膝着地爬是小年龄幼儿最常用的爬法,为了激发幼儿探索不同爬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探索不同爬法。如从卷成桶状的海绵石头上爬过,需要手脚着地,脚伸得直直的,小屁股抬得高高的才能爬过去;山洞略小,小乌龟手膝着地爬常常会出现身体已进入山洞,龟壳卡在山洞外面,要想从山洞中通过,就必须肚子贴着地面爬过去;上小山坡需要控制身体的重心,增加了爬行的难度,同时下山坡也是尝试后退爬的好场景;在多层软海绵铺成的小路上爬,幼儿会有种欲快却不能的感觉,增加了爬行的难度。 如今,体育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能训练,必须是体能和智能相结合,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在体育活动中自然地渗透乌龟的生活习性,一方面增进幼儿对乌龟生活习性的了解,为幼儿交流、分享经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参与游戏“小乌龟找食”的兴趣,同时,在讲解游戏规则时让幼儿动静交替,适当休息。高密度、低强度是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小乌龟找食”的环节,幼儿爬过去找到食物后跑回来,增加了跑动的机会,避免始终在地面爬行的单一,同时可以增加运动密度,提高运动量。“狐狸”的出现,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将活动推向高潮。 |
三、放松活动(共约3分钟) 小乌龟们吃饱了吗?(吃饱了)我们去游泳吧,先让我们放松放松,甩甩手臂、弯弯腰、敲敲腿,躺在地上蹬蹬腿,躺一躺,回家了。 | 从运动高峰到放松环节需要有缓冲,所以放松环节增加“游泳”,速度由慢逐渐停止。整个活动以爬为主线,幼儿的四肢和腰部最为吃力,所以“游泳”后,重点放松幼儿的四肢和腰部。最后躺一躺,龟壳靠垫好似靠背,幼儿朝天躺在地上休息,一幅乌龟舒适晒太阳的景象,富有童趣。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