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2、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三、教具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
  四、教学设计:

  (一)谜语揭题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今天出大事儿了!你看,动物法官牛伯伯家门口围着一大群动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牛伯伯在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评理呢!
  生:老师,到底是谁在争论呢?
  师:这个呀,老师也不知道啊!不过,牛伯伯给大家出了两则谜语,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
  课件:谜面1——?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开口叫妈妈。
  谜底——(图片)山羊
  谜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呱呱。
  谜底——(图片)骆驼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就是:(板书)
  骆驼和羊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课件: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他俩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两种动物的对比图。(让学生感受骆驼的“高”和羊的“矮”。)
  听两种动物的对话。回答:骆驼和羊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起来了?
  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师:两只动物都想要用一件事情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是对的,他们分别会怎样去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骆驼心里想,山羊啊山羊,你等着瞧吧,我会让你相信个子高才好的!于是它做了这样一件事——
  请看屏幕:
  课件(课文图一)
  2、仔细观察,回答:骆驼把羊带到哪里?骆驼想要干什么?此时此刻它们分别会想些什么呢?
  (骆驼得意洋洋地想:看,我比你强吧!这样的美味你吃得着吗?还跟我比,哼!你比得过吗?认输吧!)
  (羊很不以为然地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服气呢!我会让你明白自己说的是错的!走着瞧!)
  3、指导朗读。
  4、课件出示——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把羊带到这里来?羊为什么不服输?
  (骆驼想借自己个儿高的优势来贬低羊。而羊认为个子矮才是优势,所以不服输。)
  5、再齐读课文。
  小结:尽管羊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骆驼还是证明了“高比矮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山羊虽说是比输了,可它不肯认输。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总会证明给你看的,等着瞧!
  2、出示课件(课文图二)
  3、仔细观察,回答: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此时此刻,它们又会怎么想呢?
  (羊得意地想:进来呀!你那么大个子能进来吗?哈哈……认输吧你!)
  (哼!得意什么!你刚才还不是输了吗?)
  4、指导朗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羊——得意的语气;骆驼——很费劲,也很不服气)
  5、讨论:这次,羊为什么要把骆驼带到这里来呢?为什么骆驼也不服气呢?
  小结:尽管骆驼也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羊还是证明了“矮比高好”。
  四、小结第二、三自然段
  1、这两段的叙述顺序是相同的,都是先写来到什么地方,再写看到什么、分别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最后写对方的态度。
  2、出示课件——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3、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总得有个结果啊!哎——!没办法,他们只好去森林法庭找牛伯伯评理。
  想不想去看看结果如何呢?(想!)森林法庭往哪里走啊?你知道吗?(不知道!)
  4、课件:小鸟:“我知道,我知道!小朋友们,跟我来。咱们出发!”
  音乐起。课间活动。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仔细观察图画,理解老牛说的话。
  1、师:森林法庭到了,来听听牛伯伯是怎么说的吧!
  课件——(课文图三)听录音。(理解:长处、短处)
  2、看图观察羊和骆驼的神情,思考:
  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以后,会怎么想?(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读牛伯伯的话。
  说一说牛伯伯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朗读全文。
  (四)表演课本剧。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可真算没有白来这动物法庭,通过羊和骆驼比高矮这件事情,让大家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学习,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六)布置作业
     回家把《骆驼和羊》这个故事以及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的道理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

  板书:
           7.骆驼(图)    和   羊(图)
             高             矮
           伸出围墙的树叶一抬头就吃到  吃不着
           (长处)           (短处)
           又窄又矮的门钻不进去     大模大样
           (短处)           (长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骆驼和羊》片断赏析之一

师:骆驼和羊都不认输,此时,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生:假如我在场,我会劝他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
  生:我觉得这不是什么互相谦让的事,应想办法弄清楚到底谁输谁赢。
  师:奥!看来要平息这场争论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谁还有什么妙计吗?
  生:我认为骆驼和羊都有一种不认输的精神,遇到对手,不甘落后,所以我会夸奖他们。
  生:我会先表扬他们,在帮他们找到各自的错误。
  师:你们想法都不错,都能先看到别人的身上的闪光点,这是珍贵的。可是骆驼和羊却只看到的自己身上的优点,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找缺点呢?
  生:老师,我找到了。骆驼个子高虽然好,但也有不好的时候,比如,它看见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跪下前腿,低下头,怎么也钻不进去。
  生:羊也一样,看到茂盛的树叶伸出墙外,它的脖子伸出老长,还是吃不着。
  生:我想,应该先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好的地方,他们就不争了。
  师:骆驼和羊争论不休,只好找老牛评理。谁知道什么叫评理。
  生:评理就是说好话。
  生:你说得不对,应该是说公道话,就是谁也不偏向谁。
  师:你说得真棒,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牛是怎么评的理呀?
  生:(齐答)想。
  师:(模仿老牛说的话,同时用幻灯出示动画图片,课文插图3,使老牛在说话时头一动一动的。)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师:听了老牛的话,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叫“长处”和“短处”?
  生:我知道,“长处”就是好的。是优点,“短处”就是不好的,是缺点。
  师;你说得真不错。
  生:为什么说骆驼和羊都不对?
  师:谁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生:骆驼和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师:对。那么,骆驼和羊听了老牛说的话之后,会怎样想?怎样说?
  生:(分组表演)
  师:谁愿意和老师表演?
  生1:(头戴骆驼头饰)羊老弟,真对不起,我只看到自己个子高好,其实个子高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啊。今天我输了。
  生2:(头戴羊头饰)骆驼大哥,是我不对,我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我输了。
  师:(头戴老牛头饰)不,你们谁也没输,而是并列第一,因为你们俩能够知道知错就改,不仅看到了别人的长处,还能勇于承认自己的短处。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确对待,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

  评析:
  这一教学片断重视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的同时,又注重了对育人道理的渗透,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适时、点拨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师生的积极交往互动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1、注重了教学情境的铺设。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把自己化作课文内容的一分子,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由想象自己处于现场到听了老牛的话后谈感想,再到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整个教学情境的铺设由始至终,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中避免了教师空洞直白的讲述,而是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了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分析课文的能力。片断“想——说——做”深化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突出了教学重点。
  2、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提倡集思广溢,广开言路,师生谈话轻松,教师的提问以启发式,商讨式为主,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谈、议自由,开拓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骆驼和羊》教学实录之一

一、课前准备:古诗接龙。
  二、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最后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也是选读课文中的最后一篇。按照我们学习独立阅读课文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
  生:读文!
  师:第二步——
  生:赏文!
  师:第三步——
  生:品文!
  师:好!按照这三个步骤,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骆驼和羊》。
  三、读文。
  师:打开书,翻到最后一课。(表扬动作迅速的同学)首先我们读文,第一个步骤是大家自由读。在自由读之前,庞老师有个提示,你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角色的声音的处理。一会儿看谁把声音处理得最恰当。开始自由读。
  (生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师下台仔细听学生朗读。)
  师:现在你们听我读一句,来看看我读的这句话是课文里的哪个主人公?(模仿骆驼粗粗的语气)“长得高好!”
  生(异口同声):骆驼!
  师:再听!(模仿小羊细细的声音)“不对!长得矮才好呢!”
  生(抢着说):羊!
  师:两种声音有什么区别吗?
  生:有!
  师:骆驼的声音——
  生:粗!
  师:为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因为骆驼高大!
  师:羊的声音呢?
  生:小!细!
  师:又是为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因为羊很矮小。
  师:而且你想羊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呢?
  生(开心地):咩—咩—
  师:这就是它们不同声音的处理。自由读时,我看见有些同学也在这么做,但做得不够理想,一会儿我们还有机会,你要练得更好些。(稍顿了顿)课文的第一主人公是——(生:骆驼),第二主人公是——(生:羊)。我请两个同学写在黑板上。
  (两生上台写粉笔字,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怎样用笔,娟秀的字迹赢得同学老师的热烈掌声。)
  师:美满是第一次写“骆驼”两个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两个字,“羊”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同学写得都很好。刚才他们写字的时候,我们的教室里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鸦雀无声!宁静!
  师(指板书):齐读。“骆驼、羊”它们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呢?
  生: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长得矮好”,它们就这样争论起来了。
  师:为了什么争论起来?
  生1:为了高矮争论起来了!
  生2:为了争论高矮哪个好争论。
  师:骆驼认为——(生:高好!)请同学写上去。羊认为——(生:矮好!)再请一位。
  (两生上台板书)
  师(指着板书):那到底怎么好呢?我们读好课文再研究。
  四、赏文。
  师:读的第二个步骤,小组合作读,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合适,最好的方法来读。四人小组合作,我有两个条件:小组中必须有男生和女生,必须有高个和矮个的同学。看哪组合作最快最好!
  (学生兴致勃勃地一起合作读,老师深入到小组观察引导。)
  师:我们请小组上来读,下面的同学要仔细听,还要有个准确的评价。第二组我请听得认真的同学。
  (第一组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读,读得十分投入。)
  师(引导学生评价):整体的感觉是什么?
  生:津津有味、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精神饱满
  兴高采烈——师:你的意思是指他们精神很饱满是吗?
  师: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
  (生争着报同学的名字。)
  师:哪一个人,哪个地方,哪一句给你印象最深?
  生:我觉得应书洁读羊的声音时很细。
  生2:我觉得应书洁羊的声音读得好,钟艳泓旁白读得很清楚,姚稼昊的老牛声音很粗,骆驼的声音也很像。
  师(鼓掌):你看我们周婧多厉害,谁都不得罪,给每个人找了个优点。那你能不能说得具体点,比如钟艳泓旁白读得好,我觉得她有一句话读得最好。你能找到吗?
  生1:“骆驼摇了摇头……”
  (生摇头“不对!”)
  生2:“羊把脖子伸得老长……”
  师:好点,还有比这句读得更好的。表情也好,读得也好。
  生3:“骆驼低下头……”
  生4(站起来):我觉得她找的是对的。
  师:恩,我的想法也跟你一样。看来我们这几个同学最会听。(师范读句子)那这四个人中,哪一个人分角色朗读读得最好?(何子安)
  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回答,老师表扬会倾听的同学,强调“扒”字读音,做动作。)
  师:请第二组同学。这次看谁找的问题最准确?
  (第二组学生展示读。)
  师:这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部分):有气无力。
  师:不是有气无力,好象是——
  生:好象能看见一幅画。
  师:你说能看见一幅画,你真厉害,庞老师就没看出来。
  (生笑。)
  师:别人的感受呢?说出你心里真实的感受。
  生:不舒服。
  师:是有点儿不舒服,怎么不舒服呀?
  生:他们读得疙疙瘩瘩的。
  师(紧接):恩,疙疙瘩瘩的,让你们听得(作着急样)——
  生:很着急。
  师: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感觉,着急得都恨不得自己上来读了。所以他们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生:疙疙瘩瘩,不流利。
  师: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生:让人很着急。
  师:那是感觉。问题是什么?他们有没有把整篇课文读得一字不差?
  生:没有。他们一会儿多字,一会儿丢字。
  师:对了,这是读课文最严重的问题。但是他们中间有一个同学我们要好好表扬的。
  生(异口同声):林智!
  师: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表扬林智呢?
  生:因为她读课文时有表情。
  师:好!还有没有?
  生:还有她是声音比较像羊。
  师:恩,也就是说今天林智读得很认真很投入。我们给她鼓鼓掌。
  (全班热烈鼓掌,林智也开心地笑了。)
  师:要努力的是谁?
  生:王景琳!
  (师指出她读音不准的字“园子”,“院子”比较读音,全班读,王景琳读。)
  师:最后一组自由组合,怎么样?
  生(兴奋地欢呼):好!
  (学生自由组合读课文。)
  师:我要表扬这些同学-----,他们听得很认真。尤其是---,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得出,他听得也很投入。刚才廖敏健读旁白的时候,大家都在笑,庞老师想送给他两个词。
  生(争着答):认真、投入-----
  师:对了,我送他第一个词——投入。(师板书)虽然他读得有点疙疙瘩瘩,但他读得很认真很投入。我再送给他第二个词,因为他读得那么投入,所以这是表达我现在对他感觉的词。
  生:自信!
  师:那是对他的评价,我对他感觉的词是什么?
  生:知音!
  师(微笑):谈不上知音,我觉得他读的样子太——
  生:聪明。
  师:我看谁是我的知音。廖敏健读得这么好,我觉得他怎么这么——
  (边说边板书“可爱”,学生齐读)
  师:对啊,我觉得他太可爱了。但他也有个明显的问题,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大模大样!
  (师生一起耐心指导他读,直至学生完全读准为止。)
  师:四个人中有一个读得特别好的,让人听了特别“解渴”的。(陈伟鑫)他读的是一只怎么样的骆驼?
  生:骄傲!
  师:是啊,这只骄傲的骆驼就认为——
  生:高好!
  师:羊就认为——
  生:矮好!
  师:倪裳云最厉害了。她是个女孩子,把老牛的话读得特别好。我们给他们再鼓鼓掌。(生鼓掌)
  五、品文。
  师:大家如果都能够拿出廖敏健那个认真劲来读这篇课文,我相信你们会比他读得更好!刚才我们欣赏了同学们美妙的朗读,下个环节我们进入——
  生:品文!
  师:课文读到这儿,我们要思考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师:我们应该——
  生:取长补短。
  师(板书):才能——
  生:相得益彰!
  师(引导学生一起说):我们要在看到自己的长处的同时,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师:刚才大家说的“取长补短”,包括——(引导学生一起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包括取己之长,补人之短。(师板书。)这个道理,还能用个什么成语来表示?
  生:互相谦让、各具特色。
  师:各具特色是什么?大家到《识字四》里去找找。
  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师(板书):就是课文的最后老牛的那句话。
  (师生读老牛的话。)
  六、拓展。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庞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一则《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狮子和鹿》。
  生:我听过。
  (老师请学生讲,但讲得不够明白。)
  (师先表扬他课外知识丰富,接着指出他的不足—未完全弄明白故事的意思。老师讲故事《狮子和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师:这个故事同样也告诉大家这个道理,美丽的鹿角和细长的鹿腿各有所长。鹿角漂亮是长处,但它却差点使鹿送了命;细长的腿是短处,可是跑起来却很快。所以我们既要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要充分地利用和发挥你的长处去弥补你的短处。(以学习生活中出黑板报为例进一步论证这个道理。)
  师: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希望它能引导你以后的生活。我再推荐大家一个故事《陶罐和铁罐》,大家也可以和邵纪凯一样,回去查一查,它和我们今天的课文,和《狮子和鹿》都有关。

  简评:
  每次听师傅的课总有一些新的收获,她总会在深入钻研教材中不断创新。这堂课上无论是学生漂亮的粉笔字或是琅琅的吟诗声,还是教师深厚的基本功,都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师深入浅出、别具一格的问题引导方式,这同时也是其他老师争议最大的地方。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中请学生猜老师的的想法,我觉得有以下好处:
  1、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猜的过程中,体验到学的乐趣。低年级学生爱猜,把“猜”当做一种游戏,当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给他们猜的机会时,他们猜得兴致勃勃,全班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在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时,我看到了学习兴趣的火把被点燃,学生不但体验到猜的乐趣,也体验到猜对的成就感。
  2、 “猜”得有目的性,有方向性。若是让学生尽情猜,容易偏离学习主题,还有可能出现乱猜的现象。教师让学生猜她心里的想法,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去揣摩老师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认真听他人朗读,细细揣摩课文本身。通过他们自主体验与学习,激励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评价,有效地“猜”。实际上,学生“猜”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理解课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真倾听与思考的过程,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而是激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想,在反复引导与实践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 学生处于思维活跃,表达欲望强烈的学习状态,在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堂有生成。
  4、 学生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活跃着,课堂上有一种无形的合力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样的方法我也在自己班用过,只要教师自己心中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学生不会抛开课文去纯粹地猜老师的答案,同时感觉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参与这样的课堂活动。我们常强调,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这只是这堂课中小小的一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瓶、碎、承、谎、邮、递”6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做诚实的孩子的好品质。
   3、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生字

  一、简介列宁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记住
  三、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1、齐读生字卡片,教师注意纠正个别读音。
     宁:鼻音。声母是“n”,不是“l”。
     诚、床:读翘舌音。
   2、同桌检查生字读音,互相订正。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习这两个字的。
      (姑妈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2)出示“诚”字卡片,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个字的。
    (3)出示“互”字,你觉得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教师指导笔画笔顺:横、撇折、横折、横。第二画“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
    (4)出示“宁”、“客”,你认为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宝盖头要写得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出示“间”、“床”。
      教师告诉同学,这两个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床”字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学写生字
   1、学生在课后练习第2题的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五、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为什么?
    (下节课解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扩展练习

  一、复习生字
  二、继续上节课的学习
   1、上节课大家已读了课文,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书,在书上找出签字。
    (1)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根据课文是从哪里知道的)
    (2)同桌讨论一下,这篇课文除了列宁写信给姑妈承认打碎花瓶的事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
   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说明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的词语。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3、教师从纸条中筛选后板书:
     低声说 没有笑 不说话(不高兴) 写封信 承认
   4、请同学们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宁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语气怎样。自己边读边体会。
   5、指板书小结: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妈问起时没有承认(低声说),当姑妈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时候,别的孩子都笑起来,列宁(没有笑),列宁回家后,心里很难受(不说话),后来给姑妈(写封信)(承认)了错误。
  三、进一步理解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哪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能看出图上谁是列宁吗?
   2、教师检查。
   3、小组讨论:花瓶自己会打碎吗?姑妈为什么要这样说?
   4、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讨论的意见。
  四、指导朗读
   1、教师引导:列宁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难受。姑妈知道列宁一向不爱说谎,出于爱护,才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表情和语气来读列宁和姑妈的话。
   2、自己试着读一读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读一读。
   3、教师扮姑妈,学生自愿扮列宁,全班同学扮表兄弟表姐妹,读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五、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想一想,列宁给姑妈的信会怎么写?请你把列宁给姑妈写信的内容写下来,等会儿念给同桌听一听。
   2、指名读给同学听。
   3、听了x x同学读的信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4、齐读姑妈的回信。
  六、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拓展
   1、教师用红粉笔板书: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2、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候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谁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师和同学?
    (每当同学讲完自己的故事时,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
   3、小结:我们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学习小列宁做了错事主动认错的好品质。
   2.理解词和句;掌握12个生字和有关词语,能用“互相”、“注意”口头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按照提示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教具】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诚实的孩子指的是谁呢?为什么说他是诚实的孩子呢?请打开书看课文。
  (二)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课文。
     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教师出示在本段中出现的生字词的小黑板或卡片,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岁”“做”是平舌音,“承”是翘舌音。“宁”是声母是n,不要读成l。
  (三)指名一句一句地读课文,指导把每个字音读准。
     对长句子,要指导断句。教师作示范或领读。如,“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每段的开头写上序号。读完问学生: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五)初步了解每段说的是什么。
     同座二人为一组,甲读一个自然段,乙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甲补充订正。而后乙读、甲说,两人交叉读、说,直至全文结束。
  (六)指名逐段读课文,说每段讲的是什么。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七)练习读第三自然段姑妈和孩子们的对话。
  (八)读生字生词卡片,要求做到见到每个生字,能准确读出字音。
  (九)作业:
     认真读两遍课文。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二)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然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三)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发生了什么事。(一只花瓶打碎了。)
     问:姑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然后,自由读第二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在姑妈家玩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
  (四)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问:第二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看到了,问花瓶是谁打碎的。要指导学生读好姑妈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问: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的回答。表兄弟、表姐妹的回答用的是感叹号,说明语气十分肯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呢?要让学生注意,虽然答话相同,但是低声说的,后面用了句号,语气不十分肯定。因为列宁是顺着表兄弟、表姐妹的话说的,他知道自己说了谎,所以不敢大声回答姑妈的问话。通过“低声说”和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列宁不是爱说谎的孩子。
     问:第五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笑着说的话。要让学生知道,姑妈嘴上这样说,但心里明白花瓶是小孩子打碎的。
     问:第六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听了姑妈的话的反应。
     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因为列宁正在为自己说了谎感到难为情,所以他没有笑。这又可以看出列宁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先讲花瓶打碎后孩子们没有注意,再讲姑妈知道了问是谁打碎的,接着讲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然后讲姑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说的话,最后讲孩子们的不同反应叙述的顺序十分清楚,句与句的联系十分紧密。
     问:这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要说的是列宁当时没有告诉姑妈花瓶是他打碎的。
     读讲这一段,要指导学生观察挂图、投影片或课文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五)指名读第四段。
     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决心改正错误?“不说话”“不高兴”说明心里难过。“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说明认识到说谎是不对的,决心改正错误。
     再自由读这一段,知道主要说的是列宁写信向姑妈认错。
  (六)指名读第五段。
     问:姑妈在信上说了什么?
     “你做错了事”,这里的“事”指什么?(指打碎花瓶和说了谎话)
     想想看,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上说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从“妈妈叫他写封信……承认自己说了谎”和姑妈回信的内容可以知道)
     再自由读第五段,知道说的是姑妈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
  (七)自己读全文,再联系实际说说向列宁学习什么。
  (八)作业:
     读两遍课文。练习把花瓶是怎样打碎的说一说。

                 第三课时
  (一)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田字格中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列、相”,进行识记。要注意“列”左宽右窄,“相”左窄右宽。然后,对照田字格指导书写。
   2.找出左中右结构的生字“做”进行识记。书写时要求三部分挨紧,不要把字写散。
   3.找出上下结构的生字“宁、岁、客、兄、音”进行识记。书写时注意前四个字上小下大,“音”上下相等。
   4.识记内外结构的生字“间”。书写时“门”要写得宽一些。
   5.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识记、书写:
    “表”共8画。第三笔竖和第五笔撇是分开的,不要写成一笔。
    “互”共4画。注意指导笔顺。
    “承”共8画。先写中间,后写两边。中间是三横。
  (二)指名读全文,然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出示作业3的提纲,先让学生根据提纲一部分一部分地练习复述,指名一部分一部分复述;再练习讲这个故事,要把花瓶是怎么打碎的和列宁是怎样认错的讲清楚。
  (四)读生词卡片,书写生字词。
  (五)练习用“互相”“注意”口头造句。
  (六)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每个词语写2遍。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理解内容;学习列宁做了错事主动认错的好品质。
   2、理解词和句;掌握生字和相关词语,能用“互相”“注意”口头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按照提示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
   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3、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五、再读课文。要求:
   1 、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
   2、思考: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同桌可讨论解决。
    (出示书后练习3的提纲,讨论与自然段对应起来)
  六、分段细读课文。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列宁小时侯做错事后来又主动认错的事。要想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我们可以仔细读课文。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哪几个人出场了?)列宁去姑妈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可是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花瓶是怎么打碎的?(提醒:注意“不小心”)
   3、讨论:花瓶是怎么打碎的?结合朗读句子回答。(板书“不小心”)
   4、练读第二自然段,指导:第一句突出高兴;第二句注意在房间里;第三句读时要突出“不小心”,读的轻一点、打碎了可以读慢一些,读出惋惜的语气。
     花瓶碎了有人承认吗?有人看见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读后面的课文。
  七、小结。
  八、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课后练习2的所有词语)指名读,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知道在姑妈家列宁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当时有人看到吗?今天我们继续读下面的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阅读第三自然段。
   1、花瓶打碎了,孩子们发现了吗?他们还在你追我赶,姑妈进来了出现了怎样的场面?练习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
   2、指名分角色朗读。首先讨论:A、姑妈的话应该怎么读?B、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说的都是“不是我”三个字,语气一样吗?(提醒:他们的心理不一样,标点符号也不一样。)读第一句话的重音应该在哪个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语气是否正确。
   3、评议。结合理解“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4、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感觉列宁是个爱说谎的孩子吗?注意“也低声”“都笑只有列宁没有笑”看书上的插图观察个人的表情。
   5、列宁确实不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场面表演出来,(一个同学做列宁,一个演姑妈,两个男的两个女的演表兄弟表姐妹)评议。
  三、阅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谈想法,
   2、列宁给姑妈写信了吗?写了什么?读姑妈的信,理解意思。
  四、总结全文。
    读课题,结合课文再一次理解“诚实”的含义。列宁做错了什么事?(1、打碎花瓶;2、当时没有承认。)
  五、识记生字。
    出示书后的生字。
   1、边读边记,特别注意:”岁表房互“这几个字形。”互“字的笔顺。
   2、指导书写”表、互、岁、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练习复述课文。
   1、出示作业3的提纲,每小组说一部分,先说完的可以多说。
   2、各小组派代表说。评比那一组最好。、
   3、练习说全文。重点说花瓶怎么打碎的,列宁怎样认错的。
  三、完成作业2的听写和造句练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听写。
   3、理解互相、注意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造句
  四、作业。
   1、用”互相、注意“造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说说你对列宁的看法、

  板书设计:
                3、诚实的孩子
               做客
               捉迷藏  打碎花瓶(不小心)
               写信   认错不说话
               姑妈回信 认错诚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蓝树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第五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问,教师对问题做出评价并按排解决时间)
  二、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努力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齐读。强调:“术”、“桌”是翘舌音。“经”是后鼻音。“拿”的声母是N,不是L。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什么。读前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和断句,出示长句子练习。
     指名读,读后评议。(字音正确,无添字漏字现象,无断句)
   3、快速看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向-----借绿铅笔,结果-------)
  四、分段细读课文。李丽怎么会画出蓝书叶,林园园真是个不愿帮助别人的孩子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借绿铅笔?
   2、讨论。理解第三句中“正要”“可是”两个词;
     (1、老师让画树,画树叶要用绿铅笔;2、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3、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自读体会。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还仔细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李丽借绿铅笔的原因。那么李丽为什么最后还是画的蓝树叶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仔细读后面的课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想办法记字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发生了什么事?
  二、继续阅读课文。
    自读课文二至四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用铅笔画出她们之间的对话,多读几遍,注意读出正确的语气。)
   (一)、学生读、画,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二)、逐段阅读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仔细听:李丽看到林园园把树画好了,对林说了什么,用怎样的语气?林园园呢?他读的语气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读?
    2、讨论。
      (抓住“小声”、“吞吞吐吐”)理解“吞吞吐吐”,结合课文理解。
      (提示:她真的没画完吗,她想说什么?)应该怎样读她的话,练读,指名读。评议。
    3、林园园说她还没画完,不肯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自读这一自然段的三句话,体会她们说话时的心理。
    4、等林园园全部画完后,李丽再借时她又说什么?
      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她们的对话练习朗读。A:指名分角色朗读;B:讨论评议。
    5、在李丽答应小心后林园园痛快的把绿铅笔借给她了吗?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体会她们的语气。
    6、自己读,找出她们的语言,并画出表示她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的词语,练习朗读。
      (林园园的一句话中有三个“不要”,你听了会感觉到什么?她又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她是真的在问李丽吗?你感觉到什么?林园园感觉到了吗?)
    7、快速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读一读,结合板书李丽和林园园的语言和态度,想一想: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三)、分角色朗读二至四段。
    1、分小组练习。
    2、指名读。读后评议。
  三、阅读第五自然段。
    李丽知道林园园舍不得把铅笔借给她,她会怎么做。
   1、指名读第五段,思考:林园园看到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什么?
   2、填空.、(书后练习3)
     李丽拿起自己的()铅笔,()地画着()。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脸红了。
     先填空,练读,注意突出括号中的词语。
   3、讨论林园园脸红的原因。她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呢?
  四、总结延伸。(联系实际,谈谈各自的想法。)
  五、识记生字。
    大部分生字都可采用分部件记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说,教室作必要的指导。
   1、特别注意:“铅”的右半部分,上面没有钩;“桌”分部件强调。“由”的一竖要出头。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
  六、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带点字口头组词。(书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 蓝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小声 吞吞吐吐 怕把笔尖弄断
               “要……不要……不要……不要”
               连忙皱着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3: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