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目的要明确

    有效的学习活动都应当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动手实践与一般的操作活动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认为只要自己清楚活动的意图及要达到的效果就行了,学生无需了解此次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这样往往就会

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变得盲目无序。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苏教版第七册)这一课时,有位教师刚开始就组织了一个“摸棋子”游戏: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装有黑、白两种棋子的黑袋子,其中黑色棋子多,要求学生每次摸出一枚棋子(摸完放回),并对结果加以记录和比较:一共摸了多少次?其中摸到黑棋子多少次?摸到白棋子多少次?最后得出了结论: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到白棋的可能性小。整个过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任务,充当了一次学具操作工。其实我们可以由一个问题情境引入:“同学们,袋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共5枚,如果不倒出来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多吗?”先组织学生进行讨沦,明确活动的任务,然后再组织动手实践,这样全体学生就有了同一个关注点,活动也有了明确的指向性,让每个小组在同一个目标和任务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避免了被动低效的操作。

    二、素材要丰富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材料的设计与呈现要体现多样化和开放性,为学生创设选择,处理、组合,分析的机会,拓展主动探究的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材料过于完备,而完备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和封闭性,不利于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第九册)这一课时,一位教师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间:“你们能利用这两个三角形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学生轻而易举地拼出了平行四边形,进而探究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    样的操作只满足于结论的得出和规律的发现,忽视了思维能力的训练,缺少挑战性。究其原因就是材料过于完备,让学生产生定势思维,只能发现唯一的结论。如果让学生准备多组三角形:有完全相同的,有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有底相等高不等的,有高不    等底相等的……那么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必然就要感知、分析、处理材料,然后尝试选择、拼搭、调整,最后认识到只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加深和拓展了动手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三、时机要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知识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动手实践的时机,在知识的生长处、学生智慧的发展处和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实践活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教师把动手实践当作战无不胜的法宝,在非关键环节上随意组织实践活动,操作的时机选择不当,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苏教版第七册)的笔算除法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用分小棒的方法计算“52÷2”,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了多种算法:(1)40÷2=2010÷2=52÷2=120+5+1=26
(2)50
÷2=252÷2=125+1=26
(3)40
÷2=2012÷2=620+6=26……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出乎意料,大部分学生写的是: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通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建立笔算模型,但实际的结果是,学生算出了“52÷2”的商,竖式却写不出来,其实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能直接口算出得数,他们难以理解的是口算和笔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起点把握不准,难点突破层次不明,操作时机选择不当:如果把操作过程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师:根据除法竖式,你们准备怎样分?

生:先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还余l捆。

师:竖式上应该怎样写呢?

生:2捆就是20根,所以2就应该写在十位上。

师:余下的这l捆写在哪儿呢?

生:刚才其实分了4捆,也就是2×2=454=1

师:接下来应该怎样分呢?
生:将l捆拆开变成10根,与2根合并在一起变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
……
通过操作,学生理解了十位上余下的1与个位上的2合成12再作被除数的算理,把操作安排在知识的生长点,变抽象为直观,就会化难为易。
四、结果要内化

由动手实践形成的感性经验构成了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但如果始终停留于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知结构的重组,就不可能发展起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因此,在组织动手实践时,我们要把操作与思维活动、语言表达结合起
来,引导学生根据操作所获得的具体感知和表象,充分展开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判断、推理、演绎等思维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由操作、思维所获得的结论和规律,从而把操作结果内化成数学认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苏教版第七册)时,我们经常组织折纸活动,以此帮助学生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和表象。在折纸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反恩:为什么折法相同,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却不同?为什么图形不同,涂色表示的分数却一样?为什么图形相同,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却不同?在几次相同与不同的对比辨析中,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分数的内在本质,使得动手实践由简单的操作层面上升到数学思考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7-13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有效的学习活动都应当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动手实践与一般的操作活动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认为只要自己清楚活动的意图及要达到的效果就行了,学生无需了解此次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这样往往就会

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变得盲目无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7: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