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文章 充分运用情感实现社会教学的社会性
高青县草地小学 郑纪孝
所谓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时人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它对教学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
社会课是培养学生国家思想和民族意识的有效科目,社会课的任务是传递公民的知能,“使学生透过教育的途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将来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在社会课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主要是指社会课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的情感。它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态度积极、主动和热情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当教师热情洋溢地进行讲述时,学生就会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情感浓厚的课堂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教师积极情感的熏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教师运用情感实施社会课教学能够有效实现社会课教学社会性这一特点。下面我从总体上谈一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方法,正教于大家。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用形象、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负责、热爱学生的情感。因此,当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情感的感染下,很容易进入课堂“角色”。如在讲述“开国大典”时,可以播放“国庆”的录像带,整齐、美观的画面,既引发了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借助生动事例,展现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举例可以体现教师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情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褒贬,就流露了教师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联系教材内容,举出一些学生感兴趣但又认识不清的实例,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引导和转变学生的思想。如在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一内容时,教师可激情满怀地讲述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感染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德育效果。
三、创设请境,以景育情。俗话说“触景生情”。这物、这景都是情境,情感的触发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某种情境引发的情感现象,就是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蕴含的感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比如:在上“农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让学生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就会理解教材内容。再如;在上“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交通事故的漫画,或展出有关交通的故事图片,使学生在情感作用下,在欣赏画面时引起相应的情感想象,并可以很容易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四、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具体材料和生动例子,结合学生的实际补充感人的事例、故事,运用生动、形象和富有情感和启发意义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在深深的感染中明理。如在讲授“戊戌变法”时,教师可以选用谭嗣同的感人事迹,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恶,使学生在教师激情满怀的语言作用下,体会谭嗣同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如果只有好的事例,没有充满情感的语言来表述,平铺直叙,学生就不会受到感染,更不会引起情感变化。教学就难以成功。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语言表达要体现自己的情感。
五、运用表情传递情感。教师的表情包括眼睛、脸部及手势。它具有输出情感信息的功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此,通常被称为“眼语”、“脸语”、“手语”。
教师的“眼语”。教师的眼睛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窗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常常根据学生的“眼语”来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并要用自己的“眼语”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情感变化。但是,教师的“眼语”运用要自然亲切,不作人为夸张。如:在课堂上出现乱哄哄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凝视学生,此时的“眼语”远比有声语言有用的多,当学生某事做好时,教师那赞许的目光就会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但是,在运用“眼语”表达情感时,特别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带“轻蔑”含义的斜视。二是带“傲慢”内涵的俯视。三是带“憎恶”意义的久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使用。
教师的“脸语”。俗话说: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脸也能“说话”。教师的脸语能表达多种情感,特别是嘴唇的形状和动作能表示多种含义,如嘴唇的撅、撇、抿、努、张、闭,分别表示不满、轻视、得意、暗示、喜悦和气愤等不同情感。但在教学中教师的脸要避免矫揉造作。造作的“脸语”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影响课堂气氛,让人望而生畏。教师的“脸语”原则应该是端庄中带微笑。微笑是温雅情感的显现。如果学生答错了题,教师微笑着示意坐下,学生的“审美效应”会比任何语言都强烈。微笑里,学生会领悟到教师那亲切的情感,自尊心会受到保护。学生会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脸语”来表达情感。
教师的“手语”。在教学中,教师的“手语”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感情传递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手语”,能加强气势,抒发感情,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但是,“手语”不能过多,过多显得繁琐。幅度不能过大,过大显得不庄重。“手语”只能在教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才会有强调的效果。另外,这三种表情可以同时运用,以强化自己的情感内容。但是,在运用时切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表情的运用要为教学服务,这样才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