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4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与对策】做好准备,让学生共同参与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新知识的认识程度也就存在着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数学教材知识的逻辑起点,摸准学生生活经验的现实起点,在教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准备性的“热身运动”,从知识、思维、方法、思路等方面为学生 做好准备,将学生有差异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尽可能地调整到大致相同的层面上,学生才能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案例中,由于准备不足,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较大,导致小组讨论的群体参与活动变成了少数个 体参与的表演性活动。
我区教研室孙如明老师曾执教过《找规律》一课,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他先引导学生在画好的圆周上均匀地摆上2个(或者3个、4个、5个……)红三角形,再在每两个红三角形中间摆一个黄三角形,看能摆几个黄三角形,并思考讨论有什么规律。学生 通过动手操作、思考讨论,找到了规律,明确了思路。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学生先是经过独立思考后组织交流讨论,人人都积极参与,有的运用规律直接解答,有的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画图推理解答……问题迎刃而解。正是为学生做好了必要的思路上的准备, 使得学生能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案例三】浅尝辄止的兴趣参与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角》,在引入新课阶段,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一块草地上有一棵树,从草地上和树上冒出许多有趣的图形。教师指着有一个角的图形问:“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角。”在展开阶段,教师创设了游乐场的情境,出示了摩天轮、天线宝宝等图片,从摩天轮的支架上、天线宝宝头上的两根天线等抽象出角,教师问:”你们发现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几次重复提示后学生才回到探究活动之中。稍稍安静后,有的学生情绪有点低落,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有的学生还沉浸在先前的情境中,只有少数学生小声议论。短时间内不同情境的变换,让学生不断置身子新的情境之中,满足了小学生生性好奇、喜欢新鲜的心理特点,但短暂的兴趣参与,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
【分析与对策】激发动机,让学生自主参与
俄国现代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如果对知识没有内在的迫切需要,就不可能学得富有成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以及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通过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教师只有唤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案例中的教学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内在需要,这种兴趣参与难以保持,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消极参与。
我校邱贵霞老师曾执教过《认识角》一课,她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通过让学生摸实物游戏,感受圆形的物体是圆圆的,三角形物体的边是直直的、还有三个角等特点。接着通过让学生感受角、触摸角、寻找角等活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再回到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邱老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操作、演示、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口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合理的情境创设,充分的操作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需要教师创设理解、对话、自由、民主、宽容的氛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对参与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