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3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二、体其言,观其所由
案例:“因数和倍数”教学片段
在找出3,2,5的倍数后。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内容如下:
3的倍数:3、6、9、12、15……
2的倍数;1、4,6;8、10……
5的倍数:5、10、15、20、25……
师指着演示的内容问;“观察这几个数的倍数,你能发现什么?”
一名学生马上举起了手.说:“3的一倍数加上2的一倍数等于5的一倍数.就是3加2等于5;3的二倍数加上2的二倍数等于5的二倍数,就是6加4等于10,依此往下椎,就可得到9加6等于15,12加8等于20,15加10等于25……”
其余的学生随声附和:“对,对!”
教师迟疑了一下后,说道:“你课后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好吗?”这名学生不情愿地坐下,一脸的失望与无奈,教师随即转向别的学生:“你发现了什么?”接着师生间进行了如下一段对话:
“3的最小倍数是几?”
“是3。”
“2的最小倍数是几?”
“是2。”
“5的鞋小倍数是几?”
“是5啊。”生有点不耐烦。
“那你发现了吗,它们最小的倍数都是——”师故意拖长音。
“是它们本身。”生答。
这时,教师满意地颔首微笑,转身在黑板上板书: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还能发现什么?”师指着后面的省略号问道。
“它们后面都有省略号。”
“这就表明它们倍数的个数是——”教师义故意拖起了长音。
“它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生齐答。
这回,教师又满意地笑了-
反思:其实,从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规律——乘法分配律,即:(3十2)×2=3×2+2×2=6+4=10,(3十2)×3=3×3+2×3=9+6=15……这是一个多么会观察、思考的孩子,当他满脸失望地坐下时,笔者在心里为他的独到发现而鼓掌。教师用简单的—句“你课后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好吗”将学生敷衍、搪塞过去,而忽略了学生自由充分的思考过程。从这一案例中也不难读出教师内隐的教育观念:不允许学生有超出预设之外的独特思考,其教学行为步步牵制,非要把学生的思路拉向自我预设的轨道。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其实质是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不理解也不尊重学生个体,是“灌输”而不是“对话”的理念引导着他的教育教学行为。当然,我们还可以深入细致地剖析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这一环节中,师生间的交流没有使他们的心靠得更近,而是使学生的心离教师越来越远。如果教师能探究学生是怎样想的,即做到“观其所由”,那无疑将是本节课一个精彩生成的亮点。如果教师再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赞扬他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那么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也是一次有力的激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