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有三重境界:一是教知识,二是教方法,三是教思想。为了更多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也为了让自己的课更有深度,笔者在执教一次教学评优课(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时,加入了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环节,本想以这一“亮点”取胜,可没想到它竟成了这节课的“败笔”。
【案例描述】
师:观察这三组事物(兔子和蘑菇、树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比较每组事物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个。”。
师:是不是这样的排列都有这个规律呢?我们动手来验证验证。用两种学具一一间隔摆一摆,看是不是都满足这样的规律。
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各种结果显示:此规律正确。
师:受学具的限制,大家摆的个数都比较少,摆多了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呢?你看老师这里的竖线与圆是不是也满足呢?
½○½○½○ …… ½○½
生:是的,竖线是5个,圆是4个,竖线比圆多1个。
师:中间的省略号表示照这样摆下去,有很多很多,还符合吗?
生:如果中间有2组,竖线是7个,圆是6个,竖线个数比圆多1个。
师:你能解释不管中间有多少组,竖线个数都比圆多1个吗?
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解释为什么竖线比圆多1个,一次来提炼“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可是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空气像凝固了似的,原本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就此打断。
教师不得不结合课件演示告诉学生可以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这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叫“一一对应”,学生似懂非懂。
练习环节中,学生也只会用“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的数量多1”的结论来解决相关问题,不会灵活运用“对应”的思想。
【分析与反思】
为什么设计时的“得意之处”却成了课堂上的“败笔”呢?
有的教师说是教材“挖”得太深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比以往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蕴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及时地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归纳和概括,应该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让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深入人心,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该主动去挖掘,教师的出发点肯定是没错的。
是学生的原因吗?不,不应该把失败归因于学生。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是老师影响的结果,学生就像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镜子,“以学定教”嘛!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一直在思考,知道阅读了一篇相同的案例后,那位教师成功地运用了“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分析其中原因,并形成了一下认识:
1、教师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与定位要正确。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知识中的,不是孤立的。它们的关系是“交融”,而不是“并列”或“上下”。笔者把它们当作教学的两个层次,架思想方法于知识之上,割裂了它们的关系,是学生难以跨上思维的高度。所以教师在挖掘时要注意度的把握和形式的表现。
2、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不能生搬硬套,不能以“知识”的形式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出来,进而才能熟练运用。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笔者“让学生用思想方法来解释规律”,违反了学生学习的顺序。学生只有在一次次不断深入操作的基础上,实践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悟出其中的思想,然后再灵活运用。案例中学生操作次数是扫,怎能一下子说出其中的方法呢?
数学思想方法是相互学知识的精髓,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但实际操作时要注意处理好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关系,不能弄巧成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