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 06:11:00
|
只看该作者
一、正确认识口算与笔算的不同
首先,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不同。口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笔算则只能按”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的方法进行。口算是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口算过程更丰富、多样。如口算52-7的方法有:从52开始1个1个地减;把52分成40和12,12-7=5,40+5=45; 把7分成2和5,52-2=50,50-5=45;根据7+45=52,得出52-7=45;等等。
其次,口算与笔算的运算原理不同。口算往往在大脑中完成。口算者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将计算过程分割成一些小过程,将每一步计算结果都储存在大脑中,直至得出结果。口算依赖于记忆,而记忆的容量有限,保持时间短,这给运算造成很大困难。笔算则是气种程序化的运算,大脑的记忆负荷低。口算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教学的原因之一。
再次,口算与笔算的实用价值不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口算,如路边摆摊的小商贩算价钱时主要用口算,去菜市场等买东西时一般都是口算,在巧算时常用到口算。而笔算在这些情况下,相对不太适用。
二、有效防止口算笔算化的策略
首先,让学生感受口算方法的优势。通过与学生交谈,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教材中提供的基本口算方法,而乐于采用笔算化的口算方法,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觉得笔算方法有统一的运算法则,操作起来不容易出错。学生了解笔算的优势,但不了解口算的优势。因此,教师应有效挖掘口算及其基本方法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感受口算及其基本方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口算。同时,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口算方法,发展口算能力。我曾让学生采访路边小摊的摊主,询问他们不用计算器怎么能很快地算出商品的价钱;我曾让学生调查父母、邻居等大人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的过程及理由;我还在班上开展过“小小商店”的活动,让学生在买与卖的“交易”过程中应用口算知识。学生亲身经历了上述实践活动,对口算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方法的价值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口算。
其次,强化听算和视算的训练。课堂中的口算与日常生活中的口算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造成学生将口算笔算化的又一主要原因。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口算没有算式,人们只是根据现实情境对一些数据进行相应的运算,在运算前一般不会先列出算式。而课堂中的口算则往往是先列出或呈现算式,相对来说,这会削弱口算的情境意义。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口算结果往往是通过思考后“脱口而出”的,而课堂中的口算结果常常是借助算式写出来的。如口算42+36时,学生可以先算2+6=8,并在得数的个位处写好8,然后再计算十位上的数。这就给学生利用笔算方法进行口算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常常会存在口算笔算化现象,其口算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进行“快乐5分钟”的口算训练,有时是用卡片出示口算题,让学生看着卡片说得数,进行视算训练;有时我口述算式或问题,让学生听算。在刚开始进行视算和听算练习时,一些学生很不适 应,往往偷偷地写下算式再算。我及时制止抄题的学生,并适时请那些口算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促使全班学生稳步提高口算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口算能力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上,我开始要求学生提高口算速度,让学生看算式快速 得数,防止学生在脑中列竖式,出现隐性的口算笔算化现象。口算教学应该强化听算、视算训练,特别是听算训练,真正回归其本真面目。
第三,沟通口算、笔算之间的关系。口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计算过程分割咸很多小过程,然后再进行组合,这就和笔算时“从个位算起”的算理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教师如何有效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口算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挖掘口算和笔算之间的共同点。如不论是笔算还是口算,算加减法时都遵循“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一基本原则,算“一个数乘一位数”时都是用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相乘,只不过计算的顺序和过程可能不同。另外,与笔算方法相比,口算更应该体现算法多样化和方法的灵活性。
总之,我们只有对口算教学有了全面、深入而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口算笔算化现象中走出来,找到口算教学的真正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