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民工子女上学为何各方都叫“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入学者慨叹“挤破头”,民办学校慨叹“为他人做嫁衣”,公办学校慨叹“接收不易”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入学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今年3月份,贵阳市人大在调研中发现,虽然近年来该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民工子女就学仍然存在公办学校门难进、民办学校难留人等问题。

  时至今日,农民工子女在贵阳已超过13万人,他们如何在城里上好学依旧面临诸多困难。

  “挤破头也难进去”

  “其实我挺想去公办学校读书的,可是太难了,报名的时候总是被老师拒绝。”近日,记者在贵阳市煤矿村采访遵义籍农民工子女张晓秀,提到上学问题时,这个刚满14岁的孩子顿显失落。

  她的父亲3年前从遵义来到贵阳务工,2007年将她接到贵阳读书。至今,她到哪里上学的事情仍然让一家人犯愁。

  张晓秀的父亲说,他们住在一家公办学校附近。去年开学前,他来到学校教务处为女儿报名,学校的答复是,对报名的外来工子女学校将进行考试,只有优秀的学生才可以留下来。后来,张晓秀因为数学成绩不达标,未被录取。

  心有不甘的张父又咨询了周边多家公办学校,但无一例外要“摸底考试”,有的学校则以“证件不齐全,不符合条件”为由回绝。

  在此期间,有件事让张晓秀一家人印象深刻。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公办学校,对方起初答应收,但校方要求“面试”。而这次“面试”,让张晓秀至今感觉有些 “抬不起头”。“一面试,老师就问我的成绩好不好,后来一直说我的成绩差,跟不上教学进度,会被同学嘲笑。”张晓秀说,面试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最终她没有被录取。

  无奈之下,张晓秀只能进入一家民办学校读书。“先暂时这么读着吧,反正也快毕业了,以后上了高中再努力。”张父显得很无奈。

  记者在张晓秀所在的班级调查发现,40名学生中,超过70%的学生希望能到条件更好的公办学校读书,但60%的学生有被拒绝的经历。

  一些农民工向记者反映,“进公办学校难,进好的公办学校更难。”他们认为,学校嫌孩子成绩差、怕难管理、怕拖学校后腿是主要原因。

  “我们为他人做嫁衣”

  采访时,民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抢着进公办学校就读也是“百感交集”。一位民办学校校长更直接告诉记者:“民办校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每年流失的孩子有几十名,都是成绩相对较好、属于‘中流砥柱’的孩子,他们一走,学校又要花大量精力招收新生,老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教育模式也要被打破。”这位校长很是感慨。

  一些民办学校的负责人称,生源流失必然导致学校收入减少并调整教学计划,进而导致学校降低教学投入。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资金、校舍、场地、老师、学生等等。这些都是民办学校必须要考虑的成本,我们很难竞争过公办学校。”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说。

  “现在,政府还没有办法马上扩充公办学校的招生能力,民办校还能生存,不过以后就很难说了。”他说,学生基础差、学校设施差、竞争能力差,民办学校不知道该怎样办下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接收也很不容易”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呢?一位公办校的招生负责人说,其实他们也有很多无奈。

  近年来,农民工纷纷涌向贵阳,而各个区的学校数量并没有增加,城市生源也没有减少,很多学校单是接收城区管辖片内的学生就已经趋于饱和。“有的学校实在空不出位置来了,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只能重点选择城市孩子,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不久前,贵阳市教育局局长李秉中坦言,“贵阳市13万农民工子女中仅有4.35万人能被公办学校接纳,还有9万人只能上民办学校,教育部门的压力是空前的。”

  此外,一些老师认为,农民工子女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强,造成了学校教学难度大、学籍管理和教育评价难。

  有老师反映,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对于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没有一点基础。与此同时,学生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集体观念、学习习惯等与城市学生相比也有明显差距。而这些原因,恰恰是让公办学校“左右为难”的重要因素。

  一些公办学校负责人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的问题,应当在改革政府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发展、降低公办学校招生“门槛”上下功夫。

  记者了解,目前贵阳正着手将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和使用问题纳入2009年的地方立法计划,使有限的城市教育资源能惠及到农民工子女。同时,贵阳教育部门还将建立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障机制,简化入学手续,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接收比例。同时,继续为民办校提供生均公用经费补贴,逐步缩小办学差距。(本报记者 赵福中 本报通讯员 李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