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学生以拐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之我见

鹤峰县铁炉民族中心学校 刘柏玉



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是整个中学阶段语文训练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在作文过程中常出现如下的情况:要么讨厌作文,害怕作文;要么内容空洞、无血无肉;要么废话连篇,言之无序;要么病句百出,错字繁多等等。如何改变学生这种作文状况,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话题。笔者在近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做了下面一些偿试,供参考。



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对自已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其二,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怎样才能写好。如何才能让学生想写又能写呢?



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因。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得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也可根据国情、校情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演讲、辨论等,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要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力争做到教师面批、精批与师生互批、学生共批相结合,提倡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就会兴致勃发,信息反馈快,评改质量高,写作效果好,批改费时少,真正做到“多快好省”。



第三,教师适时地写下水文,即与学生同写、同批、同改,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次下水文,激发热情。每学期举办一次现场作文比赛,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征文比赛活动。通过各类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鼓励学生办班刊,办手抄报、墙报,鼓励学生积极向《作文大王》等文学社投稿,让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出路自然可寻。



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8:00 | 只看该作者
二、采用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任何言语活动都是一定情景的产物,恩格斯曾提出“劳动创造了语言”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在特定的情景下产生了交际的需要,于是语言便这样产生了,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在发展。因此,除了让学生自由写作之外,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策略之一。帮助学生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这样,他们会活跃、激动和兴奋,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所以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去积累、去练笔。无论是平时随机的观察,还是有组织的观察,都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



我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作文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胡万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发表在《文汇报》上,虽然仅37个字,可他当时真是欣喜万分,因为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以此为动力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以此激励学生不畏艰难,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为了诱发兴趣,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我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的源头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涉世不深,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像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或者"以一个为基础,合成其它"创作方法,学生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先有摹仿与借鉴,要模仿必先阅读,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促写。



叶圣陶在四十年代发表的《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认为“阅读”是写作的“根”;“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到了六十年代,他又重申了上述看法,进一步阐明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得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意林》《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就有写文章的积极性。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8:00 | 只看该作者
四、引导观察,培养学生勇于、善于创新的能力



观察并留心收集相关资料,是了解事物的必经之路,科学家李四光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仅用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用心,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不只观察事物发展的结果,更是该关心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中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在观察中善于创新。学生习作《扫帚》就是在观察中善于创新写出来的作品。学生离家三天回来,想用扫帚扫地,扫帚没了,一问母亲,刚刚烧掉,小作者面对一堆扫帚灰,通过观察,从心中与扫帚对话,并且从中感悟到,从扫帚身上学到了许多在家里、在教室里都不能学到的东西……。通过这一习作,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中树立了“凡事我就不信观察不出新的东西来”的理念。让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读让学生有了创新的知识,观察使学生具备了创新的源泉,而写作则成了学生作文创新的落脚点。在写作中,教师引导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在引导中,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黄金时代,随着知识的累积,感悟社会,体验人生的经历各有不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会存在个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将自己体会最深的东西写出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写自己最愿意的”,同时既要学生说真话,又让学生去创新。比如,学生习作《血痕》(2007年获州“科技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一文,为帮同学洗鼻血,白衬衫上沾上了点点血痕,学生助人为乐,得到妈妈的鼓励,衬衣上的血痕变得很有光彩。学生作文不再就事论事,而是挖掘出新的知识来了。



五、丰富课外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美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写作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写作的习惯。要让写作成为孩子生命活动一种方式,成为孩子生活的一种享受,要让孩子在写作中感受愉悦、感受成功。也就是要带给学生全新的作文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设计多彩的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文体活动(校内宣传、办班刊、办校刊、手抄报、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等。让每个学生参与各项实践,亲身经历、亲身感悟,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叙活动体会,写活动经验。学生深入实践,感悟至深,就会灵感顿生,落笔生花,文思如泉涌,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文章才会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六、学仿写,领会方法



叶圣陶曾经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范文,评作文对照范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这说明课本中的文章除给学生学习外,还是学生仿写文章的例子。因为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作者锤炼而成的,是学生阅读的范文,也是学生习作的范文,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教师除指导学生学懂课文内容外,还要善于归纳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样,在作文指导时,教师便可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写作,学以致用。如教完《我的教师》一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刻划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手法,仿写一篇《我的同学(亲人)》的作文;又如教完《故宫博物院》一文,可指导学生按照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仿写一篇《我的校园》的作文。通过多次仿写,领会方法,学生在写作中就会摸索出一条习作之路,进而就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七、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修改文章的能力即对文章进行改写和修饰,使文章更完美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文章的欣赏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自我批评的态度,培养自我监督的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现在还有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一味强调要教师全批全改),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一篇学生习作一个礼拜还不能改完),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



⑴师评



学生当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甚至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尽量当堂面批。对于成批交上来的作文,老师批改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



⑵自评自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参考:山西《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当然,教师决不是把工作推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评判内容要循序渐进),随时引导和指点。通过学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感水平,增强写作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⑶互评互改



朗读完后再将作文交换下发,动笔为对方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批改。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评判者(互评互改后教师再集中)。



教师作为最高评判者,应该对学生的评改结果进行弹性指导,在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客观评定。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对优生的作文要戴着显微镜挑刺,对差生的作文要戴着放大镜找闪光点。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均多下功夫,作文教学才有可进之路。作文教学虽人各有异。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日趋发展,形势在向我们语文教师昭示:抛弃传统保守的教法,引入一些可得的教法,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在这艰难的作文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5: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