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习作教学的四个话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毓新



随着年级的升高,习作教学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一样,逐渐成为热点和难点,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里,我就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辩证、深入地谈四个话题,但愿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得心应手



这是对写作内容与方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得心”,要求激发写作主体的兴趣,有感而发。“应手”,一是要求“我手表我心”,及时认真地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二是强调平时的大量阅读,深入观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章样式,流畅准确地从事写作。“观察积累→引发灵感→经营构思→完成转化”是人们自由作文的心理过程。由此看来,“得心应手”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激发强烈的写作兴趣,促进平时的观察积累,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绿色作文”,有效戒除无病呻吟、胡编滥造与千篇一律。



作文技巧和要求提得过早过多,命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的需要,教师对学生作文修改过多、批评过多等,是造成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克服这些障碍,一要提早起步。低年级就可开始练习,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二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适当延缓“收”的时间,从“放”到“收”,“收”中求“放”,从自由作文,到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方法严格地进行分格作文训练。得心,强调有感而发,发自内心,强调激发“兴趣”,克服心理障碍。为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力求做到四个“一次”──让最不愿意写作文的学生有一次“发表”的机会;帮写不好作文的同学修改一次作文,获得一次高分;让每一个学生编一本作文自选集,写好序言,编好目录;每学期让每个学生在班上诵读一次自己的作文。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应手”,凭借的是多读常写,大量积累,训练思维。内容和方法参见下文“由仿到创”。



“得心应手”,关注的是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呢?“让学生走放任的路,教师睡大觉,其实不然。教师的工作是变机械为灵活,担子并没有减轻,甚至更重了。因为有些重要而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做:要引路,要适当地因材施教,要严格要求。”凡是靠学生自己能够明白、能够做的,教师应该少插手。怎样迈步,学生未必清楚,还要教师示范。通过写“下水文”,尝尝甘苦,把握重难点,有利于更好地示范。示范是举例,应该把讲看作举例,讲难的、讲好的,适当讲点坏的。讲要不停止于讲,而要扩大学生的读写面,引导他们走正路、走近路。另外,“因为语文具有如此特殊的性质,教师要想教会、教好,就必须适应特殊性质……要以学生的活动或说主动为主,教师的教导为辅;要让学生自己走,教师在前后左右关照关照。……尽量让学生去读,去写,教师少讲。……少讲或不讲,学生活动多,主动性大,熟的机会就多得多。课本之内是这样,课本之外当然更是这样”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二、由仿到创



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首先要定位在“小”字上,从基础抓起;其次,要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第三,最好从模仿起步。由仿到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写作经验。由仿到创,自觉地把写作植根于阅读,从中汲取别人的言语智慧,摄取智力模型和语言模型,贮存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易于实现写作要求、即时信息与已有写作模型的自动匹配,大大降低写作的难度。



仿写,重在形式,内容可以变换。可以是仿语言仿文体,仿片断仿篇章,也可以是仿立意仿章法仿表现手法等。长期地、反复地、灵活多样地模仿,才可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创造性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仿写的办法,其价值有正反两面:初学,有利于速成;但过于依赖它,就会阻碍向高处远处发展。稳妥的利用办法是:就时间说,早期多用,随程度提高逐渐减少;就范围说,可兼仿学生作品以外的作品,到他人汗牛充栋的篇章里去摸索,到自己千百次的胡乱涂抹里去摸索,总是坐在小书桌前照猫画虎是不成的。②仿写,还应当跳出狭隘的读什么就写什么和重文体轻能力的误区,以兴趣激发为前提,以乐于表达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行开放式的作文训练,在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少约束多鼓励,少限制多放手,让学生“率性而为”,树立写作的信心;在“放”的基础上“收”,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学生由野入文,渐入规矩,懂得文章规范和语言的精妙,把生活与作文融为一体,在生活中全方位地捕捉素材,在习作中创造性地表现生活,努力把文章写好。



由仿到创,应该合理安排写作的内容、形式及其顺序。小学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中年级主要是观察。相应地,低年级应主要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和童话作文,中年级主要写观察作文,高年级主要写记叙文、应用文。为了避免墨守陈规,可鼓励学生经常写一写灵活性较大的日记和札记,激励他们多思多想,由仿到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三、由说到写



入门作文,是要“记话”呢还是要“学文”?人教社特约编审张中行先生早就告诉我们: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早于书面语言,“初学的人由记话入手,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写不好也不在意,容易得其门而入。上好的文章是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很明显,由学文向前走容易偏离这个目标,由记话向前走容易接近这个目标”。正因如此,起始阶段的习作教学主张由说到写。随心所欲的“说”便于减轻小学生的精神压力,有效地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方便儿童从“所想”向所写过渡;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拓宽写作思路,促进内部语言快捷地转化为外部语言。由说到写,也有改进“说”的作用,便于以自己为主,灵活运用已经吸取的写作内容和方法勤练多写。由说到写,还符合从读学写、由放到收的写作要求,在无定法中领悟多种方法,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和写作风格的摸索,促使文笔多变,攀上更高点,对由仿到创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但是,作为口头语言,“说”的大脑分区及其工作机制与书面语言的“写”是不一致的,说和写不一定同步。进行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尽快地将“说”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语言。“作文不过是话的书写形式。因为种种性质的意思,都是既可以说出来,又可以写出来的。但笼统言之,并不完全对,或并不时时对。口里说的,写下来却不能算作文。……话的一堆和文的一堆,且不管‘量’,在‘质’的方面原来有相当大的分别: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总之,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所谓作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③



怎样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挤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从事写作活动呢?首先,要戒除过分传授写作知识的倾向,这是由写作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作文能力建构的过程,是积累外化的过程,是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活动中形成的,懂得“关于作文”的陈述性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写好作文。其次,要合理安排习作课的教学流程。第三,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上,忌说废话,影响学生思维;忌乱走动,分散学生注意力;忌批评学生,扰乱学生情绪。教师的活动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不能无节制地满堂讲、满堂说,把书面写作的任务留在课后、课外去做。一般来讲,应该挤出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想,互相启发着说,并及时地由说转入写,用书面语言整理和记录自己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四、多就少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里强调的反复修改,指学生修改的方式和次数要多,而不是要求教师精批细改,相反,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要“少改”“多就”,遵从学生的原意,改在紧要处,帮助他们自我完善。多就少改,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修改,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更能增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保护他们的写作热情,一课一得,逐步摸索和掌握写作方法和规律。



克服作文障碍,除了上文提及的两条途径外,还要让学生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日记、札记和纪实作文,多写饱含创造性的想象作文,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改,让他们的写作插上双翅。自我评改,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努力才能达到,一般过程如下:教师示范评改(扶)→指导学生尝试(引,半独立)→学生自评互评(放,独立)。起始阶段,“扶”要到位,不可放任。只有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指导示范,才能让学生获得自改作文的本领,才能逐步减少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



少改,改什么呢?“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④所以,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评议和修改要从大处着手,注重思路、条理和想象,从整体到细节,紧紧围绕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加强评议的针对性和集中性,抓住重点,抓住典型,不能字词句篇面面俱到。



心理学家斯金纳把“信息的及时反馈”作为教学的头条原则。为此,指导、习作、评议、修改应该“四位一体”,紧密结合,不要人为割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把问题解决在课内;有利于师生、生生广泛的、多层面的交流,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有鉴于此,关于习作教学的课时数,考虑到上文习作课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最好连着上两课时,不论在平时还是在观摩研讨课上。这样安排,促使学生经历全程,当堂写作;便于教师展示全程,凸现重点、亮点和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