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09: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

1、通过查字典或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教具准备:小黑板  生字卡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们来看王安石怎么看的?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3、介绍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主持过“王安石变法”。今辑本《临川先生文集》。三、了解古诗大意

1、大家想想们以前都通过什么办法了解诗的大意的?(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根据书中的图片,和同学们讨论解决。)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弄懂诗的大意。3、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只要学生出诗的主要意思即可。理解题目的意思:登,攀登;登飞来峰,登上飞来峰

重点理解:闻:听       缘:因为,由于。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浮云遮挡视线,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只因为站在塔的最高层。)

四、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如何揭示出来的?点拨:①哲理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五、质疑活动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什么?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他的心境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这样的感受呢?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六、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小结:这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七、竞赛抢答活动抢答题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之一。(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  )(指应天塔)②闻鸡鸣见日升(  )(这里“听到”的意思)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怕)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夸张)

  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再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可多写一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什么?(前:写景,后: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八、作业:背诵《登飞来峰》。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高望远

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小黑板。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小黑板给挂了出来,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五分钟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合作开始时,学生不知如何合作。经过逐组指导,学生的合作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写出意义后,经过提示,小组成员很愉快的接受了新的任务,为古诗配图。在学生配图中,应及时矫正其中的偏差,如浮云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关系,太阳的状态等。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这一平使学生觉得很困难的作业,第六小组的同学竟然很愉快的接受了。

最后的五分钟,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9: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