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强诗文背诵,促进语言积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杨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这充分说明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较建国以来出台的多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例如,2000年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推荐小学阶段背诵的古诗文是80篇),《语文课程标准》不但反复强调了背诵积累的重要性,而且对背诵文章的质量、数量、甚至是篇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其核心就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



为什么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加强优秀诗文的背诵,进行原始积累呢?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6~13岁这一年龄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到达顶点。以后的岁月只能保持却不能超过这一顶点。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至于理解力的发展,它虽同样从出生开始,但大约在13岁以后,才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一般的人大概在18岁以后才有可能趋于成熟。



背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无数先贤大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记忆力很强的人,他的理解力必然会相对高些,他的想象力也必然会相对丰富些,这一切都得意于背诵。



背诵优秀诗文,毋庸置疑对学生增长语文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一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背诵,特别是课堂上有指导的背诵练习,几乎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而被人们拒之门外,仿佛一提背诵就是老套做法,就是违背课改新理念,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



其实,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将来做学问、搞研究,学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既然背诵是一种语文基本技能,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活动,那么,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这种方法,通过背诵优秀诗文进行严格的记忆训练,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正是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学生认识能力的一种重要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呢?



我认为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育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的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状认知结构。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我们称之为“悟性”即语感。



当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内涵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合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言谈和写作词汇等。



在反复诵读、训练语感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文就会水到渠成。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加以指导,比如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这样会增加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从而与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对于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学生在背诵时,可以采用据意背诵的方法,如《无题》《石灰咏》,学生只有了解了诗意才能尽快背会。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诗文的脉搏,例如,背诵《秋浦歌》《秋思》《冬景》《江雪》,可引导学生们结合季节的特点加以把握。



学生背诵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例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乐曲;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老师不讲,就让学生背诵,学生是否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况且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大多还是教参的见解,很少有教师的个人见解,学生也只能领会得支离破碎。让学生自由地、反复地诵读、背诵课文,便于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在诵读、背诵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愤不悱”,在产生疑问后,再作适当讲解,效果往往更好。我国古代旧时私塾先生就是先让背熟,然后再讲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的,是在脑筋愉悦的状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北大教授季羡林也认为:儿童经典诵读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其实,对诗文的理解也不是通过老师的一次、两次讲解就能完成的,往往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回顾和品味。所以我认为对诗文的背诵学生能达到朦胧理解即难能可贵,因为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这种朦胧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久而久之,内容与理解便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也就水到渠成。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很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注重积累。积累多了,其中自然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