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观摩课《老山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6: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资料   《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课文,捕捉构思艺术。

2.精读文章佳段,捕捉细节妙处。

3.仿写文章妙点,捕捉红军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选材详略的方法。爬越一座30里高的老山界,可写的事情很多,可是作者着重抓住了“与瑶民攀谈”、“山腰露宿”、“攀越山顶”、“下山情形”四个片断来写。红军过老山界,困难也很多,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写“山腰露宿”,这是否偏题?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原文,明确:“与瑶民攀谈”,正是要牢固群众基础,解决吃饭困难的问题。“山腰露宿”,明为休息,实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一幕。白日行军艰苦之大已不言而喻,而晚上还要露宿山腰,此时逼人的寒气、陡峭的山势即是最大的困难,作者巧妙地从另一个侧面写出红军直面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可谓神来之笔。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这是学习本文的一大重点。文中对人物语言、山腰夜景等作了详尽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应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体验,用“过电影”的方法来完成对细节描写的品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诵读毛泽东《七律 长征》,回顾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猜想,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由学生自由猜想,并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老山界》,从而达成真正的有效阅读。

二、分析构思理读课文

1.以“难”为切点,朗读课文。

(1)边读边在边页批注红军遇到的具体困难。

如:吃饭难(2、29、32)、走路难(13-20)、睡觉难(21-23)、处境难(30)。

(2)按照找到的困难,把文章自然地分成四个板块,并概括层意。

如:攀谈瑶民,露宿山腰,翻越山顶,下山情景。

2.以“图”为抓手捕捉构思特点。

(1)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画出红军攀爬老山界的示意图:





山顶翻越

山腰露宿

“之”路攀爬                    轻松下山

竹楼攀谈



(2)观察自画的示意图,小组小结本文构思的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移步换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所见情景也发生变化。

教师点拨: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与事件逐一发生发展变化的方式,犹如爬越一座大山,由山脚到山腰到山顶,越高越险。我们把这种构思方式称为“爬坡式”。

(3)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爬坡式”的文章,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学生可能回答:

A.《“诺曼底”号遇遇难记》。

 B.《往事依依》。 

C.《伟人细胞》。

(4)小结:“爬坡式”比较适合记叙文、叙事散文的构思。它利于情况发生变化,情感发生波澜。这是一种极妙的构思艺术,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作尝试。

在本文中,作者正是带领大家去做“爬坡”的体验,使我们不断在见识到老山界沿途风光的同时,又领悟到红军翻山越岭的艰难与铜铁般的意志。

三、品读精段领会精神

这种意志与精神遍布于全文中,请同学们找到其中的一段,作精段赏析。

以走“之”字路一段为例——

1.同桌合作,模拟朗读文中对话;

2.观看文章插图,想象走“之”字路的情景,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当时的情景。

3.学生自悟:由此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具有视险路为坦途的乐观豪放的精神,有直面困难,不断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气魄。

四、再读《七律》收束讲课

让我们再次诵读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用这首充满豪情的七律,送给一样充满着豪情壮志的红军战士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6:43: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精读捕捉细节

细节,是人物精神风貌的载体,也是使人物形象树立起来的手段。细节,可以是对人物本身进行精细描摹,也可借助对景物细微着墨作侧面展示,但都是为了凸现人物形象。

1.寻找文中的细节描写语段,小组合作评它的优点。

以23段为例——

(1)男女生交替朗读,读出两个层次。

A.交代半夜睡醒的感受。   

B.山腰所见所闻。

(2)男女生交替朗读,读出第二层的两个板块。

A.所见。               

B.所闻。

(3)用自己的语言解说作者怎样对所见、所闻进行细节描写?

所见:比喻、类比。

所闻:有声、寂静(比喻、排比、以静写动)。

(4)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当时情景。

(5)集体诵读,说说当时红军的心境与心情。

名为睡觉,实则此处山高路窄,寒气逼人,半夜冻醒。不是抱恨埋怨,而是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赞美当晚的迷人夜色,豪迈乐观心情油然而生。对寂静之中的响声,更是捕捉得淋漓尽致,可见红军的用心纤细,真是生活处处存在着美点啊!由此也反映了红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值得大家学习。

二、仿写领悟妙点

1.“以动写静”,是我们刚刚学到过的一种细节描写法,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番?请以“听”为话题,写一段夜晚万籁俱寂时的情景,写完后与大家交流。

2.妙点揣摩:在如此静寂的夜晚中,却能听出虫吟叶落,是需要一番功夫的,除非心静,方才能达到这种境界;由此不难想象,面临各种艰难险阻的红军,他们要戒除烦躁,保持心静,需要多大的定力与意志力啊!

3.再读第23段,体会这种意志力。

三、点评比较优劣

纵观全文,作者选择了“攀谈瑶民”、“之路行走”、“山腰露宿”、“胜利下山”四个片断,来反映红军战士视困难如“泥丸”如“细浪”的胆气与气魄。

1.如果是你来写本文,你会选择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一主题。

学生可能回答:

A.正面写难:没饭吃、难走路、睡不着。

B.强调:行路难、爬高难、下山难。

2.比较你的选材与作者的选材,哪个更利于中心的表达?

作者的这样选材,角度丰富,正侧结合,行文时,摇曳多姿,不致于平板苍白。这一点启迪我们,作文选材时要多角度选择,避免撞车,丰富内涵。

四、诵读品悟韵味

高声诵读结束段,体会“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之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的内涵与韵味,收束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