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年级,阅读“熏练”法探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吉爱

关键词:熏练、日有所诵,语感、童话嘴巴

摘要:日有所诵,诵读经典,熏练出诗性;师生同读名篇,用琅琅书声给孩子打开一片朗朗世界,注重书香班级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从“悦读-----请跟我来”的系列书信,到书香家庭的创建,校内校外,课堂上,家庭中都有好书看,都有琅琅童声。孩子渐渐有了静气,有了童话嘴巴。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他说:“人总是以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语言把人引领入世界之中。”怎样让学生拥有更丰富多彩的世界?阅读是一条“星光大道”,踏上这条“星光大道”,梦想就可能实现。

婴儿在千万次的熏练中习得母语。作为语文教师,应用更丰富、生动、大量的语言反复作用于儿童的眼睛、耳朵、大脑,丰盈他们的心灵,强健他们的精神。我也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熏”。

新一批孩子刚入学,我就开始了“熏练”。

一、           熏练出诗性

在《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的前言中,有薛瑞萍老师的一段话:

“诵读是深层次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练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我在通览了6册的《日有所诵》后,于孩子入学前,就从扬州购买了50本一年级用的《日有所诵》。80篇诗歌,孩子们甜甜地背着,没有负担。花蕾需要诗雨的浇灌。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浸入他们心底,是“童年时代对儿童最伟大的馈赠”。

在诵读过程中,我引导孩子在吟诵中赏诗、品诗,尝试着作诗。诗性渐渐在孩子心中抽芽,童心乘上诗歌的翅膀飞翔。

先来读《日有所诵》上的一首儿歌:

筷子

爸爸每天去打鱼

爸爸的手

是我们家的筷子

伸到海里去

把鱼虾夹回来

我在引导学生谈了对诗歌的感受后,说说亲人的手还是什么呢?孩子的回答让我惊喜。

        铲子                             打字机

妈妈每天下厨房                  爸爸每天都趴在电脑前

妈妈的手                        爸爸的手

是我们家的炒菜铲子              是吧嗒吧嗒的打字机

每天都铲出好吃的饭菜            每天都打出好多的文件

当孩子背过《出》  

你看!

你看!

山的背上也有一座山,

是不是山妈妈背着她的儿子,

想摘天上的星星呀?

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做出了:

吕                                  品

你看!你看!                        你看!你看!

大口背着小口                        两个小口背着一个大口

是不是鸟妈妈张着大口                是不是两个小宝宝

正喂鸟宝宝?                        正把他们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吃。

孩子对诗歌表现出的敏感性和亲近性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老师要用一双慧眼去引导,“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吕叔湘先生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二、            熏练出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细读过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后,我就大胆酝酿了这样一个计划--------让一年级新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能听到来自老师的琅琅书声,因为我坚信------朗读让世界变得清明(徐冬梅语)。我要让六、七岁的娃娃觉得他们是最富有的,学校生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有一位读书给他们听的老师。

开学第一天,在简短的家长会上我跟家长说明了我的教学想法,博得家长一片热烈掌声。我先给家长们朗读了《小巴掌童话》中的几篇童话,我跟他们约定,当我在学校里读给孩子们听后,回到家一定要让孩子再看看,一来经典不厌百回读,二来促进孩子认字。家长们心领神会。

于是每天我都给孩子读书,一年下来,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唏哩呼噜》,在《狐狸列那的故事》中品尝一番历险的滋味;在《爱心树》的阴凉里,回味爱的点滴;一起和蚯蚓读了《蚯蚓的日记》;陪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体验了一番生活的多姿多彩;大手、小手同捧《小巴掌童话》,体会小巴掌的大劲道……一年时间,我们同读了11本书。

我称这样的朗读为“快乐之旅”。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比起读多少书,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是否快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当我看到孩子们澄澈的眼睛,安静地听书,并不时迸发出天真的笑声,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为了让读书触手可及,我创建了图书角,藏书500多册;我还把50个孩子的姓名喷绘在一张很大的读书榜上,提出“老师在书中等你”的口号,鼓励孩子多读书,把读过的书,说给老师或家长听,就可获得一张读书笑脸,我再把孩子读过的书名写在笑脸卡片上,贴在孩子姓名的上方。一学期总结一次,评选出“小书虫”,给他们发喜报。

当我踏踏实实地一路走来,发现这样的“熏练”给了我丰厚的回报-----孩子更坐得住,课堂上嬉笑打闹的少了;孩子的语感提高了,不用你去示范指点,孩子就能读出味道;孩子识字多了。我为之庆幸、鼓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完作业后的自由阅读成了孩子们向往的事情,他们在白纸黑字间找到了快乐。

三、            熏练出静气

诗人歌德曾说过:“为了不失去神给于我们的对美的感觉,必须天天听点音乐,天天朗诵一点诗,天天看点画儿。”因此,让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接触点音乐是很重要的。在自习课上,中午时间或阅读课上,我就放轻松、柔和的钢琴曲。我对孩子说,专心学习的孩子是听不到音乐的,当你听着音乐非常清晰时,说明你在走神,但不要让说话声超过音乐。在我反复的训练下,孩子变得很安静,守秩序。静能生慧。有智慧的人,肯定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实践证明,我的音乐“熏练”法在这方面有明显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四、            熏练出“童话嘴巴”

  在《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6月刊的卷首,刊登了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的《“童话嘴巴”和“故事讲桌”》一文,我读后受益匪浅。文中是这样描述的:“‘童话嘴巴’是语言的趣味,是讲述和聆听的快乐,是沟通与引导的中介,也是教师自己的表达满足。”  受益于此,我决定和孩子一起练就“童话嘴巴”。

   故事袋袋裤   名称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新闻袋袋裤》。每周的周三和周五,都有一节课的“童话嘴巴”时间,鼓励孩子把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可以把要说的内容制成书签或书卡,放入口袋,说时可以看,说后,老师张贴在“童话嘴巴”宣传栏内。定期总结、表彰,评选出近段时间来的“童话嘴巴”,给孩子发喜报。

当我们读到“小蜗牛,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时,一个胆怯的小手举起来,她说:“我也想像蜗牛一样背着房子去旅游。”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经常被锁在屋里,如果我也能背着房子去旅游,我就不寂寞,不难过了。”我恍然大悟,我一下子找到孩子胆怯与沉默的原因,我及时跟孩子的父母沟通,还给孩子一片灿烂的天。

当孩子们读到蝴蝶为了给玫瑰趋热,不停的扇动翅膀,自己也变得香香得了,他们的想象便扎上翅膀,有了下面的故事:

一只贪玩的蝴蝶总是喜欢和花儿们打闹,它给花儿们讲故事,猜谜语,花儿们给它花蜜吃。一天,蝴蝶和花儿们玩累了,就躺在花朵上睡着了。睡梦中,蝴蝶变成了一朵花,一朵和它自己一样的花。花仙子见蝴蝶这么爱花,就悄悄地往蝴蝶身上撒了一种香水。

早晨,一个小姑娘看到这朵美丽的花,说:“这朵花,真像一朵蝴蝶!”

就像周老师所说的:“‘童话嘴巴’使得教师与孩子成为可亲的同行人。”透过一张张“童话嘴巴”,我发现,我所缺少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对儿童的深刻理解,什么是儿童真正需要的?什么能够强健他们的精神?什么能够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困惑,探索,一切皆在路上……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6月刊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著

      《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著



作者:张吉爱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小学   电话:13869352996

邮箱:sophie0107@163.com

邮编:256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