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5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二、应用智育心理理论,分析整数计算的学习内容
根据智育目标论下的广义知识观,我们可以对整数计算教学中学习内容的目标任务、知识结构特征、知识类型、学习分类等内容进行如下剖析:
小学数学整数计算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1)学生传授小学数学整数计算范围内的陈述性知识;(2)将小学数学整数计算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之成为顺利完成各项计算任务的技能;(3)教会学生习得与应用小学数学整数计算中的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准确、迅速进行整数四则计算的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整数计算知识的结构特征是:小学数学整数计算知识体系具有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导,少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相交织在一起,策略性知识隐含其中的知识体系特征。即具有知识和技能是明线、计算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的知识结构体系。
小学数学整数计算教学中的知识类型分析。整数计算教学中的众多知识点都可以分解出三类知识,如“9+几”这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其中就包含着这样三类知识:(1)计算“9+几”的不同思考方法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2)计算“9+几”的各种方法步骤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用“凑十法”计算“9+6”为例,学生思考的步骤一般为:先比较后找到较小的数是“6”;再把“6”分解成“1”和“5”;因为“9”和“1”合起来是“10”,“10”和“5”合起来是“15”,所以得出9+6=15。(3)将“9+几”的各种情况和相应的得数编成口诀:九二11、九三12、九四13、九五14……两个九18,这就是关于“9+几”的陈述性知识。再如,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这一知识点中隐含的三类知识是:(1)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策略性知识,如可以将两位数分解为几个一位数相乘,再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算出积;可以根据运算律通过简便计算得出积;当然,最常用的方法是列竖式算出积;(2)根据常用方法归纳出计算的一般顺序的程序性知识,如计算136×28,要先将乘数“28”个位上的“8”与136相乘得出积;再把乘数“28”十位上的“2”(2个十)与136相乘得出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3)把典型计算方法的操作步骤归纳为笔算法则,就得到了关于“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陈述性知识。只要我们仔细分析计算教学的各个知识点,其中都隐含着这样的三类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广义知识观分析清楚整数计算中的知识类型,对深入理解教材、顺利进行整数计算教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著名学习心理学家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即学生学习较复杂、抽象的知识,是以较简单、具体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小学数学整数计算教学中涉及到的主要学习由简到繁作如下分类:(1)辨别学习。它实质上是一种知觉学习,即做出知觉的分化。如学生在进行计算前首先要辨别数据、运算符号等都属于此类学习;(2)符号名称学习。就是要正确识别和理解计算中的运算符号,识别和理解四则计算中各种数据的名称等。如看到减法算式346-109=237,就能够准确地识别减号、等号、被减数、减数和差等符号和名称;(3)概念学习。这里主要是指包含一些关系、抽象的定义概念的学习。如学生掌握“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便是概念学习;(4)规则学习。整数计算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规则学习,如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加法和乘法的有关运算律等等;(5)高级规则学习。它是由一些简单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复杂的规则。如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等规则后,现在要求他们计算“328×26-192÷32”等,都是高级规则的学习。明确了整数计算教学中诸种学习的类别,就会利于我们科学分析整数计算教学中各部分内容的组成情况,深入全面地把握整数计算教学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