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中,学生在主体意识上倾向于每人不多不少的公平分法——平均分,所以当教师继续追间还可以怎么分的时候,学生是诧异的。说明这个班的学生在思想上根本就不认可把6个萝卜不公平地分成“2个和4个”或“1个和5个”给两个同学,这样势必打乱了教师的原先预设,无法出现3种分法,教师就无法比较得出公平分法了。迫于无奈,教师只能自找台阶将这两种分法强行告知学生,这样好歹又回到了预设的轨道。
学生不接受不公平的分法,其实就是认可了平均分的公平性。教师完全可以顺势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分成2个和4个、1个和5个呢?”虽然问法不同,虽然也是主动呈现出另外的两种分法,但在情感上没有强迫学生,在认知上从认可公平分到强化平均分。
案例2中,教材中预想了几种学生可能出现的9加几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学生并不一定都会想到,也不要求学生必须全部想到。当学生已经接受并掌握了比较高级的思考方法的时候,再强迫他们“回想到”低级的思考方法,用来实现算法的多样和算法的优化,这不是故意让学生迎合教师的教学过程而表演的思维倒置的作秀现象吗?
那么,在实际学习中不会或很少有学生想到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为什么要呈现呢?这是由于区域的发展不一致,必然存在着教育的差异,所以教材中的这些预想也存在着合理性。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穷追不舍“还可以怎么分?”“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直至达到预设程序,而要深入研究教材——莫为“材”所困,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因材施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