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2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农村“留守教师”之痛
据笔者调查,农村“留守教师”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的困窘。这些“留守教师”的年龄大多数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比一般教师而言,这些“留守教师”所遇的困难要更多更大。他们的爱人多数没有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微薄工资来维持全家生计。他们既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回家种责任田、照顾家庭、孝敬老人、养育孩子。他们里里外外,风雨一肩挑,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虽然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他们收入渠道单一,福利名存实亡,再加上城乡差异、通货膨胀等带来的影响,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二是亲情的缺失。从精神生活来看,农村“留守教师”信息相对封闭,娱乐活动单一。他们深居简出,活动半径有限,城里的娱乐场所与己无关,名山大川旅游景点更与己无关。他们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心扑在工作上,平日有学生和同事为伴,倒还不觉得寂寞,但最怕的是星期天、节假日,别人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成双成对外出购物旅游休闲,而他们只能形单影只地在家务农持家,或者干脆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有一位教师常常感叹:“平常在学校,尚能感受到同事间的真情,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但一回到家,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常常发呆……”
三是精神的煎熬。农村“留守教师”在承受生活重担和情感寂寞的同时,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上,农村“留守教师”大多要包班以至包校,一个教师要教好几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往往是复式教学。他们既是教师,还是辅导员、保姆、勤务员和医务员,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教师的苛求,留守学生监护人对教师的依赖,自己子女的成长焦虑等,更使“留守教师”的精神压力空前膨胀。在农村,当教师拿工资等于是端上了“铁饭碗”,最起码是要能养活一家人的,可现实是他们的爱人不得不到外面去务工谋生,因此这些“留守教师”不得不承受被人看不起的世俗压力。在以上诸多因素困扰下,“留守教师”的精神和心理悄然发生变化,导致出现诸如孤僻、自卑、自弃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产生放弃当教师的想法。
四是生存环境堪忧。首先是“行路难”,现在农村不少学校远离城镇、远离公路,道路多为“机耕道”,购买食物等都要到数公里外的乡镇所在地,非常不便,而且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也难以保障。其次是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过分简陋,教师上课只凭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再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他们远离子女,孩子没法及时管教,在学习上也难以跟上同龄孩子。在初中,不仅担忧孩子考不上高中,无钱“买分”,就此辍学,更担心的是孩子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学坏,走上邪路。最后,“留守教师”大多生活在农村,农村学校设备差甚至奇缺,学校用于教师个人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再加上个别领导和管理层的漠视,“留守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和个人发展空间几乎没有。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却从来没有外出听过一节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