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题
1.品味茶香
    来,喝一口香茗,浓浓的味儿会让你醉倒在安溪这幅民族风情画里。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祖辈就*着这满山满坡葱翠过日子。从绿中采摘下生活的希望,从绿中揉出汁来繁衍一代又一代。现在,我们双手接过这生命的种子,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一次掀起茶饮的巨浪。港台澳茶商来了,海内海外游客慕名来了,世界来了,沿着“乡”品着“香”。看,“铁观音”抚慰了多少思乡的海外游子;“黄金桂’给多少人带来温馨的祝福;“本山”使多少人记住了自己的根……他们带走了大包小包的情谊,留下一个一个的金元宝。
    是啊,“茶叶”这一历久弥新的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乡民的心底。安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滋润着它的生长、发展;它同样以一腔热血回报着每一个喝蓝溪水长大的人,充盈着每一双渴望富裕的朴实的茶农的眼睛。“高大的楼房挂在茶树上,奔驰的小车也挂在茶树上”,这正是茶叶在我县的真实写意。
来,远方的朋友,让茶香伴你一生,与你一路同行。
1、先写出本文提到的茶叶品种,再写出其他品种。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朴实:                                                        
(2)得天独厚:                                                   
3、用“       ”画出表示祝福的话。
4、写出你对“高大的楼房挂在茶树上,奔驰的小车也挂在茶树上”的理解。
                                                                                                                                          
5、作者品味茶香,品出了什么?
                                                                 
                                                                                                                                          


2   学会感恩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侯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时原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1、  解释“感恩”的 意思。
                                                                     
2、  文中例举哪些理由说明要感恩?
                                                                                                                                          
3、  我国有感恩的传统吗?并从文中找理由。
                                                                     
                                                                     
4、请例举课文中感恩的例子。
                                                                                                                                                                                                               

3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钟爱有加:                                                      
(2)大名鼎鼎:                                                      
2、概括地写出文中的小故事。
                                                                                                                                                                                                               
   3、用“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语句。
3、你从短文中体会到什么?
                                                                                                                                          

4  付帐后逃生让人心灵震撼
据报道,广州一家餐厅不慎失火,事发时,正在用餐的40多名食客纷纷逃生,当时还有数名食客留下了餐饮费后,才匆匆逃生。
   人们常说,在危险的瞬间,往往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性。因而,在突发性的事故和灾难中,在公共利益和国家财产遭受外力“威胁”的时候,有的人将生存的空间和机会让给了他人,有的人则临危不惧见义勇为……                     
     值得欣慰的是,如此从道德层面上自发自觉延伸出来的“正义”行为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屡屡让我们感到了心灵的净化和震撼。面对不可预知、突如其来的生命危险,还能够做到极力抑制住逃生的欲望,“付了帐然后离去”,就不能不令人对其产生深深的敬意。一边是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一边是自己的个体信用操守,当后者的坚守动力超越了前者的“本能”,无疑,这就是“精神力量”的作用使然。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一位普通遇难矿工在生命最后一刻写在安全帽上的“欠债遗书”。2003年4月,娄底市涟源“七一煤矿”发生矿难,安监员聂清文用粉笔在安全帽上写下了自己所欠债务的数额和对象——这一份“特殊”的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泪流满面。尽管聂清文家境贫寒,尽管也没有高深的学养,但他在道德操守方面却是“光芒照人”。                     
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乏滋生“精神力量”的文化土壤和思想环境。在我们被无数次地感动过和心灵震撼过之后,我们唯一能做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精神的力量”汇聚如海。
1、文中的两个例子有相似之处吗?说说你的理解.
                                                                                                                                                                                                               
                                                              .
2、写出对短文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什么是精神力量?
                                                                                                                                                                                 
5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       )地走回家。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我一边抹(mā  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     )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  脱下手表  把表壳打开  又问我说  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是小齿轮和螺丝  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     )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       )。
  1、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1%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
  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  温和  柔和
  3、给第9、10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
  4、读文中画“——”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4%
  (1)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2)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6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quot;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an na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an do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ao fu,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仔细拼拼加上声调,并把这些词写在后面括号里。(                     )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 这句话表达了“我(                                                             )
7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_______和 ______ 。(2分)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2分)
(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                 ,第二个表示           。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9“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  成是功的积累  叫做  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各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给第一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2分)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功是成的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
                                                                                                                                          
5.用上 “成功”一词,用一句话写写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收获。(2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7 20:20:41 | 只看该作者
没得答案啊,我有点没得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6-11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4: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