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节选)》备课综合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7:3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考 《边城(节选)》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中篇小说《边城》是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1902—1988)的代表作。《边城》的故事很简单:湘西茶峒(tónɡ)山城一里外的小溪边,看渡船的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茶峒城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看上了翠翠。翠翠爱二老傩送,不爱大老天保。天保失望之下驾船离家,失事淹死;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在心里对翠翠结了疙瘩,也驾船出外了。雷雨之夜,老船夫死了,就剩下翠翠一个人。翠翠心里想着的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翠翠端午在河边看赛龙舟,巧遇二老傩送。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但第二年端午天保大老也遇见并且爱上了翠翠,祖父喜欢天保,却不知道翠翠爱上了傩送,祖孙二人想不到一块,于是发生了矛盾。



这篇小说语言明白晓畅,如诗如画,学习时,第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蕴。沈从文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由此可见,《边城》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在一个动人故事的叙说中构筑一个象征,还原一个现实的“梦”,完成一种“审美理想”的追求。阅读《边城》必须牢记作者指示,防止得其皮毛,失其精髓。第二、反复品味语言的含意。《边城》的语言平淡自然,但“淡极始知花更艳”,平淡的语言中蕴含有极深的情趣。例如对于水、雾、狗、鱼、渡船、碾坊、白塔等景物的描写,对于端节赛船、捉鸭,中秋男女对歌等风俗的描写,对于傩送和翠翠河边相会场景的描写,对于爷爷和翠翠的生活习性的描写,看来都是不经意写来,实际有很深含意,有诗和神话一般的意境,阅读时必须细嚼慢咽,潜思默想,方可神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7:37:53 | 只看该作者
《边城(节选)》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穿插交错的结构。就节选部分看,作者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集中叙述了边城的三个端午节,文章第三节从边城人准备第三个端午节写起,第四节则转入翠翠的回忆,插叙前年的第一个端午节,第五节又回到眼前,通过翠翠的回忆,概括叙述了过来两年的中秋和新年,接着再转入对上年的第二个端午节的叙述,第六节则又承第三节而来,继续开始对第三个端午节的叙述。小说采用这种穿插交错的叙述方法,使文章前后呼应,榫接卯合,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显得十分谨严而自然。



(2)摇曳多姿的故事。翠翠端午去看赛龙船,原本是在岸边等待祖父,不巧祖父迟迟不来,却巧遇上了傩送二老,从此两人都在心中种下了情种。到了第二年的端午,翠翠原本是想去会傩送二老,不巧傩送二老出了远门,却巧遇上大老天保,不巧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使这个原本单一的婚姻故事节外生枝,出现了曲折。不仅翠翠的婚事变化多端,翠翠和爷爷的关系也是很有戏剧性。爷爷关心翠翠,请人替代管船,陪翠翠进城看赛龙船,又关心顶替的人,跑回去管船,原想轮换一下,到时候可以来河边接翠翠口回家,不巧,那顶替管船的老头喝了醉酒,爷爷离不开渡口,两全其美的办法完全落空,让小孙女孤零零在河边苦等。爷爷关心翠翠的婚事,恰巧天保大老喜欢翠翠,爷爷喜欢天保大老,不巧翠翠不喜欢,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于是闹起了矛盾。小说描写的故事本来非常单一,但由于作者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巧与不巧的矛盾,把故事写得变化多端,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7:38:07 | 只看该作者
《边城(节选)》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关于小说《边城》的主题,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下面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牧歌说:《边城》是一篇带有牧歌色彩的乡土小说,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通过叙述了一个纯净、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是一幅古朴而又动人的湘西风情画卷。



(2)悲剧说。《边城》是一个处处由“偶然”支配的美丽动人而略含凄清的爱情悲剧故事,叙述的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起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3)象征说:《边城》通过叙述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从广阔的角度描写了边城淳朴的民风,象征着作家企图用民族的“过去伟大处”来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品德的热切愿望,以及这个愿望在“堕落趋势”面前显得无可奈何的孤寂与苦闷。



上述看法都有一定道理,请你课外阅读小说《边城》,结合小说内容为这三种说法作一些分析。



  

探究思路:



这是一道课外拓展探究题,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进一步体会《边城》高超的表现技巧,就必须阅读小说全文。



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向来见仁见智,通过对各种不同见解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1)牧歌说,关注人物活动的舞台和生存的环境。 作者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对乡亲的挚爱,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是一幅秀美别致的乡土风情画卷。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年节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连当地的首富顺顺也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当做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



(2)悲剧说,关注人物的命运。在《边城》构筑的爱情神话中,十几年前,翠翠母亲丢下亲情随恋人而去:十几年后翠翠与二老的这场爱情仍然是亲情换爱情,只不过死者由情人置换为亲人。十多年前的那场爱情,男女双方用死来获得永生:十多年后的这场爱情,男女双方又失去了一位亲人。所以,《边城》是一曲凄清的爱情悲剧。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剧?沈从文说是“不凑巧”:“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的确如此,本来应该是个容易圆满起来的故事,在盛行自由恋爱又不计较门户的苗家,翠翠和二老彼此喜欢,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表达出来了,好像没有谁会反对;但偏偏是,两人的心思,要经过许多的环节和曲折才流露出来,这中间,就牵连进许多的人与事。老船夫最为操心,反被认为弯弯曲曲;大老因为跟二老用唱歌的方式竞争无望,就离家跟船去了,不料落水而死;哥哥死了,二老的歌也不唱了,翠翠只在梦里朦朦胧胧听过一回,第二天要真真实实地听,却没等来。因不凑巧而误会,结疙瘩,结果只好是悲剧。但是,这是酿成悲剧的真正原因吗?不是。除了偶然因素,还有封建宗法和买卖婚姻,或者说是苗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碰撞。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顺顺及傩送的心理缺陷。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信奉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先是“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再是傩送虽然面临爱情与金钱抉择时选择了爱情,却未能向着翠翠再靠近一步,并只身下了桃源。于是,老船夫对于翠翠的美好将来的希望无形中被顺顺父子的不自觉的冷漠毁灭了,他的生存意志也随之被摧毁,终于在雷雨之夜完成了他一生的航程。而翠翠终于只能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归期的心上人的归来。傩送什么时候归来?只有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战胜了心灵的痼疾,消除了由迷信导致的隔膜,什么时候有情人才能终成眷属。然而要抹去这人性的阴暗面着实不易,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能否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殊难预料,这一切只能由时间来回答。



(3) 象征说,关注作品的深层意蕴。小说取名“边城”,含意非常深刻。“边城”指的是湘、川、黔三省交界的一个边境小镇,名叫茶峒。茶峒是苗语地名,“茶”是指汉人,“峒”是山中盆地的意思,意译成汉语,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但是“边城”又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只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它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



尽管《边城》所叙写的故事在当时的湘西也已成了“过去”,因为在“时代大力”的压挤下,湘西“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遗”,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惟利惟实庸俗人生观”,“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但是那美好的“人生形式”毕竟在湘西的一隅存在过。作者描写的正是这个逝去不远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惟实的庸俗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严家炎先生指出:“沈从文的长篇《边城》,则蕴蓄着较全书字面远为丰富的更深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的象征。不但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它的重修意味着重造人际关系的愿望,而且翠翠、傩送的爱情挫折象征着湘西少数民族人民不能自主地掌握命运的历史悲剧。”所以说,《边城》蕴含着表面和深层的两种结构。它的表层结构,是一个处处由“偶然”支配的美丽动人而略含凄清的爱情悲剧故事。而它的深层结构,则整体地象征着作家企图用民族的“过去伟大处”来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品德的热切愿望,以及这个愿望在“堕落趋势”面前显得无可奈何的孤寂与苦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7:38:31 | 只看该作者
《边城(节选)》学法漫谈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看似寻常最奇崛



有两类文章很棘手,一是作者“秘而不示”的文章,二是明白如话的文章。读书是对人类高级智慧的探索,这种智慧,有时表现得很玄,读起来好似坠入五里雾中,辨不清东西南北;有时又表现为很俗,读起来似乎毫不费力,淡而无味。前一类文章,相对来说好对付,因为你读不懂,自然会反复研读,而一旦读懂了,文章的滋味也就出来了。而后一类文章,因为一看就懂,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会把它当作白开水泼掉。而恰恰正是这类文章,它是反复过滤之后的醇酒,没有任何可供咀嚼的渣滓,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出它字字清香。因此,对于此类文章的阅读,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后一类文章,语言平淡自然,但“淡极始知花更艳”,平淡的语言中蕴含有极深的情趣。例如对于水、雾、狗、鱼、渡船、碾坊、白塔等景物的描写,对于端节赛船、捉鸭,中秋男女对歌等风俗的描写,对于傩送和翠翠河边相会场景的描写,对于爷爷和翠翠的生活习性的描写,看来都是不经意写来,实际有很深含意,有诗和神话一般的意境。我们在前面已经和大家反复品味了小说的深厚含意,经过细嚼慢咽,潜思默想,想必有所神会。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他们师徒俩的创作风格非常相似。下面向大家推荐汪先生的一篇散文,请你先细细读一读,悟一悟,看看自己有什么体会。然后,我们再一起读,一起悟,对于提高此类文章的赏读能力,也许会有很好的收获。



胡同文化  汪曾祺



(1)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巴。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3)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更加安静了。



(5)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市民的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6)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7)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可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8)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寺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9)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11)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你多余操这份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12)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14)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15)再见吧,胡同。



你看,汪先生的《胡同文化》,可以说是清如水,明如镜,仿佛一览无余,谁个说读不懂?但是王安石说得好:“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里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面对人类的这种高级智慧,你不经过一番艰苦探索,又怎么能真正读出它的滋味?



第一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这是一个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比喻,但是它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在布局上四方四正的特征。接着列举:拉洋车的要行人怎样让道,老太婆要老头子怎样靠边,不方不正的街道要怎样特别标明,无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作者这看似很平常的叙述中,却蕴含了很深的含意:北京城四方四正的格局,使北京人产生了很强的方位意识,而这种方位意识又形成了北京人的“方正”观念。由“方位”而“方正”,改一字而念意特深,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极自然地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二至五段写胡同和四合院。文章先用大量的笔墨写胡同的名称,胡同的名称与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这些名称无一不来自生活,从皇家朝廷到平民百姓,从豪门大宅到小户人家,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有反映,而且处处打上了从金元到满清游牧民族的文化烙印,狮子胡同,羊尾巴胡同等不用多说,即便那个大绿纱帽胡同,也是来自金元时期,元朝规定,后被明朝沿用,妓院里的男人戴的都是绿帽子。所以作者写胡同名字,实际上暗示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深深的历史积淀,它是游牧民族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产物。接着作者写胡同和四合院,突出它们的特征。胡同和散布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都是封闭的,住在胡同里的人,虽然近在闹市,却好比远在深山。因此,由其形成的胡同文化也是封闭的。



这种封闭的胡同文化有什么特征呢?作者用好几个段落的文字逐一写出:(1)安土重迁,不思变革(第六段);(2)独门独户,不相往来(第七段);(3)要求不高,易于满足(第八段);(4)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九至十二段)。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原来胡同文化是“方正”观念的产物,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其精义是“忍”,这胡同文化本质上就是适应游牧民族专制统治需要的奴性文化。



难怪作者要喊道:再见吧,胡同!



以上是读书的第一步,从具体到抽象,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把握了胡同文化的本质,从而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但是,不能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因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这种感情,不只是表现在他的抽象的理性思考之中,而且特别地同时表现在他的生动形象的具体描写之中。所以,我们还需要回过头去,进一步从抽象到具体,分析文章的具体描写,体会作品内蕴的深意。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描写北京人的清苦生活。读这段文字,请特别注意这一声“嘿!”,真是绝妙的惊叹!它形象地说明,北京人对这种除了萝卜加白菜还是萝卜加白菜的单调而清苦的生活非常地满足,岂只满足,简直是引以自豪;岂只自豪,他们还以此自炫于人呢,“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每个人都只能发出带泪的苦笑。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爱向别人炫耀,一个是阿Q,你看他在城里“发了”,“满把是银的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北京人没有这神气。另一个则是孔乙己,虽然“又脏又破”,却总是穿着那件唯一能炫耀自己身份的大长衫,他来到柜台前,“排出九文大钱”。当我们看着他把那九文大钱掏出来,慢悠悠地一个一个地排成一长串,炫耀自己交得起现钱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同样,我们看到北京人得意洋洋地把唯一能显示他们宽绰富余身价的大白菜,一棵一棵地摞起来,垒得比北海塔还要高,对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又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恐怕最多只能奉上半分的敬佩,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九分半的酸楚和十二分的悲哀,禁不住脱口喊道:“再见吧,大白菜!”鲁迅曾经深刻地指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安贫乐道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北京人对于大白菜文化何以如此地津津乐道了。



作品把北京人的“忍”,真可以说是写绝了。在旧社会里,对封建的专制统治,他们“忍”;在大“革”文化的命的时代里,对林彪、四人帮,他们“忍”;即便在个人的交往中,人格人身受到侮辱,他们还是“忍”。文章这样描写北京人的“忍”:“忍着吧!──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这被北京人,无论穷人富人,当作顺口溜背得滚瓜烂熟的“忍”字经,完全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然而,作者再也“忍”不住了,禁不住为其大喝倒彩:“‘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精彩”在哪里呢?精彩就在那一个“眯”字!怎样体会这个“眯”字的“精彩”呢?我们可以用词语替换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比如,为什么不“闭”呢?他们虽然要“置身事外”,可还是想“冷眼旁观”,瞧瞧新鲜、看看热闹。为什么不“睁”呢?“睁”开了,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不就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为什么不“瞪”呢?怒目圆瞪、发上冲冠,北京人哪里敢有这个念头?于是,他们就发明了自己的处世妙法:“眯着”!好一个“眯”字!对这个世界,爱看又假装不看,想看又不敢看,明白又不明白,混沌又不混沌,似醒非醒,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省去了多少烦恼和焦躁,活着虽不酣畅,但也没有死的威胁,即使入死灭,也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好一个“北京人”啦,“真有你的!”汪曾祺先生的这一声浩叹,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血泪和辛酸!鲁迅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这“眯着”正是北京人造出的“奇妙的逃路”,然而也就证明着他们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论睁了眼看》)



作品的最后,写胡同的衰败,这里有一段非常精湛的抒情式的议论,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徘徊。”“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指的是什么,它们和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这需要我们联系学过的诗文。对这乌衣巷,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刘禹锡曾经有过的咏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这虾蟆陵,可能比较陌生。其实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自称本自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所以,虾蟆陵是五陵少年寻花问柳之地。唐朝末年的韦庄就写过一首《忆旧》:“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南京是六朝旧都,诗中提到的王导、谢玄都是东晋开国功臣;西安是汉、唐两朝都城所在。这些地方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起,都曾经出现过灿烂一时的文化,但是它们都随着这些王朝的衰落而衰亡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数的文人曾经为此抒发过无穷的感叹,然而就如夕阳一定西沉,大江一定东流,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北京是历史上唯一的一座游牧民族封建王朝的都城,从女真族金、蒙族元朝算起,中经明朝,直至满族清朝,历经八百余年,胡同文化就是随着这些王朝的兴起而兴起的,它必然也理应随着这些王朝的消亡而消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雄伟瑰丽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那些“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中去哀号吧。在商品大潮的新时代里,在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下,北京人应该有也一定能够有自己的新文化。



所以,我们应该说:永别了,胡同!



现在,我们一起读完了《胡同文化》,这样的阅读对你有没有启发呢?请你回过去再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运用了怎样的读书方法?经常这样想这样读,不愁你的阅读能力不会突飞猛进,日异月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7:39:11 | 只看该作者
《边城(节选)》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1)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地踹水游近岸边的。



(2)在小教场院迎春,锣鼓喧阗大热闹。



(3)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



(4)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5)人老了应当歇憩。



答:



2.请从下面句子后面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格处:



(1)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    去。(驶、射、飞)



(2)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的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    了一个夜晚。(思索、激动、沉默)



(3)翠翠一句话也不说,只是    着嘴唇笑着。(张、闭、抿)



(4)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    到那人手心里。(塞、递、交)



(5)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    毫不在意的样子。(仿佛、居然、俨然)



答:



3.对下面句子特点、作用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正确合理的项有:



(1)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渡船老人的孤单。)



(2)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了翠翠对爷爷失信的责怪。)



(3)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运用反复的手法,把“不记得”写成“记不得”,也更接近口语,表现了翠翠在爷爷面前撒娇的神态。)



(4)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爷爷的问话唠唠叨叨,罗罗索索,表面看爷爷关心别人家小孩的婚事,实际上反映了爷爷在内心对翠翠婚事的关心。)



答:



4.说明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2)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3)(翠翠)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4)远处鼓声又蓬蓬的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



(5)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答:



5.说明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1)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2)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3)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



(4)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答:



6.“大鱼咬你”这句话,在课文中多次反复,请找出这些语句,说说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7.小说第六节末尾写道:“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请你通读《边城》,看看小说还在哪些地方描写了翠翠和爷爷的“睡觉”,说说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命运有什么作用。



答:



8.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一篇三四百字的鉴赏短文。



(1)看似平淡最奇谲——《边城》的结构艺术



(2)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边城》的照应技巧



(3)一曲悲歌传千秋——翠翠的悲剧简析



(4)是小说也是诗——略谈《边城》中的意象描写



答:



解析与答案



1.答案:踹,chuài。阗,tián。据,jū(防止误读jù)。嗤,chī。憩,qì。



2.答案:(1)射(照应“箭”)。(2)沉默(“沉默”中包含了“思索”,“激动”程度过重)。(3)抿(形容少女常用的写法,表现文雅)。(4)塞(照应“强迫”)。(5)俨然(有一种故意装出的样子)。



3.答案:(3)(4)。(1)用对比(或“衬托”)的方法写出“那人”的孤单,也表现了老人对别人的关心和同情。(2)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翠翠的忘情,她沉浸在河边与傩送相会的场景中。(注意上文写爷爷是“喊”,翠翠在这里是“轻轻的说”,翠翠不是回爷爷的话)



4.解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的是揭示主旨,即平时所说的文眼;有的是过渡,承前启后;有的是伏应之笔,前后照应;有的提示下文或归结下文,还有的起煞尾收束的作用等。这些语句都是文中的重要句子,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结构和思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答案:(1)暗示了小说的旨意,作者描写边城宁静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用以和内地军阀混战,百姓痛苦形成对照。(2)有总提下文的作用,小说从第三节开始叙述了三个端午节的故事,而“毫无什么变化”等词语则暗示作品对节日的描写,旨在赞美纯朴的古代民风。(3)这是一个过渡句,由眼前的端午节转入对两年前的端午节的叙述。(4)这是照应之笔,第三节写道:“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把这个句子的意思反复一次,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4)作者用这个句子煞住对赛船和捉鸭场面的叙述,把对风俗的描写转入对人事的描写。“直到天晚方能完事”,突出活动时间之长,为下文描写翠翠和傩送晚间在河边相会埋下伏笔。



5.解析:古人谈读书,曰:“大凡为文,有字之文浅,无字之文深。读者当于无字处求之,斯不负作者苦心矣。”这是说,读书不仅要读出文字表层的意义,而且要读出文字里面的意义,还要在没有文字的地方也能读出意义。沈从文的《边城》文字平淡浅近,甚至淡到“无字句处”,但不是淡而无味,相反通篇都显出一种摄魂追魄的艺术魅力。对此,阅读时,要从看似平淡之处读出其内蕴的丰富含义,“斯不负作者苦心”。作品中类似的语句俯拾皆是,在“课文解读”中大都作了说明,这里再列出几句,以强化这个意识。



答案:(1)翠翠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爷爷,爷爷迟迟不来,时近黄昏,落日西沉,于是触景生情,联想到爷爷也是年近黄昏,好比落日,从而生出一个可怕的想头:“假若爷爷死了?”。这段描写细腻地刻画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女害怕失去归依的惶惧。



(2)这段描写含意很深。首先要注意对雾的描写,暗示祖父对翠翠的心思和翠翠的未来都还是隔雾看花,仿佛明白,仿佛又不明白。接着要注意“另外一种东西”指什么,祖父为什么因此叹气呢?小说在这里没有明说,但读到第七节就明白,原来爷爷从翠翠的婚事联想到女儿,即翠翠母亲的婚事,他担心翠翠像她母亲一样倔强,会不会重蹈母亲的覆辙。从祖父忧郁的神态中,预感到等待翠翠的婚姻竟可能是一场悲剧。



(3)体会这个句子必须要看出作者是采用了以静写动的手法。祖父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只十五岁。”意思是,翠翠你也是十五岁,翠翠你也可以做新娘了。翠翠知道爷爷的意思,其实翠翠也想做新娘了,但翠翠虽然有了意中人,却八字儿还没有一撇呢。外表“静静”,内心却是思潮翻滚。



(4)这个句子要从“无字处”读出意义来,祖父的感情走了怎样的路?翠翠的感情又走了怎样的路?如果结合第六节末尾和第七节,祖父走的是历史空间,他从翠翠的婚事联想到女儿当年的婚事。如果结合第四节“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走的是地域空间,翠翠的心也许又飞到了远在六百里外的青浪滩,飞到了傩送的身旁。



6.解析:优秀的作品总是注意前后照应,对一些关键之处,常常多次照应,反复皴染,或明或暗,隐隐约约形成一条语流,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之法。《边城》(节选)中,“大鱼咬你”这句话的反复,便属于这种情况,阅读作品,要能捕捉这样的语句,体会作者用意。



答案:“大鱼咬你”,在课文中反复四次,总的来说,其作用一则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二则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古代鱼是“匹偶”或“情侣”的隐语,这个句子的反复,象征了翠翠和傩送爱情的发展。具体来说,第一次傩送在河边对翠翠说:“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从字面看,写出了傩送对翠翠的关心,表现他乐于助人的美德,但翠翠把傩送当作了坏人,不领傩送的情。而从字里面看,傩送说的“大鱼咬了你”,恰与前面翠翠说的“我捉住你”前后照应,暗示了两人灵犀相通。第二次,翠翠被送回家中,知道河边所遇之人便是傩送,于是回味傩送说过的话,这与前面翠翠说的“不关你的事”形成对照,说明翠翠开始把自己和傩送关联起来。第三次傩送家的伙计重提傩送的话,翠翠“抿起嘴唇笑”,表现了翠翠内心对傩送真挚的感情和渴望见到傩送的心情。第四次爷爷故意说错傩送的话,翠翠纠正爷爷的错误,祖孙二个打趣说笑,骨肉深情,同时也表现了翠翠对傩送感情的专一挚着。



7.解析:这是一道课外拓展阅读题,旨在进一步掌握文学作品中“草蛇灰线”的表现手法。《边城》运用了此一表现方法的地方很多,“大鱼咬了你”是一例,“睡觉”这个细节又是一例。睡觉,常与人的情绪有关,《红楼梦》里多用“睡觉”这个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忧愁、厌倦、恼怒、无趣、沮丧等等情绪的变化,《边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表现手法。



答案:小说三次描写睡觉。题中引的是第一次,翠翠想起自己的未来,爷爷想着翠翠的未来,都觉得渺茫,因而心事重重,于是睡了。翠翠在睡梦中看到了什么呢?第八节写道:“翠翠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好像目前有一个东西,同早间在床上闭了眼睛所看到那种捉摸不定的黄葵花一样,这东西仿佛很明朗的在眼前,却看不准,抓不住。”这个细节暗示了翠翠的未来还捉摸不定。第二次是第十四节,“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做了一个甜甜的梦,爷爷躺在床上,“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可是他却“张冠李戴”了,爷爷的误会竟然把翠翠的婚事搅糊了。这里的“睡觉”不再是“红楼”笔法,这是小说的高潮,是最令人舒心的场面,写的是人物愉快甜蜜的心情,翠翠美好的婚姻近在眼前,差点儿子成为现实了。第三次在第二十节,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祖孙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雨声雷声”,天亮了,翠翠醒来,白塔倒掉了,渡船不见了,爷爷死了,翠翠的美梦破灭了!小说通过三次“睡觉”的描写,叙述了翠翠婚姻的曲折过程。



8.解析:(1)平淡与奇谲,是一对矛盾,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是其平淡之处,但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呢?本文对此作些分析。可参看“特色鉴赏”。(2)草蛇灰线,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讲的是作家写文章,注意前注后顾,前呼后应,以期文章细针密线,天衣无缝。但由于这些伏应之笔,断断续续,隐隐约约,不易察觉。因此,阅读时必须多加注意。《边城》用这种手法的地方很多,可参看第6、7题和“课文解读”相关部分。(3)可从多角度分析,例如翠翠悲剧的意义,翠翠悲剧的原因等。(4)意象描写,是使《边城》充满诗情画意的原因之一,小说中描写的意象很多,例如对于水、雾、狗、鱼、渡船、碾坊、白塔等景物的描写,都赋有诗意。有些场景,本身就是一首诗,例如翠翠和傩送河边相会。但在课文节选的部分,有些尚未充分展开,下面我们以对狗的描写作些分析:阅读《边城》还要注意狗这个意象,它在小说中,除了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外,还有深层的含蕴。它陪翠翠一起出游,一同起居,与翠翠“灵犀相通”。当翠翠被人欺负时,它立即表现出愤怒和反抗,仿佛和爷爷一样成了翠翠的保护神。作者选取狗这一意象,可能与神话故事盘瓠有关。盘瓠是一种神犬,苗族与瑶族世代传说着人狗婚配、“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作者笔下的狗有人性,通人意,豢养狗,溺爱狗,成为苗族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作者描写狗,可能还有一层隐喻义:在这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世外桃源,不仅人与人互相帮助,和谐相处,而且人与畜亦能融为一体,和谐相处,以此来影射那个人与人互相倾轧、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所谓“现代文明”的世界。沈从文认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统一,复原人与人的原始的温情和爱,是他的作品的题旨之一。



答案;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