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综合 《咬文嚼字》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提出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使人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例如郭沫若将“是”改为“这”的这个例子,郭先生只从“字”的层面去分析它的优劣,结果不得要领,照葫芦画瓢,弄巧反拙。而作者却从句式的角度进行思考,归结出“你是”、“你这”这两种不同句式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从而精辟地说明了问题。这种极富创造性的见解的确能给人很大的启发。而这样的例子文中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但是课文也有不足之处,有些问题的分析,似乎未必完全恰当。例如对“推敲”的“推敲”就是如此。



作者说:“‘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敲”字真的如作者所说不如“推”字吗?如果孤立地就这两句诗来看,作者的分析似乎还有几分道理,但如果从全诗来看,则是大谬不然,完全背离了诗的原意。



请你读一读贾岛的原诗,说说朱先生错在何处?





探究思路



这两句诗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诗。诗全文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贾岛夜访李凝,而不是什么“孤僧步月归寺”。诗的前半部分是写诗人来访,后半部分是写诗人访问归去。中间贾岛与李凝谈了什么,通通省去未说,但从诗末句“幽期不负言”可以看出,两人说的是隐居生活的乐趣。全诗表达了贾岛对李凝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己打算效法李凝的心愿。诗中“入、敲、过、去”等动词,写的是同一个人在活动,这人当然只能是来访李凝的诗人自己,绝对不会是李凝本人,更不可能是另外冒出来的第三人。那个“敲月下门”的“僧”,不是另外的什么“孤零零的一个和尚”,而是诗人自己(贾岛曾做过和尚),他“敲”的绝不是“自掩自推”的“寺”门,而是李凝幽居(闲居)的门。李凝居处的门到了夜晚当然是关了的,“僧”怎么会只“推”而不“敲”?他如果不“敲”,李凝又怎么会知道有人来访?由此可知,诗该用“推”还是该用“敲”,当是不言自明,真理还是在韩愈的手里。朱先生的说法,实在是妄自臆断,毫无根据。



这里给我们的教训是,任何语言文字的推敲,必须记住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整体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稍有疏忽,即使朱先生这样的大师也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55:21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就写作技巧说,好文章的条理都是一样,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动,简朴不致枯涩,高华不至浮杂。”本文可以说是朱先生这一主张的生动体现。



(1)思路清晰。作者围绕“咬文嚼字”这个中心,用三个分论点进行说明,第一个分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说明了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第二个分论点是“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说明了什么是“咬文嚼字”,或者“咬文嚼字”的本质是什么;第三个分论点是“字的难处在意义(主要指“联想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必须防止“套板反应”产生的流弊,说明了怎样“咬文嚼字”。最后归结全文,指出“咬文嚼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



(2)举例精当。本文最大特点,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分析丝丝入扣,说理精譬透彻。不仅使人信服;而且使人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生动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不仅思想的表达有误,惊讶、斩截的意味也已存无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样就很好地论证了观点。



(3)见解新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可以说本文正是作者突破“套板反应”,推陈翻新的典范。首先题目就是创新,“咬文嚼字”向来是一个贬义的成语,作者却借用过来赋予崭新的意义,说明自己的文学主张。其次,郭沫若将“是”改为“这”,是当代文学界公认的善于炼字的典型,郭沫若本人也以此自诩,作者却能广征博引,从中发现新的炼字的规律,使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再如作者提出“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字的联想意义“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一个作者在用字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些观点都是别出心裁,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作者讲出的新颖别致的道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处处使人觉得作者视点新,事例新,道理新,通篇洋溢了一种创新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55:44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①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①《屈原》:著名的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1月。作品借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文章开头叙逑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郭沫若是当今人人皆知的语言大师,他尚且要反复推敲语言文字,这便有力地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是炼字①的好例。(①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力求其精的作法。)[这个句子归结上文,引出“炼字”二字,逐步过渡到本文议论的中心。]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由这个句子自然引出下文对郭沫若“炼字”的评论。]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引用《水浒》中的事例说明郭沫若对“你这”句式分析有误。关于石秀骂梁中书,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有关故事情节是:梁山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卢俊义被梁中书捉住。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的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由于他是朝廷奸臣的忠实走狗,所以石秀骂他是替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话中的“你这”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蔑视。关于杨雄醉骂潘巧云,见于《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故事说的是杨雄上梁山之前的一段情节,杨雄的妻子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石秀把此事告诉了杨雄,杨雄在酒醉之后痛骂潘巧云,一连说了六个“你这”,发泄了对这种侮辱难以忍受的怒气。]“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引用《红楼梦》里的事例,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指出郭沫若对“你是”句式分析有误。关于茗烟骂金荣,见于《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贾宝玉的书僮,陪侍宝玉在家塾中读书。金荣是与贾府沾亲的一个孩子,也在这个家塾中读书。金荣依仗贾瑞等人做靠山,欺负了宝玉的好友秦钟。茗烟仗着主子在贾府的地位,大闹学堂,骂了金荣,公然叫阵:“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话中的“你是”有假设语气,意为“你若是”“假若你是”,还带着“你不是好小子”的讽刺意味。]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在上逑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否定了郭沫若的判断。]其次,郭先生援例①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①援例:引用现成的事例。援,引用。)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进一步分析郭沫若援例修改的错误,一是弄错了句式表达的情感,二是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残缺。连郭沫若这样的大文人在“炼字”上尚且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便雄辩地说明了炼字的必要和艰辛。]



第1、2自然段,作者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说明“炼”字的重要性,“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郭沫若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结果弄巧反拙。朱光潜纠正了郭沫若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于作者持论公允,深入浅出,例举详赡,既引书证又依据事实经验,涵盖面极广,并以细腻的笔触注意对语言品味分析,注意展示思索过程,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心灵深处打动读者。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①不可。(①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极少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zīzhū,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几个句子是1、2自然段的归结。第一句紧承上文,得出“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的结论,很自然地照应了题目。“锱铢必较”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咬文嚼字”所要达到的极细微的程度。“非……不可”这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第二、三句则是具体阐明“咬文嚼字”的含义。第二句指明“咬文嚼字”这一成语的本来意义,第三句用“但是”一转,赋予“咬文嚼字”以全新的含义: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从而自然地归结出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文学”二字很重要,为第6、7段的议论埋下伏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①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①斟酌:原意是斟酒以供饮用,也用来喻指商讨或考虑以决定取舍。本文中指考虑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这里用“在表面上……,在实际上……”的句式揭示“咬文嚼字”的本质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下面的文字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议论。]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这是用概括说明的方法从反面证明上句的观点;下面引用具体的事例,来坐实上句的说法。]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①镞:zú,箭头。)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心理学告诉我们,李广的这种千钧之力,是人的潜能在特定情境(这里是万分危急)之中猛然爆发出来的结果,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因此“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①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①王若虚:1174-1243,蒿城人,金代文学家。)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以为虎”是错觉,误以为“草中石”是“虎”;“见草中有虎”是实实在在看见了“草中”有“虎”。这便很好地说明了“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几句进一步说明“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情感还没有凝炼”。]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这种分别”包括“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此段文字,通过对李广射虎一段原文和改文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证明了“咬文嚼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举例精当,分析透辟,有很强的说明力。]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这里作者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有些人的错误观点,进一步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并且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理论高度进行证明。]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①,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①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如果说上一段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的例子是从“一句话换一个说法”的角度来证明观点,这一段引用韩愈和贾岛“推敲”的故事证明“更改一两个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则是从更小的范围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作者特地叙述从古到今人们对“敲”字加以肯定,与下面自己的分析形成对比,借以说明“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①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②,也似乎平添了搅扰。(①剥啄:拟声词,模拟轻轻敲门的声音。②岑寂:寂静、寂寞。岑,cén。)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作者细致地分析“推”字和“敲”字所表现的不同境界和不同思想感情,生动地证明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它启示我们,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作者透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锤炼文字,要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令人遗憾的是,朱光潜先生对“推敲”的推敲,似乎还可以再推敲。]



第3、4、5自然段,作者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的事例,韩愈帮贾岛“推敲”的故事,证明“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王若虚的事例是反面事例,从“一句话”的角度说明“换一个说法”就“意味不同”,韩愈的故事是正面事例,从“字”的角度,说明“更改一二个字”就“更动了思想感情”,从正与反、大与小各个不同的侧面,严密周详地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个句子引出本文的第三个分论点。]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①” “杨柳万条烟②” “烟光凝而暮山紫③” “蓝田日暖玉生烟④”……种种境界。(①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一片平川。②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文中“柳”字可能是“叶”字之误。③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④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这里是对分论点的涵义进行具体的阐述,作者以“烟”字为例,具体说明“字”有直指的意义,还有联想的意义,“用字的难处”不在直指的意义,而在联想的意义,因为联想的意义“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这几个句子进一步说明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作用,科学的文字要用直指的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而联想的意义既有正面的效应,“可以使意蕴丰富”,也有负面的效应,“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第3段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这里则进一步说,文学借有联想意义的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章前后照应,作者的探究在不断深化。下面举例子具体说明联想意义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①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②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①《惠山烹小龙团》诗:全诗是:“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九龙脊,无锡惠山九峰之一。孙登,东晋隐士,传说是竹林七贤之一稽康的老师。人间第二泉,即下文所说“惠山泉”,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载:陆羽评天下水为二十等:江州庐山康王谷洞濂水第一,惠泉第二。②“小龙团”茶:指苏东坡得到的宋神宗赏赐的龙凤茶饼。在北宋年间有大龙团和小龙团的茶叶贡品。大龙团每斤两只,小龙团每斤十二只,是每年谷雨前采撷调制,正反两面都印有龙凤图案,所以又称龙凤茶团。)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通过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联想的意义,如果控制好了,就可以“点铁成金”,“使意蕴丰富”。]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再次强调联想的意义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这个句子归结上文,说明了联想意义的正面效应。]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个句子引起下文,说明联想意义的负面效应。]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①” “王嫱②、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③,才高八斗④”;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⑤”,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⑥”;做买卖都有“端木⑦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⑧” “杀青⑨”。(①柳腰桃面:柳腰,见北朝庾信《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桃面,源于唐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②王嫱:即王昭君。③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④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子建,即曹植。⑤春花秋月: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⑥柳岸灞桥:柳岸,出自柳永《雨霖铃》词:“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忆秦娥》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⑦端木:即子贡,孔子弟子。他“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千金”⑧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⑨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联想意义”为什么“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呢?作者先举例,后从理论上说明这是由于“套板反应”的原因,在心理学上叫做定势思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从阅读、创作乃至整个人生态度的不同角度,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①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①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牍,dú。)[说明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和“套板反应”现象的普遍性。]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①”。 (①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出自韩愈的《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①。(①下乘:下品、下等。乘,chénɡ。)[引述韩愈创作的经验之谈,说明克服“套板反应”的根本途径和办法。]



第6、7自然段,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也就是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和控制。控制好了,“可以使意蕴丰富”,控制得不好,“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点铁成金”。第7段列举一系列联想意义误用而生流弊的事例,指出它产生的原因在“套板反应”,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在习惯、在懒惰,克服“套板反应”的办法是“唯陈言之务去”。文章既有事实,又有理论,既有正面说明,又有反面论证,既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又指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论述周密,令人信服,有很强的逻辑性。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这是对全文内容的归结。作者把他在文中阐明的道理归结到一个核心,就是运用文字必须要有“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强调“谨严精神”的重要性。]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批评与“谨严精神”相对立的“懒”“粗心”“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指出为什么不能“懒”,强调“刻苦”、创新和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第8自然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第一个方面是引用郭沫若将“你是”修改为“你这”的事例,说明“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二个方面是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和韩愈与贾岛相互“推敲”的事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三个方面是引用苏东坡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和平时常见的滥用联想意义的习用语,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第一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实质,第三个方面说明的难处。



学习本文,第一、重在鉴赏实践。本文讲“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从语言文字的层面讲文学鉴赏,学习时要注意从这个角度加深体会。可以从词句入手欣赏和理解文章,并看看作者的用词能否恰切鲜明地塑造形象,表达思想与情感;注意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有哪些独特创新,是不是也还有值得磋商的地方?第二、体会内在逻辑。这是一篇说理性文字,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阅读时要围绕“咬文嚼字”这个中心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说明,从而捕捉课文的分论点并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很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说明观点,要体会材料和观点的关系,特别要注意作者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分析来揭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56:24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在下面句中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词语,其中A、C项必须是成语:



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        )不可。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         )。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         )。



D.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    )的;前者偏于(   ),后者偏于个性。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A.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以为是不能的事。所以问题(    )“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    )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B.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    )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    )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    )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    )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005年高考试题辽宁卷)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4.作者说:“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 “杨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请你结合原诗,说说“一川烟草”、 “杨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各自表现了怎样不同的境界?



答:



5.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郭沫若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的修改。



(3)韩愈对“僧敲月下门”牌一句的“推敲”。



(4)对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



6.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回答(1)~(8)题:



(甲文)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曾组织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现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1139-1193,即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现江西金溪人,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倡导“心即理”的学说,曾讲学于象山,现江西贵溪西南,人称象山先生)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乙文)              也说“不求甚解”



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②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③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④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⑤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问题: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B.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C.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D.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答: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②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    )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③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    )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    )是有所专指的,(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A.①所以,②并且,③而且,④即使、也。



B.①因为,②而且,③反而,④即使、也。



C.①因为,②并且,③反而,④虽然、但



D.①所以,②而且,③而且,④虽然、但。



(3)给(甲)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答:



(4)说说(甲)文引用列宁、诸葛亮、陆象山和一般人的读书经验要证明的论点是什么,它们与论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



(5)甲文反对“咬文嚼字”,说“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而朱光潜先生却提倡“咬文嚼字”。两人的观点是否针锋相对,互相矛盾?



答:



(6)(甲)(乙)两文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两文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角度是什么?



答:



(7)(甲)(乙)两文写作的目的也不相同,请摘出文中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



答:



(8)这两篇短文为我们提示的读书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7.作者说:“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个句子深刻地分析了“套板反应”的危害。请你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体验,写篇短文,要求举几个实例加以具体说明,不少于600字。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是一道“咬文嚼字”练习题,要如作者所说的从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思考。A项从句意来看当选“咬文嚼字”的同义成语。B项当选与“岑寂”意义相反的词语。C项要分析前后之间的关系,后者当是前者的加工和升华。D项前后意思相反。



答案:A.锱銖必较。B.搅扰。C.点铁成金。D游离;类型。



2.解析:正确选用关联词语的前提是必须熟悉关联词语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解题时要从语意上分析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A项是作者表明自己的看法,否定前一句而肯定后一句。B项第一空格后面句子补充说明原因,第二空格后面的句子则是进一步说明“不易控制”的两种表现。C项第一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就”字呼应;第二空格前后是递进的关系。D项第一空格注意“阅读或写作”这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词语,符合无条件复句的要求;第二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才”字呼应。



答案:A.不在、而在(或“不是、而是”)。B.因为,而且。C.如果,甚至于。D.无论,只有。



3.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辩析能力。第一个空格前后的句子显然是因果关系,故应选“所以”,而“虽然”则是表示转折关系;第二个空格选“必须”,是副词,强调事理上的一定;有时还可表示加强命令的语气(如“你无故打人,必须作深刻检查”),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必需”侧重于物质上的必要、不可缺少。常用在名词前作定语,或与其他词素组成一个名词(如“必需品”)。第三个空格选“表现”。“表现”是显露出来的意思,“表示”是“用言语行为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强调的是“用言语行为显示”;“透彻”是“(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精确”是“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的意思。解答这类试题,对实词要注意分析不同语素,对虚词可以通过另造句子来分辨,总的来说,要放在这一定的语境中考察。



答案:A。



4.解析:这是一道深入探究的题目,在文中作者只是概括地说明这些“烟”字表现了“种种境界”,但究竟各自表现了什么境界,限于篇幅,不可能详尽说明。我们在阅读时应当依照作者的提示,结合原诗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答案:“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的“一川烟草”从广度喻愁之多,以铺天盖地的“满城风絮”从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以连绵不断的“梅子黄时雨”从时间比喻愁之悠长而难以断绝。



“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盛唐人赠别诗全无儿女情态,多作豪壮语。诗以梨花杨叶点缀春景,表现阔大气象。



“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描写滕王阁的秋景,前句写贑江清秋,后句写西山暮色,表现一种凄凉苍茫的情调,为下文抒发自己命途多舛定下基调。



“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作者以此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遇和失意怅惘的心情意绪。



5.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和观点的训练题,解题时要注意“概括”二字,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



答案: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6.(1)解析:副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答案:A指出不要不加区分地反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指出这个现象的普遍性,但也不是全部。C言下之意,还有人自以为读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读懂。D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2)解析:本题①句判定前后哪是因,哪是果;④句区别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这两项难度不大。难点在②、③两句。“并且”和“而且”都可用作句中成份之间的关联词,但“并且”一般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则常用于连接形容词、动词、副词,表示进一步的意思。在表递进关系的复句里,如果前后两个分句都是肯定句式或都是否定式,则用“而且”与“不但”(非但)呼应;如果前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后一分句是否定句式,或者前一分句是否定句式,后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则当用“反而”与“不但”(非但)呼应。



答案:C。



(3)解析:对于比较复杂的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思路。



答案:该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①段),开宗明义,提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是没有充分的理由。



第二层次(②-④段),通过对陶渊明原话的全面解读,得出对“不求甚解”的正确理解。



第三层次(⑤-⑨段),引用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是许多大家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



(4)解析:写议论文必须保证材料和观点一致,使其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本题旨在加深对这一要求的理解。



答案: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是第④段指出的“不求甚解”的基本涵义有两层: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二是说明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第⑤段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自以为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第⑨段引用一般人读书要反复多次阅读才能读懂的经验,是为了证明第一层意思。引用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陆象山读书“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是为了证明第二层意思。



(5)解析:这也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解题时,要体会文中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所赋予的不同意义。



答案:不矛盾,因为两人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理解并不相同。(甲)文的“咬文嚼字”是指读书时“因执一点”,也就是(乙)文所说的“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是不好的。”(甲)文用的正是这个通常的意义,是贬义。而朱光潜先生对“咬文嚼字”却赋予了全新意义,指的是“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用的是褒义。



(6)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要求同中求异。进行此类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答案:(甲)文说:“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一般的人是对陶渊明的这句话采用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的方法,因此作者主张从整体上来理解陶渊明的本意。(乙)文认为“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因此他是从“考察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入手”来分析他的原意。



(7)解析:任何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发,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这两篇短文字面讲的是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今人读书的弊端,给今人读书提供借鉴。只有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领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答案:(甲)文的写作目的主要表现在第⑤段,批评一些人的“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就自以为读懂了马列主义的不正之风。(乙)文的写作目的在最后一段,有的书可以“不求甚解”,有的书可以“求甚解”,略读和精读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8)解析;这是一道概括综合题,解题时先要围绕“读书方法”这个中心,从文中寻找相关论述,然后再加综合归纳。



答案:(甲)文有: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一读就懂,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不要固执一点,支解书中观点,要前后贯通,注意整体分析。(乙)文有:不要搞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读,要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对书中的观点,要了解和分析它的具体背景,看看作者是针对什么而发出的议论;“求甚解”和“不求甚解”这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各得其宜,各有所用。



7.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联系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套板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定势思维的负面效应。定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利用既有经验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它也可能使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就是如作者所说陷入“套板反应”的泥潭。这样的事例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学习中,写文章总是几句现成的话,现成的模式,拿不出新套套;解题时,总是按原来的老模式去思考,找不到新的方法。至于在生活中就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我们过去总是不能摆脱对领袖人物的迷信,思想不能突破禁区;但现在又有许多人摆脱不了对西方政治模式的迷信,企图在中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忘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责任。如此等等,如果能经常进行反思,将会大大有利于我们思想水平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答案: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3: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