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8-7 07:03:24
|
只看该作者
在主题活动《好玩的玩具》中,孩子们对充气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把自己喜欢的充气玩具皮球、气球、小动物、游泳圈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玩耍。围绕孩子们的这一热点,我选用了气球这一孩子们在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物体,引发讨论:“气球充气和漏气时会怎么样?”基于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们都兴奋地说:“会变大,会变小!”在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做气球的过程中,我适时地加入两段不同变化的音乐:一段是由低到高、力度逐渐增强的音乐;另一段则是由高到低,力度逐渐减弱的音乐。让孩子们在倾听中思考:“哪段音乐气球在变大,哪段音乐气球在变小?”借着对气球变化这一特征的表象记忆和已有音乐能力的再现,孩子们马上对这两段乐曲产生了共鸣,并随着音乐力度、高低的变化扭动起身体,使气球变大变小。随即,我又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迁移:“我们的身上还有那些地方可以向气球一样变大变小?”孩子们联想创造着,他们的表现可爱而有趣:有的用小手;有的用小嘴;有的用小眼睛;甚至更有的用小肚子……在这些古怪精灵的会变的气球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音乐的强、弱这一特有的知识要素,体验了强弱变化与肢体动作之间的联系,更在音乐的表达表现中获得了大和小的概念。
二、音乐教育形式生活化
1、让音乐融入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创设积极、优美、温馨的音乐学习氛围。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温馨、优美的良好环境,形成一种宽容、和谐、富有弹性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氛围,对于幼儿来说是对其个性和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于是,我把音乐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创设一个充满积极、优美、温馨的音乐学习氛围。
我精心挑选了晨间入园的乐曲,主要选择的是轻快地儿童乐曲,如:小星星、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等,让美妙的乐曲伴随着孩子们开始新的一天。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我都适时地穿插了音乐的元素,如:喝牛奶时,我们选择了幽雅的轻音乐;餐前餐后我们和孩子一起随音乐拍击身体进行节奏练习,并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锻炼幼儿的指挥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时,我还会以播放固定音乐的形式来代替教师的某些指令,如:结束游戏、收拾玩具等。我在选择音乐时,不仅注重儿童化、趣味性和高雅品位,同时也融入了时代的气息。在离园这个阶段,我选择了一些温柔的现代音乐,如:班德瑞专辑等,使孩子们从各个方面了解音乐,同时也使家长感受到不同性质音乐的魅力。
我在餐前、餐后等一些点滴时间中,加入了一些音乐素养的教学内容。如:身体节奏训练、创编小律动、认识并学习使用一些小乐器,倾听音乐等。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听力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于是我利用这些课余时间,给孩子进行听力训练,我从最基本的“听音找不同”的练习中,让幼儿从两个听三度和弦到属七和弦找相同和不同;逐渐过度到听2个小节4-8拍的短乐句模唱练习,帮助孩子提高音准及对音高的反应能力。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过渡中,让儿童倾听不同的音乐,不仅能培养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而且激发了其愉快的情绪,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常规意识。
2、集体活动中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情境,使孩子在做一做、玩一玩中感受音乐的美。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杰出的创造,最终以做为中心。一切教育来自幼儿的生活,幼儿对音乐语汇的理解也应更多的借助于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性思维为主,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如:在小班《大象和小蚊子》活动中,我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用4个2分音符的音乐实值,一拍一下敲击大鼓来表现大象走路的缓慢与沉重;用手摇串铃发出的响声表示蚊子在飞舞;又用蛙鸣筒的响声表示大象甩尾巴赶蚊子。在倾听的基础上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演奏。整个活动孩子沉浸在愉悦的情绪中,大胆的创造着自我,怀着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同时也获得着自我的成就与满足。
3、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生活化的音乐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获得自我满足。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的选择音乐,这里的“音乐”可以是好听的乐曲,也可以是通过自己主动选择乐器发出的声响。区域活动中恰恰能满足幼儿的这一愿望,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音乐活动使得幼儿获得了自我的满足。
在音乐和表演区中我们投放了幼儿常用的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如杯子、锅子、勺子、玻璃瓶、石头等作为节奏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将平时教学活动中的图谱放入区角,孩子们自己会邀请伙伴来进行演奏,甚至有的孩子自己指挥,不用图谱;此外,在提供音乐游戏的乐曲时,幼儿也能将教学中的学习过元素应用到其他音乐游戏中,极大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途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就失去孩子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音乐,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些内容健康,能吸引幼儿,和幼儿生活贴近,能给幼儿带来快乐的歌曲,都可给幼儿欣赏和演唱,如对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好日子》、《大中国》等都深受幼儿的喜爱,如一些动画片中的歌曲《别看我是一只羊》、《巴啦啦小魔仙》、《小哪咤》等,幼儿也都特别爱听爱唱,我们还和孩子们用这些歌曲一起编排了晨间体操,孩子们在喜爱的音乐声中活动个个轻松愉快,精神振奋。另外,我还将幼儿的目光引向社会、家庭,比如去剧场看戏、去看爷爷奶奶的秧歌、腰鼓队表演,去欣赏音乐会等。
总之,只要把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幼儿真正感受并喜爱音乐,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使我们的音乐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社会情感等诸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教育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