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总结:我想这回大家完全可以给“动物世界”配音了。
孩子们仿佛意犹未尽,开心地笑了。
分析与反思:
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等方面时,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文本,明确每一次朗读的目的,采取多种方法,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一、 融情范读、传染情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通过融情的范读,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再现课文的精神和生命,学生就可以直接领老师的语气、语调和柔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这不但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而且会不断提高他们读书的兴趣。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如:1、听老师读这段课文,看老师读得好在哪里?2、再想想这些词语好在哪里?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到具体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二、利用相似效应,触景生情
利用相似效应,即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熟悉的具有相似形的记忆信息和组块得以自动而快捷的恢复,使课文语言信息与学生主体体验协调互动,从而达到美读的效果。如“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对于弱者来说,那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那样吧,现在我们就到森林深处去亲自体验一下。”
三、 感悟情绪,谈谈感受。
“说说刚才都看见什么了”通过他们的发言,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这样,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做到了朗读与想象并行,入其境而悟其情。在学生的眼前再现“狮口逃生”的惊险画面,从而达到“情动于衷而行于声”的朗读效果。通过这样的发言,教师还可以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从而便于进一步指导。同时,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打下基础。
总评:在这一段的朗读训练里,通过老师一次次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一次次主动参与到朗读实践中,要求一次高于一次,充分让学生读起来,读好每一次。老师把颖悟的心灵交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潜移默化中老师就成了学生精神文化之旅的亲切导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