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几点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现代文阅读虽然是中考中的一道大餐,但在备考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其实现代文阅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为寻求应试策略、突破难点作好了相应铺垫。我觉得现代文阅读的备考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个理念
        要想做好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一个理念便是研读《考试大纲》,因为这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代表了中考命题组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命题人员对语料的选择、考试范围及重点的确定、难度系数的安排都会遵循考纲的规定。《2009年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现代文阅读的考点,所以大家要吃透考纲,备考做到“知彼知已”,考试方能“百战不殆”。
      两种意识
       我认为在指导现代文阅读复习时,首先要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即“原文意识”和“整体意识”。
      所谓“原文意识”,也就是所有的阅读试题答案都应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和理由,因为中考语文阅读是以理解性阅读为原则。命题专家如是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想象。”离开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中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实际上,现代文阅读至少有两道题是可以直接用原文的文字回答的。其他一些题目也只需要把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间接概括、归纳后就可回答。
       所谓“整体意识”,也就是对于主干性的阅读试题,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解答,要根据试题要求,完整地筛选出相关内容要点,以避免挂一漏万的答题现象。
       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一般都设置主干性试题——即着眼于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要求阅读视野宽阔,试题答案要点多个,阅读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08年泰州中考卷17题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19题归纳堰塞湖带来的危害,20题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等,这些试题都具有考查综合阅读能力和语言转述能力的特征。因不少考生阅读定位狭窄,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构成的答案或以偏概全,或要点不全,或表述不当,导致得分偏低。
      因此,在阅读时必须具备整体意识,做到“胸中有全文”。
      三条规律
      中考试题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寻求适度变化。所以,现代文阅读也是基于这一原则,在命题规律上也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会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设题点也是有规律的。有开篇设题,中间设题,内容设题,手法设题,结构设题,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特殊点设题,结尾设题,语言设题。弄清了设题规律,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有侧重点,就可以在相应的阅读区域内审察题目,仔细筛选信息,将之组合成语言通畅、简洁明了的答案,这样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做到事半功倍。
       四种技巧
        写作技巧是现代文阅读中必考的知识点,同样也有它的设题点及规律,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审视写作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类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正面侧面;
      3、结构安排——承上启下、衔接铺垫、照应;
      4、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排比。
      同时,在答题上使用的语言也是有规律的,我们可掌握写作技巧上的一些共性,如修辞的作用:比喻就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排比就是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对比就是突出所要强调的内容等。如布局谋篇,问前几段的作用,就回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问中间段的作用,就回答:承上启下;问末尾段的作用,就回答:深化主题或总结全文或呼应开头或升华感情,这些内容需要总结并且硬性记忆,当然,还然还需视具体题型而言,并且在回答这些题目时要紧密联系文本内容,注重答案的整体效果。
       近两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文化类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应精心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来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