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特级教师蔡宏圣执教《平行》一课教学片段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5-26 06:47
标题: 特级教师蔡宏圣执教《平行》一课教学片段赏析
 《平行》一课是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七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从两条直线的相交、不相交,引出平行的定义。传统的教学过分侧重概念的记忆,画平行线方法的传授,学生往往对“同一平面”以及“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特级教师蔡宏圣教学该课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直线间“宽度”概念,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有效生成,给技能教学加了点“甜味”。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三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所画的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略)
    师:以这个同学的画法为例,一起来分析。这些画法都不同吗?再找一找你自己画的,真的就没有相同的画法吗?
    学生观察片刻,有的认为图2和图4一样,有的说图1和图5差不多,因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两组图中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
    师接着追问:图3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吗?理由是什么?
    学生发现把它们延长后,直线之间还是相隔那么长。
    师:哦,原来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指着第三组直线的下半部分),如果延长再延长,两条直线间还是这么宽,就是说两条直线间的宽度——
    生边观察边集体说:没有变。
    师:宽度没有变,两条直线一直隔着那么远的距离,说明不会相交。如果把相同的画法去掉,那么屏幕上应该留下几种不同的画法?
    生:图1和图3。
    师:看来画在点子纸上的两条直线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也就是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的(平行)。
    【赏析】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数学的本质包括了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把握等等。教者先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播放了铅笔盒掉在地上时,两枝铅笔可能出现的位置状况的情景图。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展示作品。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的技能教学把概念直接告知学生这一做法,而让学生亲历感悟,并巧妙利用点子图,介入生活概念“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组织起恰当的认知结构,先同中求异,再异中趋同,为真正理解“相交与平行”埋下了伏笔。
    【片段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大家判断一下:下面哪组直线相互平行。

(图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重点让他们说说第四个图示为什么不是,突出一组平行线首先一定是两条直线。
    然后,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图片:游泳池的隔离带,秋千的吊绳,厨房间的地砖(两两平行的四条直线),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生交流时,教师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游泳池的隔离带要设计成平行线,并在“地砖图”上,引导学生先找平行线,再找相交线。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运动的图形中寻找相互平行的直线。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小旗。先让小旗绕着小旗尖旋转,让学生寻找旋转前后的小旗是否有相互平行的直线。
    师:一个物体运动,除了旋转,还可以怎样?
    生:平移。
    顺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窗户靠上窗轨作“平移”运动。
    随着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从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到平行线,再找一找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的边是什么关系。
    【赏析】本环节的精彩之处,在于教者能动静结合,采用变式和反例,突出平行线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根据直观图示,直接判断;第二层次链接了学生生活实际,密切了生活数学与学科数学之间的联系;第三层次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过的平移、旋转与两条直线之间的相交、平行关系作了有效的沟通。这些习题不是量的叠加,而是量的丰富,质的飞跃。学生在判断、寻找时,真正从平行线的本质属性上考虑,排除了直线的方向等非本质属性。
    【片段三】
    师:要是在普通的白纸上画平行线,可以分几步?画出来的一定是平行线吗?学生先试画,然后交流反馈。有的学生用直尺的上下边线画的,还有的学生先画一条直线,打点,再画一条。
    生1:我是移动着画的。
    师:随便移动行吗?
    生2补充说:是平移。
    师:那怎么才能保证直尺是平移?
    (指名一生上台演示,讲评)
    师:请同学们用先画一条线,再平移,再画另一条线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一组平行线。
    (一生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因为不会移动尺子,没有画成功,拿着纸和笔走上了讲台)
    师:谁愿意来帮助他。为什么画不好?
    生:他把三角尺上的一条斜边靠在直尺上了,这样移动,就不好画。
    师:非要把三角尺上的直角竖直了再来画吗?有没有办法画出平行线?
    一生上台演示:靠着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再平移,再画一条平行线。
    师:看来平行线的位置不是问题,主要弄清如何移动直尺,要在画直线直尺移动的方向上造轨道,就一定能画出一组平行线。
    【赏析】学习“平行”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这为探索和掌握用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打下了基础。但离开了点子图,在白纸上画平行线是一个较高的技能要求。教者又打破了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训练”数学操作技能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画中求解。不难发现,上述环节中“在旋转、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平行线”,打通了“图形的平移”和“直线(线段)的平行”间关系。知识间的关系不断被发现,注定了学习过程是理解的触角不断扩展的过程,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折射出教师的功力和水平。
    可见,学习就是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收获到下一步继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拾级而上,视野渐宽,学识渐丰的过程。换句话说,倘若像蔡老师这样给数学技能课加点“甜味”,那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智力获得挑战,情智得到发展,数学素养自然也会渐长,枯燥的数学技能课也就会深刻和灵动起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