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舍有度,实现问题情境与数学化有机融合。
问题情境要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构建计算模型。对于问题情境中所承载的其他信息我们要进行合理取舍,本着利于学生算法建构的思想及时进行再次开发与加工,使问题情境能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教材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就要用好这个问题情境,取这个情境中的的算法暗示来帮助学生建构算法,如根据先搬来9箱牛奶,又搬来1箱牛奶,可以想到先算出9箱有多少瓶,再加上12瓶;由堆放成两堆的提示,可以想到先算12 ×5,再乘2;当然根据直观提示,学生也可能由12 ×1=12想到12 ×10=120,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结合情境图去探索算法,学生肯定会创造出很多有效的方法,然后通过交流比较,丰富并提升学生对各种算法的认识与理解,在下面口算12 ×30时学生就能主动地想到对算法进行优化,自然也就能有效地建构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法,这样开发利用问题情境,就使得情境与探究算法有机融合。
3.有效训练,让动手操作与探究算法实现自主需求。
(1)操作常态化训练。
操作应成为计算课堂上的“正常生态”,平时教学中要增强操作的有效性,经常进行一些有效训练如小棒如何摆放、怎样很快拿小棒、小棒用好后及时放回等,这样经常进行适当的常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减少操作时无效时间的损耗。而且还要进行增强学生自主性训练,鼓励学生在计算遇到困难时借助小棒摆,计数器拨珠等来解决,长期下来让学生对操作形成一种自主需求。
(2)操作后及时反思内化训练。
操作“动”起来后所获得毕竟还是一些感性认识,积累的也是一些感性的经验,这么多的感性认识与经验还需要进行咀嚼、消化,乃至融会贯通。这就需要静下来对操作进行“内化”。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活动的‘内化’,包括思维中的必要重构,就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⑵因此动手操作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内化,如每次操作后问问学生:“在操作中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认为在本次操作中关键要做好什么”等,来让学生“静”下来对自己的零散经验与认识进行整理、汇聚,帮助他们把认识进一步明晰化、系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