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让品德课引导学生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6:4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秀文章  近来,电视上、网络里一遍又一遍地歌颂着这些光辉形象: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托举哥……如此大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事迹确实可歌可泣,令人敬佩、感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类似这些道德模范的行为太少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有待在这些道德标兵的引领下发生良性改变。一种社会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而最重要的是从娃娃抓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具体要从抓好品德课的教学抓起。如何通过品德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人在这里谈几点浅见:
一、 知识与理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成果服务于社会。
品德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使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倡导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程功能不仅仅在促进他们的发展,而且还使他们能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它还要求儿童的学习应是经验的、体验的、生活的、实践的学习。儿童的知识源于生活,教育要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尊重儿童必定内在地包含了对儿童的引导。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在《我爱我家》这一主题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懂得热爱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做好一天的当家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劳累。一天下来,还要让爸爸妈妈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打分,填写反馈表……那么,这个活动是不是进行一次就完了呢?当然不是,可将活动持续几个星期。这样,学生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对父母的了解,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热爱父母的情感,也在家务劳动中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确实具有挑战性,但是,学生在平时的不断评价反馈中,行为习惯得到了深化,效果很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6:49:10 | 只看该作者
二、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这还不是这种关注的根本。这种关注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当矛盾发生时》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发发牢骚,说出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冲突,说出自己对父母的一些不满。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占了学生生活的相当部分,学生都很乐意把这些不满发泄出来,让老师倾听。老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表演这些冲突,活跃课堂。接着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些冲突,而以前不会有?”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挖掘,一些小组从父母的角度讨论,一些小组从自己本身的角度讨论,再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书本上提到的原因分析的理论就这样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化探究中水到渠成的得出来了。下来老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之间冲突发展下去的结果,并对种种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就会了解到逆反心理对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如何去解决冲突呢?”,老师可以选取学生中说出来的一种典型的冲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大家出谋划策,并让学生模拟表演父母子之间沟通的各种情况,把这些情况列出来一种种进行分析,哪些是对双方都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感悟,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一些方法。
三、自主探究、自主建构和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品德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这一天性,而应该激发这一天性。学习过程是儿童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如在上《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一课时,可借助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一天晚上,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小丽问:“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小丽是该开门,还是不应该开门呢? 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围绕“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自愿分成两组。然后让两组学生展开辩论。通过对抗辩论,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自己保护。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锻炼。当然儿童毕竟不是成熟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具有获得成人引导的需要。包括探究话题和项目的选择、信息搜集、调查与访谈、资料查找等社会研究方法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课程。教师要在品德课教学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让品德课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抓好了儿童的德育工作,社会风貌怎会不焕然一新?

                         咸安区实验中小学     李凤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21: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