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中考语文复习备战_常见标点符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学     冯述田

一、问号
1、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2、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3、并列问,每个分句打问号。  

例:

还有没有人民的解放?还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4、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二、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三、顿号
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2、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四、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五、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六、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七,语言描写时,"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  

  主要原则是:"说"在语言前,打冒号;"说"在语言中,打逗号;"说"在语言后,打句号。

例:1、孔乙己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不多不多!"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说。   

注意:要是一个人所说的语言。  

八、使用省略号要特别注意有表情达意功能的那些用法。

  如:表示静默或思考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表示语言中断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的。还应注意: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九、(1)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书名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篇名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报纸名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刊物名

(2)、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7: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