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使我们的课堂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真地钻研课文,确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鲸的特点,二是感悟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设立两条主线,一是创设具体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二是引导学生理清特点。这两条主线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一个侧重形式,一个突出内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情境一:我来描述你来猜
课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我模仿“幸运52”进行“幸运抢答”──“我来描述你来猜”。
伴着神秘的腔调,开始了第一个:“它是一种稀有动物,主要以竹叶、竹笋为食。它黑眼圈、白脑袋,圆圆胖胖惹人爱。”
学生不约而同地喊出:“大熊猫。”自豪、兴奋跃然于学生的脸上,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我。
我“故弄玄虚”,接着说:“下一个可有点难,能猜出吗?它是一种候鸟,常出现在诗人的诗中,它有一身黑色的外衣和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燕子!”没等我说完,学生又抢着喊出。
“它生活在海洋里,虽然它从不偷东西,可人们却说它是贼。遇到危险时,它的腹腔里能喷出一股墨黑的浓汁。”
“乌贼。”
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我不失时机地开始点拨:“同学们还真行,那为什么老师一说你们就猜出来了?”学生从中明白了什么是特点,抓住特点来描述更清楚,也隐隐地感觉到学习课文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为下面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反思: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课标的一大理念。此环节采用幸运抢答这一深受学生喜欢的形式,再配以教师神秘挑侃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这种形式又不是纯形式的,它使学生在快乐中初步感知事物的特点以及抓住特点的益处,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情境二:鲸是鱼?
《鲸》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分别讲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初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鲸的这些特点,而从鲸的形体发生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环境变化这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鱼──鲸。”
话刚出口,学生纷纷质疑:“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呢?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来,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有的找出“鲸用肺呼吸,说明鲸不是鱼”,有的找出“鲸是胎生的”。
当学生找出鲸的进化过程时,课件随机出示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我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来读,从而懂得鲸的进化是随着环境变化而缓慢的逐渐演变的过程。然后我把从网上和科普书中收集的鲸的进化图片点击给学生看,让学生懂得鲸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
它是生活的强者。
反思: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便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鲸的进化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广泛搜集资料制成课件,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情境三:鲸能否入住海底世界?
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鲸的生活习性。我有板有眼地说:“我向大家透露一个最新消息,为了发展我们威海的旅游事业呀,我市打算在孟海小区和刘公岛之间修建海上走廊,听说过吧?不仅如此,刘公岛管委会还有个更大的设想,在刘公岛的东海域建设海底世界。有人提议把鲸也请进海底世界,大家觉得这个想法行不行?”
话一出口,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也加入了其中:“到底行不行,咱们得从书中找依据。大家认真读书,根据鲸的特点考虑考虑,找到依据了多读几遍。”
五分钟静心读书、思考之后,我们开始了交流。为了使学生说话有条理,有说服力。我对学生进行了说话的指导:“老师提醒你,讲话要有理有据,先摆明观点,行还是不行?再谈谈自己的理由,最后读读从课文中找到的依据。亮观点,说理由,找依据,清楚了吗?谁先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当学生说从“鲸的体形大”可以看出鲸不能入住海底世界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学习。有的学生说:“作者拿鲸和象作比较,更突出了鲸的大”。有的学生说:“我从16万公斤重,体会到鲸的大。”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把16万公斤与自己的体重进行比较,学生目瞪口呆:“哇,一头鲸是我们的4000倍!”从数字中体会,也启发了更多的学生,大家纷纷找出──“从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可以看出鲸大。”“还有4万公斤”“17米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深入理解了鲸的大,品尝到了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的甜处,而且也渗透理解了列数字写法的好处。还有的学生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也能看出鲸的大。”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舌头舔舔自己的上腭,再站起来摸摸鲸的上腭。最后,我播放了鲸的录像,让学生亲眼观看鲸的大。在充分感受大的基础上,我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纷纷读出了自己的个性体验。
当学生说从“呼吸”这一部分能看出鲸不能入住海底世界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须鲸和齿鲸喷水的图片,让他们判断出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从课文找出依据。从而进一步学习“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并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课文中的这一规范语言。
还有一些学生说从“睡觉”这一部分可以看出鲸不能入住海底世界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出鲸睡觉的样子,从而明白鲸是群居动物,不适合单独饲养。
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从“生长”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出鲸不能入住海底世界,他的发言激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养一头小鲸不就行了。”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辩论,最后大家明白了,鲸的生长速度太快,养小鲸也不行。还有的学生从“吃食多”来说鲸不能入住海底世界。
不知不觉中,课堂学习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纵观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生成性明显提高,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更实、更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