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简单教学内容”的一次反思之旅——认识11~2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不久前,听了一节题为“认识11~20”的数学课。上课伊始,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刚学过的知识:“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0~10,会数吗?请小朋友们从小到大数一数,再从大到小数一数。”当学生按要求数完后,教师导人新课:“你还知道比10大的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

    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边数边摆了10根小棒,让学生思考:你摆了几根小棒?有几个一根呢?10个一根是几根呀?由此揭示:在数学上,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表示1个十。学生在合起来捆一捆、拆开来数一数的过程中,明确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是10个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摆12根、13根、15根、20根小棒进一步了解这些数的组成。   

    困惑

    老师没能将一堂课上得有声有色,这是笔者听课时的一个整体印象。下课与老师交流时,上课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不要说20以内的数了,100以内甚至更大的数都早就认识了,这节课即便不上,学生恐怕也不会出现问题。只是教材里有,不上也不行。今天上下来,果然如此,太顺了。学生除了在说‘10个一、1个十’时表达有点困难,其他问题一点都没有。”听罢此言,回想学生课堂上的反应,笔者不由产生了以下思考:对这部分内容学生果真都掌握得很清楚,没有教学的必要了吗?课堂上对“10个一、1个十”的表述不畅,果真仅仅是表达上的问题吗?由此,我们必须追问的是:教学前,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教学时,教师的着力点在哪里?

    调查

    随后,笔者立即对其他几个尚未教学“认数”单元内容的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三十余位孩子的观察、访谈,我发现:一般来说,每一个孩子都知道20以内的数,都能比较熟练地一一顺数甚至还能倒着数,对于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彼此之间的大小关系基本都了然于胸。这些知识的了解大多源自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积累。但站在数学的角度,学生对早巳熟悉的这些数的建立机制——十进制计数法的具体规则,却并不了解。“10个一”、“1个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满了“10个一”就要看成“1个十”……这些数学问题,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正确地理解计数法则,也是学生以后学习较大数的基础,却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所没有的。既然如此,这些“学校数学”中才可能涉及的问题,恰恰就应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   

    经过课前调研,在明晰了学生已有什么、还需掌握什么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是:教学按怎样的逻辑递进比较合理?

    教材中,先通过一一累加数小棒,引出“10个一是1个十” 这一规则,再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该规则清楚地摆出11~20各数,从而让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建立初步框架。应该说,这是站在知识客体的角度,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先定规则,再予以运用进行编排的,它所遵循的是知识逻辑。

而“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是指包括思维在内的师生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和有关主张。教学中,知识线索因其显性的特征,常常成为教学逻辑的主线,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除了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我们更需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正是设计教学逻辑的重中之重。以上案例中,教师似乎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但是,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了“会数、会用”的外显应用层面,并未能够有效地把握住“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断裂之处。因此,才有了“不上学生也会了”但“教材里有,不上不行”的无奈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盲从了教材的知识逻辑,上出了一堂看似顺畅实则低效的课。这样的课,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并不鲜见。因此,把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

设计

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权衡比较之后,我以“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是10个一”为教学重点,通过先数出12根小棒,再提出“怎样能比较清楚地看出是12根”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经由多种方法的比较,在化繁杂为简明的目标指引下,经历建构计数方法并了解十进制基本规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抓数小棒、由“数”想“形”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10个一是1个十”“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实践

一、操作感悟

    1.猜一猜: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根小棒?

    2.数一数:教师逐根摆出小棒,学生齐数,得出有12根小棒。

    3.摆一摆:

(1)师:就这么摆着,能一下子看清楚这里有12根吗?

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2)交流。

A.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把12根小棒6根6根地摆。

学生辨析,认为:左边6根右边6根,还是要数数才知道。

B.生2(边说边演示):我是把12根小棒2根2根地摆。

学生辨析,认为:2根2根地摆,是比刚才清楚些了。

    C.生3:我把12根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根。

有学生反对:10根堆在一起,也不能一下子看出有10根。

师:是啊1 10根小棒就这么摆在一起,不数哪知道是10根啊!不过,在数学上,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数满10根,就把它们合起来捆在一起。(边说边将黑板上的10根小棒拿下,捆起)看到这一捆,我们就知道它是代表1个十。

    (3)学生操作:一起数摆小棒,数到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起来。

师:这一捆就表示1个几?

师:计数时只有满了10根才能捆起来,我们再检查一下,手里的这一捆是不是1个十。   

学生一齐解开皮筋,再一根一根地摆数。

得出:10个一合起来就是1个十。1个十也就是10个一。

    ……

    二、操作应用

    1.小组操作。

    (1)布置要求:①商量:由谁抓出一把小棒?

    ②估计:大约抓了多少根小棒?

    ③数一数:有多少根?

    ④摆一摆:让人能够很快看出有多少根。

    (2)同座按要求去抓、数小棒。

    2.全班交流。

    生1(边说边举起左手的1捆、右手的4根小棒):我们抓了14根小棒。

师:是14根鸣?为什么我们这么快就确认是14根呢?

生:1捆就是1个十,再加4根就是14根。

    生2(边说边举起左手的1捆、右手的1根小棒):我抓了11根。

    师(故意地):我不同意,明明不是只有两部分嘛,怎么不是2,是11呢?

    生:他左手抓了1捆,是1个十;右手抓了1根,是1个一;当然是11咯!

    ……

    三、逐步抽象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抓了1,根,也有抓了14根、15根、18根小棒,还有抓了不同根数的吗?

生1:我抓了13根。   

师:小朋友们想象一下,13根小棒怎么摆?

    生:1捆和3根。   

    师:为什么拿1捆和3根?

    生:1捆是1个十,1个十再加3个一就是13根。

    生2:我们抓了20根小棒。

    师:20根小棒又怎么摆呢?

    生2:就是先捆了1捆小棒,后来又捆了1捆。

    师:为什么是1捆小棒又添1捆呢?

    生2:10根小棒就是1个十,捆了1捆后,又有10根,又有了1个十,所以就又捆了1捆,这样就有2捆了。

    得出:1个十再添1个十,就有2个十,就是20。(板书: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再反思

类似于这样的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其实在小学阶段并不少见,比如低年级段的叮0以内数的加减”和“认图形”,中年级段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观察物体”,高年级段的有关可能性方面的知识,等等。老师们常常觉得这样的课缺少数学味儿,缺少给学生带来思维挑战的能力点,似乎没有上的必要。特别是在公开的教学观摩中,更是鲜见这些教学内容的展示。其实不然+所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些  “节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于“简单内容’’的教学,我们需要把握的是,一是弄清教学内容的关节点,锁住关节点就是锁住了教学内容的核心,这样会让我们的教学不会发生方向性错误;二是弄清教学的链接点,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如果我们不能使之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打通联系,学生就不能从“所有数的加减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  减”这一高度去理解计算法则;三是要善于寻找简单教学内容  的思维点,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善于往深处挖掘、往广处拓展,不能做到这一点,数学课就会索然无味,就不能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等落实到位。从这一角度看,简单的教学内容,更需要我们设计开放自主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探索发现的课堂,只有这样,“简单的教学内容”才会在我们的课堂上变得不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4: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