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7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
经过课前调研,在明晰了学生已有什么、还需掌握什么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是:教学按怎样的逻辑递进比较合理?
教材中,先通过一一累加数小棒,引出“10个一是1个十” 这一规则,再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该规则清楚地摆出11~20各数,从而让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建立初步框架。应该说,这是站在知识客体的角度,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先定规则,再予以运用进行编排的,它所遵循的是知识逻辑。
而“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是指包括思维在内的师生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和有关主张。教学中,知识线索因其显性的特征,常常成为教学逻辑的主线,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除了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我们更需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正是设计教学逻辑的重中之重。以上案例中,教师似乎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但是,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了“会数、会用”的外显应用层面,并未能够有效地把握住“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断裂之处。因此,才有了“不上学生也会了”但“教材里有,不上不行”的无奈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盲从了教材的知识逻辑,上出了一堂看似顺畅实则低效的课。这样的课,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并不鲜见。因此,把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
设计
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权衡比较之后,我以“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是10个一”为教学重点,通过先数出12根小棒,再提出“怎样能比较清楚地看出是12根”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经由多种方法的比较,在化繁杂为简明的目标指引下,经历建构计数方法并了解十进制基本规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抓数小棒、由“数”想“形”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10个一是1个十”“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实践
一、操作感悟
1.猜一猜: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根小棒?
2.数一数:教师逐根摆出小棒,学生齐数,得出有12根小棒。
3.摆一摆:
(1)师:就这么摆着,能一下子看清楚这里有12根吗?
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2)交流。
A.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把12根小棒6根6根地摆。
学生辨析,认为:左边6根右边6根,还是要数数才知道。
B.生2(边说边演示):我是把12根小棒2根2根地摆。
学生辨析,认为:2根2根地摆,是比刚才清楚些了。
C.生3:我把12根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根。
有学生反对:10根堆在一起,也不能一下子看出有10根。
师:是啊1 10根小棒就这么摆在一起,不数哪知道是10根啊!不过,在数学上,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数满10根,就把它们合起来捆在一起。(边说边将黑板上的10根小棒拿下,捆起)看到这一捆,我们就知道它是代表1个十。
(3)学生操作:一起数摆小棒,数到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起来。
师:这一捆就表示1个几?
师:计数时只有满了10根才能捆起来,我们再检查一下,手里的这一捆是不是1个十。
学生一齐解开皮筋,再一根一根地摆数。
得出:10个一合起来就是1个十。1个十也就是10个一。
……
二、操作应用
1.小组操作。
(1)布置要求:①商量:由谁抓出一把小棒?
②估计:大约抓了多少根小棒?
③数一数:有多少根?
④摆一摆:让人能够很快看出有多少根。
(2)同座按要求去抓、数小棒。
2.全班交流。
生1(边说边举起左手的1捆、右手的4根小棒):我们抓了14根小棒。
师:是14根鸣?为什么我们这么快就确认是14根呢?
生:1捆就是1个十,再加4根就是14根。
生2(边说边举起左手的1捆、右手的1根小棒):我抓了11根。
师(故意地):我不同意,明明不是只有两部分嘛,怎么不是2,是11呢?
生:他左手抓了1捆,是1个十;右手抓了1根,是1个一;当然是11咯!
……
三、逐步抽象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抓了1,根,也有抓了14根、15根、18根小棒,还有抓了不同根数的吗?
生1:我抓了13根。
师:小朋友们想象一下,13根小棒怎么摆?
生:1捆和3根。
师:为什么拿1捆和3根?
生:1捆是1个十,1个十再加3个一就是13根。
生2:我们抓了20根小棒。
师:20根小棒又怎么摆呢?
生2:就是先捆了1捆小棒,后来又捆了1捆。
师:为什么是1捆小棒又添1捆呢?
生2:10根小棒就是1个十,捆了1捆后,又有10根,又有了1个十,所以就又捆了1捆,这样就有2捆了。
得出:1个十再添1个十,就有2个十,就是20。(板书: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