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7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3.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工资吗?它是如何计算的?
4.师:大部分员工的工资只有1000多,平均工资怎么会有3000元呢?大家讨论讨论。(讨论时出示工资单的条形统计图:上面标有表示平均工资的虚线)
反馈交流:这里有两个极端数据拉高了平均工资。
5。师:用平均工资3000元来代表该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合适吗?
引出众数概念。
片段描述二(比较分析部分)
出示:这是两组同学一次投飞镖练习的成绩(单位:环):
甲:6,8,8,8,10,9,8,8,7,1
乙:7,2,8,9,8,10,8,8,6,7
在甲组统计数据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用( )数来描述甲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
在乙组统计数据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用( )数来描述乙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
填空后反馈时,同学们有的认为用众数来描述成绩更合适,有的认为用平均数来描述成绩更合适,各自摆出论据。描述甲组同学的成绩,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用众数8比用平均数7.3更合适;但是描述乙组同学的成绩,同学们有的认为用众数8合适,有的认为用平均数7.3合适,互不相让,争论激烈。
分析思考
在本课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能明确“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都能创设相应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对平均数和众数进行分析对比,从中合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但是有些老师却没有精心挑选合适的数据,导致数据特征不明,学生争论不休,陷人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两难境地。还有的老师片面地认为:只要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和众数出现,就必须选择众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其实一般而言,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相对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只有在乎均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基本特点而且众数出现频数较高的情况下,选择众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才有其说服力。
改进策略
这个环节中的数据一定要精挑细选,使数据能反映统计量的特征,便于学生分析比较、合理选择。(如果要选择众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那么众数出现的频数应该超过数据数量的50%)题目的呈现方式也可稍作调整,具体可作如下修改。
这是两组同学一次投飞镖练习的成绩(单位:环):
甲:8,8,9,0,8,8,8,1,8,8
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
众数表示什么?平均数又表示什么?
用什么数来代表甲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为什么?(用众数8代表甲组同学的成绩比较合适,而平均数6.6因为受极端数据0、1的影响,在这组数据中偏低了,不能代表甲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
乙:7,8,6,6,9,7,6,6,8,9
在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
用什么数来代表乙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为什么?(众数6在这组数据中是最小的,且出现的频数少于数据数量的50%,因此不能代表乙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用平均数7.2代表乙组同学的成绩比较合适。)
课后畅想
听课结束后,我认真反思这节课,确实这是一节乍一看非常简单的课,看内容:认识众数,按一般概念课的常规教法,不要说六年级的学生了,就是三年级的学生,可能只需10分钟也就能教会了,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如何打发呢?但十多节课听下来,几乎一半的老师都没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这里既有对教材的深层次研究不到位导致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也有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知识点不清、教学 层次不明的原因,还有数据特征不明显导致模棱两可学生争论不休的情况……那么,这堂课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在情境引入中体验众数产生的需要——在寻找众数中理解意义、掌握方法——在对比分析中感受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在合理选择中解决问题——在思考成因中拓展延伸”这一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可以这样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众数
众数是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学习的统计量。因此,众数的出场必须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设计时可以参考“片段一”改进策略中的实例:小马去找工作,看到一份招聘广告上写着该公司月平均工资3000元,觉得条件不错便喜滋滋地去应聘上班了,可工作一月后发现实际领到的工资只有1500元,接着抛出“大部分员工的工资只有1000多,平均工资怎么会有3000元呢”的问题讨论,引发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然后在对“能不能用3000元来代表这家公司员工工资整体水平”的问题探讨中,出示直观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员工的工资水平,引导学生观察:平均数3000元在这组数据中所处的位置明显偏离中心,而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在1500元的位置,从而自然引出众数概念,并首次体会众数的统计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