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7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工厂”式管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定量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重新进入我国。受泰勒的评价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系统评价课堂教学的方案。这一时期的评价强调的是对教师的工作水平作出判断。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的标准化考试引入中国,中小学校更掀起了一股追求课堂教学评价定量化的浪潮。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教育界人士构建了许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第二类从教学过程来确定要素,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的问题。第三类主要从价值取向来确定要素,包括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创造性,等等。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关注重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移,人们开始不仅关注“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样”,还进一步关心“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样”,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原来基础上作了相应的扩张。
这一时期,尽管不同的评价者设计出的评价量表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一些共同的教学与评价理念,即以“工厂”为模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是为了传递知识和技能,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标准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