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选登 让兴趣成为琴童学习的原动力
──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专 梁仲晖
摘要:当孩子们抱着对音乐美好的憧憬走上学琴之路时,等待她们的却是乏味的技巧练习,父母、老师地逼迫和考级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因素很大程度让孩子们的理想化了为泡影。那么,如何解决训练的枯燥和乏味而又让学生学有所获呢?经过我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只要在教学时间过程中,能够注重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地培养,坚持不懈,必然会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钢琴教学效果。
关键词:钢琴教学 能力 兴趣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它丰富的音响、无穷的表现力,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中国经济繁荣的景象和高度的文明,又促进了人们对文化、对艺术的追求,所以“钢琴热”的兴起,是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必然结果。
当孩子们抱着对音乐美好的憧憬走上学琴之路时,等待她们的是乏味的技巧练习,父母、老师地逼迫和考级的巨大压力。这样钢琴的过程往往造成了学习的半途而废,使他们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学习钢琴的过程应该是审美的过程,而教授钢琴则以学生掌握一定技术技巧的同事完成美育任务,发展学生多种能力为目的。此外,学习钢琴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又会提高孩子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钢琴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会加强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钢琴教学如果走出纯技巧练习的误区,它一定能在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著名钢琴教育家刘诗昆说过“不要苛求人人都是天才。教会一个孩子一辈子享受音乐,这是最重要的。”
如何改变钢琴教学的现状,让钢琴教育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让孩子是在弹音乐而不是弹音符,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让听觉转化成视觉
启发式教育:从音乐形象出发,联系生活感受音乐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音乐作品所反映的往往是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来感受音乐,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老师可以先根据乐曲的标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谈谈对标题的理解和感受。孩子就可以联想起很多,这样边想边学,有时弹完第一遍还要弹第二遍、第三遍,根本不会把练琴当成是负担。
有些音乐内容是在直接模仿现实,如流水、下雨、汽笛、钟声等形象,我们可以启发孩子通过听觉来进行联系,这样可以就大大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例如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4》中《跳舞的雨滴》,老师可以先提示孩子注意题目,再加之生动的讲述,让其体会下雨时雨滴落在地面上的样子,这样学生都可以准确把握乐曲中跳音的演奏。
众所周知这种启发式教学自东方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启发式教学是古老的。但是,启发式又是一个新鲜的教学理念。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进行启发式教学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体会出发既准确地把握了音乐形象,又能够体会音乐中的乐趣。
二、让理论联系实践
结合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感受音乐在我们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每本书中都会讲到很多音乐知识。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将其融入到音乐中,这样就使音乐有了灵性,让孩子的心能够动起来。
1.常用记号
钢琴中的常用记号很多,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记号、重音记号、跳音记号等等。如果能让孩子掌握每首乐曲中的常用记号,同时也就可以把握乐曲的风格。
就延长记号而言,从理论方面的理解就是要延长该音的时值。而在实际的运用中,不同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中《跳舞的熊》,延长记号的运用就好像笨重的熊摆了一个可爱的造型。而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5》中《忠实泉》,延长记号则表现出泉水的水柱从高空喷出,奔腾不息之势。
常用记号在表现乐曲的风格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5》中《淘气的小精灵舞曲》,如果不注意其中的重音、跳音、连线等常用记号,就无法将小精灵淘气的性格表现出来,自然也会缺失了舞曲的风格。
常用记号中的速度记号,是每首乐曲之首必定标记的。快速往往伴以激动、兴奋、欢快的情绪;中速多表现田园风格、抒情内容等;慢速常用于赞颂、挽歌、或是悲伤等内容。按照标记速度记号正确的演奏,也会给乐曲带来无穷的意境。
力度记号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最最常见的。力度标记是作曲家对作品力度关系的大概提示。通过这些提示,我们会更有依据地领会乐曲地总体力度布局、结构和逻辑。所以,要重视这些标记。例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5》中《坎贝尔家族来了》,开始为渐强,可以体会出由远及近地效果。结尾处则为减弱,即表现出家族队伍由进及远地感觉。
对每种常用记号地掌握,都有助于孩子对作品很好地理解,对于钢琴地学习尤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