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资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全国著名重点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三大跨省校区(哈尔滨、威海、深圳)之一,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拓展办学空间,与地方共建的教育创新成果。学校创建于1985年,前校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从哈尔滨搬迁至威海,与威海分校合并。2002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坐落于胶东半岛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威海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这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是我国对外开发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曾两度荣获“国际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荣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园依山傍海,环境幽雅,集生态化、艺术化于一体,现代化设施齐全,占地 155.5公顷,现有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是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花园式大学,是理想的治学之所。进入新世纪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开始了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秉承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了哈工大特色。学校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的多学科性特点,现有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五个学科门类,共计38个专业。形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目前学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
学校学科建设坚持发挥哈工大强势,适应区域需要,形成交叉互补,创造品牌特色的发展思路,现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数学系、光电科学系、土木工程系、人文学院等13个院 (系),以及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语言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建立了百余个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有国际微电子研究中心等56个科研机构。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充分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院士、博导等老专家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从哈尔滨来到威海校区干事创业,他们和从国内外引进的其他高水平学者一起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形成了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500余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占42%,部分学院8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秉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风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学生“创新教育”、“自我教育”的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汽车工程学院 0201101班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另外,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汽车节能竞技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多次活动中连连获奖。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万余名毕业生工作在全国各条战线上。
学校科学研究工作采用民用科研与国防科研并举的方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使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学术梯队日趋完善,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在汽车技术、电子对抗、集成电路、对等网络、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增长迅猛。学校充分利用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企业进行科技协作,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学术和文化技术交流,现已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和交流关系。
2004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远期和近期的发展目标,为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学校学籍顺利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转移到山东省教育厅,实现了学籍属地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办学体制,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学校将按照“加强共建、提升内涵、盘活资源、科学发展”的发展方针,在进一步提高本科办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