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孩子学习语文经验集锦

[复制链接]
36#
发表于 2009-5-14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走到哪儿学到哪儿







处处都是学习之地。克罗德·奥尼尔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他所教的一位学生在生物考试中没有及格。于是,他就找到这位整日喜欢长时间外出散步的学生,建议他何不趁自己外出散步之际,背诵一些生物课所讲的要点。这位学生采纳了克罗德·奥尼尔教授的建议,他每日的散步并没有被耽误,而且他在下一次的生物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另一位英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把每天所学的英语单词及日常用语都写在一张纸上,并把这张纸贴在自己的床头,每晚睡觉之前,都要看上一遍。自然,他的英语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根据我们所采访的全优生所讲,课后的学习时间,都是按照各自的爱好来定。一些全优生在家人都入睡之后,趁着夜深人静,抓紧时间学习;另一些全优学生则喜欢一大早起来,充分地利用早上记忆力好的优势。当然了,还有个别全优学生,则在放学之后一回到家中,就趁着自己还能清晰地记得教师所讲内容的时机,集中精力学习。然而,不管这些全优学生把课后学习的时间作何安排,他们都赞同一点,那就是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瓣泽西州立大学的全优学生告诉我们说:“不管我每天做些什么,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学习,这让我受益匪浅。”

选择健康有益的好书


有一天,当我给小孙子读书时,他突然对我说:“我只喜欢格林。”“噢!真的吗?”我问道,“格林是谁?”他说别的孩子告诉他,格林写的童话很有趣,其他有关格林的情况,他就说不出来多少了。我告诉他说,格林是德国渊博的语言学家和童话家,《灰姑娘》、《大拇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青蛙王子》、《睡美人》等童话名篇都出自格林之手。随后,我专门前去书店,给我的小孙子买了一本《格林童话全集》。从此,他成了地地道道的格林迷,幸福地畅游在童话王国中。

教育家称,孩子们喜欢那些符合他们的口味,适合他们的年龄段,并且难度适宜的书籍。他们也需要读书多样化,因此专家建议,我们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读物,如报纸、杂志、广告手册、诗集等等。这样做,我们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孩子们还常常不厌其烦地听同一个故事。我把罗伯特·迈克拉斯基笔下的《妙计捕野鸭》不知给孩子们读了多少遍,现在那本书读得装订线都散开了,而每次我给他们读时,他们都是那么饶有兴趣地听着。给孩子重复朗读同一本书,可以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的记忆,同时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寓意所在。

下面所简要介绍的,是专家建议的选书准则,相信家长们从中会有所收益:

1.婴儿及蹒跚学步的孩子(0~3岁)喜欢简章的图画,以及有关所熟悉事物的故事书。书的外形颜色能够引起小孩子的注意。

2.学龄前儿童(3~6岁)喜欢情节书、传奇故事、诗集,以及有关动物及日常经历的童话集。其中有孩子可以背诵的优美段落的书籍,尤其有用。

3.年幼的读者(6~9岁)喜欢那些讲述他们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的书籍。给孩子读一些与他们自己开始读的书籍相比,更具挑战性的书籍。

4.大一点的孩子(9~12岁)喜欢幽默、童话、更长的诗词、情节更加紧张曲折的故事,以及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之类的经典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5-14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超限效应”与“教子之道”







世间万事万物大凡都有个合理的限度,教育孩子也不例外,超过合理的限度事物就会朝你不愿看到的反方向发展。“超限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牧师到某地讲经传教募捐,他讲得很深刻也很生动,一位体验生活的作家被感动了,决定捐款1000元。讲得已经很到位了,估计该结束了,但牧师仍在讲,作家有点不耐烦,决定不捐1000元了,改捐100元。两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滔滔不绝,作家开始反感,决定只捐10元。三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旁征博引,作家反感加剧,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四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翻来覆去地讲同一个道理,作家反感透了,最后不但一分钱没捐,还趁人不注意从捐款钵里偷了10元钱溜走了。

这就是典型的“超限效应”。

家长教育孩子往往不知不觉地会犯牧师的错误。“你得好好学习呀,将来必须争取上重点高中才有出路。”这道理也许没错,孩子一般会听得进去,但是,你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孩子不烦你才怪哩。(摘自《家庭百科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5-1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不可替代的实物教育







在实物教育方面,我们进一步发现,不但婴儿期、低幼期需要实物教育,在稍大一些的孩子和青年中,都应该重视实物教育。不仅仅是在家里,课堂上也需要实物,还应该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包括田野,树丛,矿山,海边的事物,时间也应该持续更长。在这里我们只需要遵照自然的指引去做(在“自然教育”中我已谈了类似的观点)。有什么事比儿童采集新鲜花卉,观察新奇昆虫,收集石块贝壳时更愉快呢?如果你让一个植物学家把一群孩子带到田野,你一定会发现,孩子们会积极地帮他探寻植物,多么专注地看他研究,围着他问这问那。在熟悉了一些事物简单的特性后,应该引导他们注意并不复杂的事实:植物花瓣的颜色、数目、形状,茎、叶的形状,以及花的形状是辐射还是左右对称,叶的特点是对生还是互生,是有柄还是无柄,光滑还是有毛,锯齿状还是钝齿状……并让孩子说出或写下他观察到的一切。等到适当的年龄,就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工具,让他们把这方面的知识记录下来,把有趣的植物保存起来。这个办法会使儿童获得最大的满足。如果多年坚持,不但可以使周末郊游变得更有意义,而且会成为孩子研究事物的入门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5-1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与孩子一起读书







给孩子大声读书,是培养孩子的一个秘诀,它对年幼的孩子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它也能够在接受教育方面给他或她一个良好的开端。

──芭芭拉·布什

詹妮弗·雷姆森家住科罗拉多州的巴索尔特,她的女儿埃比出生之后,就开始给她读书。最初的时候,还是个婴儿的埃比用嘴咬着书皮,口水都流到书里面去了。然而,詹妮弗对此并不介意。她甚至让埃比晚上和她的书睡在一块。埃比到了一岁的时候,就爱上书了。她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地听妈妈给她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在埃比学会走路之后,就时常手里拿本书,坐在家中养的那条小狗旁边,给狗读书。像埃比的妈妈那样,我也给我的几个孩子读书,这是我们家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就开始给我读书,这段时间以来,我又开始给12岁的孙子读书。给孩子大声读书,是培养孩子的一个秘诀,它对年幼的孩子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它也能够在接受教育方面给他或她一个良好的开端。教育家称,像埃比这样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他们的阅读准备方面,要比其他家长没有给其读书的孩子提前了两年半。

然而,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常常并不只是学习技巧。给孩子读书,可以教孩子学地分享与参与,它使家庭充满亲情,使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当我给几个孩子读书时,他们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便自然而然地紧靠着我坐下,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会依偎在我的怀中,认真地听我给他们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5-1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专心致志







全优学生在学习时间之内,能够做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为任何其他事情所打扰。他们一旦打开书本,或者起动计算机,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即便电话铃响个不停,他们也不会去接;哪怕电视台正在播放十分精彩的节目,他们也不会看上一眼;他们精力充沛,根本不会打瞌睡,也不会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学习是一种业务,业务忙完之后方可娱乐,这就是他们的信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9-5-1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他们的兴趣







就像杰西一样,许多孩子只需要发现书籍可以把他们带到有极大吸引力的地方──充满神秘色彩的火星、摇滚乐队的台前幕后、汽车交易的内幕等。玛丽·伦纳德是一位知名女作家,著有《让孩子爱上阅读的99条法则》及《孩子们爱读的100本书》。她说:“你应该一直进行尝试,直至发现哪类书籍能够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

如果你的孩子一读到莎士比亚的著作,就直打瞌睡,那么你可以给他或她提供趣味性比较强、文字浅显易懂的书籍、时装杂志或《吉尼斯世界大全》等。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位足球迷,那么你可以为他或她订阅足球杂志,或送一本他或她所崇拜的足球明星的传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5-1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到大,由简到繁







在教育的次序方面,我认为,教育必须适合心智演化的过程。孩子的心智和自然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的自然发展有一定顺序,每个阶段的能力则需要供给不同的知识。

比如孩子要经过多年才能形成关于地球的准确概念:地球是一个有陆地和海洋的圆球,上面有山岭,森林,河流,城市,在自己旋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如果跨越这些中间的事物,而让孩子记住地球的概念,即使地记住了,他也会认为这个圆球与自己所在的地球一点关系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