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9 00:31:01
|
只看该作者
(二)教师也是社会的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既是学生行为的榜样,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教师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或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②努力工作,学会休闲;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⑤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⑥保持健康的身体;⑦学会调控职业压力;⑧避免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二、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人的资格,对权利与义务有自主的资格。因此所谓尊重学生人格,说到底就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比如选班干部,评“优秀学生”这类事,学生往往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倾听他们的要求,指导他们自己来做好选举或评选工作,这就是尊重学生。如果教师自以为是,样样包办,这就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又比如,当学生犯了过失,错误时,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与人为善地给以真诚的帮助,而不能变得严酷无情,使学生感到惧怕。对犯猎误的学生,要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要从思想上彻底给以改造,而不侮辱他的人格,保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由此出发,我们不主张教师体罚学生。既要使学生认识错误,又要保护他的自信和自尊,这才是对学生人格意愿和感情的尊重。在一所小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刚入学的学生,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就顺手拿了一只吃了起来。营业员抓住他,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孩子“偷店里东西”。是不是“偷”呢?班主任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才了解到他在家里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拿的,这一回看到店里放着苹果,想吃也就拿了,根本不懂得“拿”和“偷”的区别。于是,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例子讲起,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公家的东西和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循循善诱地指出:“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拿公家东西的。要是拿了,别人要说你这是‘难为情’事了。”老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像医生治病一样,精细地察看病人的病情,然后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工作,真正确立了尊重学生的观念。如果说教师对一个年幼无知的娃娃也要讲尊重的话,那么,对其他中、小学生就更应该处处尊重,爱护了。
三、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时,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对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应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感兴趣之处,如对体育活动、文娱表演、绘画等的兴趣,然后通过组织有关活动,将这些兴趣与学科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有一名高一女生,学习数学很吃力。在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巡视时,发现她在画画,这名老师没有生气,课后找这名学生谈话说:“我发现你很有绘画天赋,将来可报考美术专业。”教师话锋一转说:“要想考上美专,数学学不好可不行。“这名学生本来准备挨批评,没想到老师尊重学生的兴趣,让这位学生很受感动,在数学课上她再也不打野了,数学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如在学校读书,应让学生有一个安静、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免受恐吓,避免伤害,学习起来有铁序,有规律;在班级里希望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与支持,渴望在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否则,学生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应当众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便于学生树立信心,追求成功。当然,学生的需要,有的是正当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正当的心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萌芽,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好打扮,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学生过分注意穿着打扮,就要求教师进行引导,使之正确对待自己的需要。九年级有一名女生,平时考试总是前三名,中考之前的一次摸底考试时,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找这名女生谈话,该生开始吞吞吐吐不愿意说,在班主任的一再追问下,这名学生说:“我喜欢上了本班的一名男生。”班主任大吃一惊,但他冷下心来,并没有追问那名男生是谁,而是耐心地做该生的思想工作。最终,这名女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当然,学生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并能自发地追求认知的满足。
四、尊重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差生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眼里,逐渐分为学优生和学差生。学优生因为追求上进,不甘落后,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学习成绩好而受教师的喜爱。而学差生一般不思进取,缺乏热情,失败后更倾向于丧失信心和放弃、回避、多动、分心、情绪激动、易怒、爱寻衅闹事、上课爱打野,学习成绩差,而被教师戴上“差生”的帽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之路。何况有些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并不差,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技能和劳动、体育、组织、社交等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出色。有一篇报道,上海有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平平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差生”,而他发明的双色双芯圆珠笔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作品还被送往日本展出。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轻率地给他们戴上“差生”的帽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这显然不公正。
从历史上看,当初被人错当成“差生”而后来却成了人才的大有人在。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老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路人皆知的“差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大科学家牛顿上小学时由于热衷于制作玩具机器,结果影响了学习成绩……这些例子都说明,对待所谓“差生”,千万不能将他们看死。看死了他们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也走进了死胡同。
当然,做“差生”工作是艰苦而复杂的,需要我们教师有特别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精神可嘉,再加上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对头,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