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用多媒体优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利用多媒体优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字:多媒体、拓展、创新思维
内容摘要: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粉笔+黑板”的单调模式。多媒体课件中新奇的形象,新颖的方式方法,鲜明的色彩组合,优美动听的音乐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枯燥乏味的教材具体形象化;多媒体课件中精彩的旋律,动感巧妙,图文并茂的组合,以及教师对教学信息展示频率的有机调控,加之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好奇新鲜,能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知识信息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受到巨大的挑战,教学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成为灌输的对象,即只重视教师的“灌”,而无视学生的“学”,不重视实践,置学生于依附地位,师生间呈现出简单的“授受”关系,整个课堂显得毫无生机和活力。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变得消极、冷淡,对知识的掌握产生厌烦情绪。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思维不灵活,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极弱。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却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粉笔+黑板”的单调模式。多媒体课件中新奇的形象,新颖的方式方法,鲜明的色彩组合,优美动听的音乐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枯燥乏味的教材具体形象化;多媒体课件中精彩的旋律,动感巧妙,图文并茂的组合,以及教师对教学信息展示频率的有机调控,加之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好奇新鲜,能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下面就中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一、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综合性,营造适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环境
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再使用文字、数字、语言解说等配合传统教学的分析、推理、归纳于一体,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更为学生提高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分数的义》中的“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一个这样的教学环境:首先在屏幕上出现5个苹果(问:这里有几个苹果?),然后用虚线把苹果分成5份(问: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再把其中的一个苹果闪动两次(问: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样让学生观察动态的形象,理解“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含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所谓发散思维,指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思维方式,思维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创新思维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学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潮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效果极佳。
例如:在教学中学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制作如下课件:“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行走的动画。”并出示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首先出示题目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运动的结果如何?”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明的走向,让学生观察得出结果。其次出示问题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运动的结果如何?”先让学生试说结果,然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进行对比总结。接着出示问题3:“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对此题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这样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逐步得出结论,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便于操作实践,具有师生、人机互动的作用,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象的关系,圆与椭圆的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象的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性,激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学生智力活动敏锐畅通无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片段: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圆,并用虚线将其分成4份,然后通过闪烁动态演示,将每一等份抽出来,并适当转动,逐渐地在右边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用直线描出边缘,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点击继续键时在屏幕上又出现一个圆,并用虚线将其等分成12份,然后再通过闪烁,动态演示,将每一份抽出来,同样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用直线描出边缘之后,可以看出,这一次拼出的图形更加接近与长方形。通过看图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描边后的长方形的长接近与圆的周长,它的宽接近与圆的半径。三、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继续想下去,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就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借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演示加讲解,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既能顺向思考,又能逆向思考,激活了思维的流畅性。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组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但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使学生的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09: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