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播种会读书的习惯,收获爱读书的性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他的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以为语文素养是人文情怀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缺一不是,缺一不可。培养语文素养,要从培养语文习惯做起。语文习惯不仅仅是怎样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也包括如何享受语文的品性习惯。两者同样缺一不可。



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有一段话十分精彩:“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这段话讲了自己由只关注人文性到既关注人文性也关注语文性。其实这就是高境界的语文习惯。真正的语文美,是文质兼美,是情感与美感结伴而行。学语文要引导学生感知语文之美,从而感悟人文之美;又从品味人文之美进而领悟语文之美。这样才是会学语文,学好了语文。



会读书的习惯,包括这些习惯:边读边思──深读、联系上下文──细读、抓住关键──精读、咬文嚼字──品读、化文字为画面──赏读、领悟语义──研读。



一、边读边思──深读



深读,是真正读进去。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我教《草船借箭》时就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深入读书的平台。我是这么做的: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供了“由做求思”的好办法,一会儿我们就运用它。同学们,诸葛亮做了什么,和最后的结果,书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呢,只要我们认真地读书就能知道。关键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明白这一点只靠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思考,透过他做的,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教师:下面就把借箭的过程交给同学们自己去学,好吗?这个借箭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咱们要把怎么做的理出个顺序来,你们认为什么办法简单、好记?请提供一个。



学生:可以缩简一些。



教师:有句子、有词,你想缩成什么形式?



学生:缩成词语。



教师:好,还有吗?别人呢?



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用什么记录?



学生:记在纸上。



教师:他说用批注的办法,我们把诸葛亮做的事概括地记在本上或记在书的空白处。还有吗?你说。



学生:我多读。



教师:反复读,脑子里有个印象。



学生:把每一步记成小标题。



教师:你们四个人做领头人。在坐的同学,你喜欢哪种方法,你就和他们组成合作伙伴。有同学说我还有新的方式,那可以自己组织伙伴,好不好?做完这一步后,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



学生:好!



教师:自由组合,开始自学吧。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其中一组学生板书:大雾漫天、绳索连船、一字摆开、擂鼓呐喊)



教师:基本上都学完了吧,我们来交流。先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理的顺序,再说说你们用的什么办法。



学生:我们组用的是概括小标题。先请鲁肃上船,然后是逼近水寨,接着是受箭,再然后是撤退,最后是交箭。



教师:他们这样理了一个诸葛亮借箭的顺序。很好。别的小组,说说你们理的顺序,跟大家交流一下。没学完没有关系,议多少交流多少,一会我们共同完善。



学生:拨快船,然后是诸葛亮请鲁肃上船观看,然后是逼近水寨借箭。



教师:同学们,我请这个小组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写在黑板上了。他们排了四个顺序,每一步他们都借用书上的一个词语给它概括了。请你们自己来说,诸葛亮怎么做的?



学生:诸葛亮在大雾漫天的时候,用绳索连船去取箭,到了曹营前一字摆开,还擂鼓呐喊。



教师:到擂鼓呐喊就完了吗?



学生:没完。



教师:那咱们一起帮着他们完善,好不好?接着是干什么了?船怎么了?你说。



学生:让船掉头。



教师:如果配着他们也是四个字的话,怎么说呀?



学生:掉头受箭。



教师:好。或者说掉转船向,请你写下来吧。



(学生板书:掉转船向)



教师:掉转船向以后又干什么了?离曹军的水寨怎么样?你来写。



(学生板书:逼近水寨)



教师: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你们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呀?为什么要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



学生:诸葛亮料定曹操很谨慎,大雾漫天的时候曹操肯定派兵在江边守卫。



学生:浓雾面对面看不清,可以埋伏。



学生:在大雾漫天的时候敌人看不清虚实。



教师:我把大家的发言概括一下,在大雾漫天的时候看不清虚实,敌人难以辨别。曹操生性多疑,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他不会轻易出击,只叫弓弩手放箭。



(教师板书:敌难辨)



教师:为什么要绳索连船呢?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学生:好受箭。



教师:有这个因素。你说呢?



学生:受箭的面积广。



教师:对了,你们说雾这么大,对我方有利的是敌人看不清我们,有没有不利呀?



学生:有。



教师:是什么?



学生:大雾漫天,面对面都看不清,容易走散,如果用绳索连在一起,就不会走散。



(教师板书:不走散)



教师:对了。诸葛亮都想到了,不利,容易走散,所以让绳索连船,既不走散,又能尽量多地受箭。



教师:为什么要一字摆开呀?用手比画比画。哪是船头,船怎么摆?叫一字摆开,为什么要一字摆开?你说。



学生:船都这样摆,(学生用手横过来)船舷对着江边,一条接一条。



学生:这样箭可以都插在草靶子上。



教师:你们看那草靶子都摆在哪了?



学生:船两边。



教师:就是这样一字摆开。



(教师板书:多受箭)



教师:为什么要擂鼓呐喊呢?



学生:曹军以为来了很多兵,可以使曹操下令射箭。



学生:让曹操的兵害怕,让他们惊慌,他们就会拼命射箭。



教师:擂鼓呐喊是造声势,曹操更不敢轻易出动,就下令射箭。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学生:可以引起曹操的注意。



教师:为什么这时候倒要引他注意呀?



学生:让他们射更多的箭。



教师:往哪射呀?你说。



学生:大雾漫天,他们看不见船在哪里,听到鼓声,他们就知道船在哪里。



教师:对不对呀,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示射箭的方向,要不然,看不见,往哪射呀?都射进江里了。这样他们顺着声音就射过去了。好,你们读读擂鼓呐喊的作用是什么?快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读)



学生:擂鼓呐喊是为了不失箭,也为了造声势。



(教师板书:不失箭)



教师:你们再看看,为什么要掉转船向呢?



学生:如果不掉转船向,一边很重,另一边又很轻,船就会沉下去,回不来了。



学生:船两边不平衡容易翻船。



学生:因为船两边都有草靶子,掉转船向可以得到更多的箭。



教师:说明诸葛亮已经都计算好了,光一边能保十万支箭吗?



学生:不能。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一保船体平衡,二保受箭数量。所以我给你们概括成“双保险”。



(教师板书:双保险)



教师:那为什么还要逼近水寨呀?他在掉转船头的时候,为什么不离远一点儿,而要逼近水寨?前面用了一个“靠近”,你们说“靠近”和“逼近”哪个离曹营更近呀?



学生:逼近。



教师:为什么要逼近水寨?你说。



学生:逼近他,他就会更惊慌了。



教师:这是你独特的理解,还有吗?如果你是弓弩手,射时间长了箭还射得远吗?



学生:不远。



教师:为什么?



学生:累了。



学生:所以更要逼近曹寨去受箭。诸葛亮连这一点都想到了。这样才能保证十万支箭。



(教师板书:保十万)



教师:最后,咱们看看诸葛亮这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和我们推测的结果一样不一样?找到了吗?读读最后一段。



(学生读)



教师:好了,同学们,你们看,诸葛亮善识人,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可以信任,请他帮忙;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这叫善识人。他还知道三天以后必有大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你看他安排的这些,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克服自然条件的不利。这么巧妙的安排,他说的、想的,最后都怎么样呀?



学生:应验了。



教师:那么这么巧妙的谋划,这么周密的安排,而且最后都得以圆满地实施,这叫什么呀?



学生:神机妙算。



教师:对这个词语感受深了吗?



(教师板书:神机妙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二、联系上下文── 细读



《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看到桃花心木长成大树的样子,难以相信它怎样由膝盖高的小树苗而来;看到种树人无规律的浇水,又奇怪树怎能长得好。直到他向种树人质疑,种树人的在不确定中,锻炼树的生命力的一番话,使作者顿悟:人也如此,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锻炼独立自主的心。全文着力点由树及人,情感线由疑到悟,由树木成材,领悟到人的成长,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会在文题联系和上下文的联系中读懂文意,体会文情,领悟文法。







一、抓“文”线,顺题而学



文章写了桃花心木如何成才,进而感悟人如何成长。文章以“桃花心木”为题,叙种树之事,说人成长之理,借物喻人。初读,要让学生感知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写作特点。



文章有叙事有议论,这是借物喻人体裁的特点。



(一)由树形入文



板书课题:桃花心木



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你怎样形容这样的树?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心木的外形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选读描写树木外形的句子。



(二)由树事理思路



课文哪些段落是讲有关桃花心木的事,其他的段落讲的是什么?



小结:文章有叙事有议论,这是借物喻人体裁的特点。



二、抓“疑”线,顺疑而学



文章两次写“疑”,一明一暗,一详一略。



第一次“疑”,是怀疑仅有膝盖高小树苗怎会长成参天大树。用“有点难以相信”暗表怀疑。第二次“疑”,是对种树人浇水无规律明表怀疑,“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展示了疑问的一步步发展,详细地写了由生疑到质疑的过程。



正因为有第一个“疑”,才促使作者关注种树人如何“种”,进而引发了第二个疑的产生。



(一)理解生疑



设问:



1.作者写了几次“疑”,是由什么而来?



小结:正因为有第一个疑,才促使作者关注种树人如何“种”,进而引发了第二个疑的产生。



设问:



2.作者观察种树人的做法,几次感到“奇怪”,每一次令他奇怪的是什么?



(三次。第一次:浇水次数没规律,水量不一定;第二次:浇水时间没规律;第三次:树苗莫名其妙地枯萎,他带苗补种。)



3.从第一次到第三次,作者怎样表达“奇怪”的程度?



4.解疑还疑:



太懒──但是懒人怎知树苗枯萎?



太忙──但是忙人怎会做事从容?



(二)理解质疑



作者从哪几方面质疑?(浇水时间、水量、枯萎的原因。)



三、抓“理”线,顺理而悟



文章两次写“理”,由物及人。



第一次“理”,是种树人阐述种树之理。他从正反两方面讲用“不确定”的做法使树学会自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第二次“理”,是作者由此感悟的成长之理。在不确定中生活,锻炼独立自主的心,长成坚强之人。



(一)感悟种树之理



一读:面对作者的疑问,种树人作了解答。他讲了自己种树的独特方法。我们好好读读种树人说的话。看看种树人的一番话是围绕着什么来说的?有一个很关键的词,你捕捉到了吗?



(不确定。)



二读:我们再读读种树人说的话。“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他围绕“不确定”是怎样说的?



(先讲为什么“不确定”,再讲如果“确定”会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说。)



(二)感悟成人之理



删补读:种树人的一番话,让作者从中感悟到什么?这个感悟又是围绕着什么来说的?



(不确定。)



反复读: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作者围绕“不确定”说了几个意思?(一是经住考验与锻炼,二是所得甚少,成长较快。)



四、再读树美的句子







三、抓住关键── 精读



文章的关键往往是需要读者有敏锐的感觉去细细品味。抒情的文章关键处往往是情感更集中、更强烈之处。精读,简言之是读到心里去了,对文章的意蕴心领神会。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记叙文,它具体真实地记述了1976年1月11日百万群众自发地汇集长安街两旁,向敬爱的周总理做最后告别的历史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崇敬和无比悲痛的心情,读来感人肺腑,又催人泪下。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一是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它以“灵车”为文线,写了人们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这三个情景;以“哀思”为情线,表达了百万群众敬而送、送而悲的思想感情。这“情”,是依托于事情的叙述中,蕴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



二是文章短小精练却极富感染力,语言朴实无华却打动人心。比如:“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又比如:“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再比如:“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这些词语和句式不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特色,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积累词语的范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切地加以品读,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第一段三个“都”极言“送总理”人之多,情之悲。在“等灵车”的场景中,真切表现了人民对总理的爱,为全文奠定深情基调。



教学中我把课文中这些经典词句做成多种文字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第一步让学生把课文里总写十里长街等灵车情景的句子,找出画下来。打出文字片,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说一说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第二步变换文字片对比读。启发思考:在这句话中,有没有这些词语,你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由此体会出只有这个句子更能充分地表达出周总理受到亿万群众的崇敬和热爱,人民都自发地赶来送行。进而读出人民对总理敬而送、送而悲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四、咬文嚼字──品读



品读,一要注重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产生相应的感受;二要注重语言感悟,发挥各种读的功能,感受语言的魅力。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表达的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怀念,都是蕴涵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的。对于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揣摩品味。



比如课文写人们等待灵车时的心情是“焦急而又耐心”。看似矛盾,其实是最真实准确地表达出了人们等灵车时的心情。这样的句子不能读一读就过去,也不能仅仅是多读读而已,要读中品,品后再读,使学生真正读懂。



教学中我先请同桌合作读人们等灵车的具体表现。一人读什么样的人,一人读具体的表现。通过读使学生体会人们等灵车时的心情是“焦急而耐心”。再抓住“焦急而耐心”引导学生品读。我启发学生:“焦急”与“耐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为什么说是“焦急而耐心”地等待呢?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品读。



其一,举一反三品读。由老奶奶推及他人。读描写老奶奶的句子,小组讨论,展开想象:老奶奶怎么想,所以是焦急地等待,她又怎么想,所以是耐心地等待。



其二,走入人物内心品读。在想象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合作读。(打出第五至七句文字片)我把同学们说的老奶奶的心理活动插入课文的句子中,再来读中体会。



学生读:“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柱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此时教师插入老奶奶的内心独白:寒风中,已经站了好几个小时了,灵车怎么还没有来?多想早点看到我们的好总理。不管等多长时间,我也要等到灵车来。她──学生接读:焦急而耐心地等待。



其三,分角色品读。教师:“焦急而耐心”看似矛盾,其实最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等灵车的共同心情。这位老奶奶只是万众中的一人,又有多少这样的老人,还有多少抱孩子的夫妇,更有多少泪流满面的红领巾。请同学们读出他们共同的对周总理的爱和等灵车的心情。



五、领悟语义──研读



例如,我教《跨越百年的美丽》,紧紧扣住“美丽”引导学生研读,使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品德深深感动学生。



题目以“美丽”为中心词,课文以“美丽”为主线,赞颂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美好品德。这里的“美丽”有双重含义,既指美丽的容貌,又指美好的品格。所以,才能“跨越百年”而不衰,“跨越百年”而依然美丽。



“美丽”贯穿全文。先写美丽的形象,深入人心;接着写美丽的镭,来之不易;再写美丽的品格,造就卓越的贡献;最后写美名与世流传。



课文第一段,点题“百年”,第五段,回扣“百年”。第二至四段,表现“美丽”。“百年”尽显“美丽”,“美丽”跨越“百年”。“百年”的“美丽”永载史册,“美丽”的“百年”亦将永远流传。







一、初读课文,初感“美丽”



(一)书写中心词,预测“美丽”



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一篇文章以“美丽”为题,你会有怎样的联想?



(二)初读课文,揭示“美丽”



1.找出以“美丽”作修饰词的词组



(美丽的形象、美丽的颜色、美丽的荧光、美丽的生命、美丽的容貌)



2.找出以“美丽”作中心词的词组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细读课文,深悟“美丽”



(一)感悟美丽的形象



让学生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



(二)感悟发明美丽的镭



启发学生思考:居里夫人的“关键”作用表现在哪里?



居里夫人怎样发现的镭?(从镭的发现中,你体会出什么,怎样体会出来的?)



(三)感悟美丽的品格(重点)



1.抓住“可贵”体会



启发学生思考:“更可贵的东西”是什么?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



“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3.抓住“变”字,体会



启发学生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几个“变”?是什么在怎样变化?不变的是什么?



(六个“变”。容貌在变老,健康在变坏,生活在变苦,贡献在变大,成就在变多。唯一不变的是信念和性格、追求。)



三、感悟“百年”



四、回读课文,畅谈“美丽”



启发学生思考:学完课文,对“美丽”又有怎样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具体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概括起来,主要有: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倾听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读书动笔的习惯、写日记(周记或随笔)的习惯、思考质疑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比如积累语言材料,首先是教方法学积累。教给学生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懂得好词佳句不仅是描写美景的形容词和句子,它包含描述人、事、物、景的各种手法;摘抄不仅是摘抄彰显文采的词句,也可以抄记表现文脉的词句。其次是养习惯精积累。要使学生会摘抄,不是死摘抄,在三个环节上做足:摘抄前,思考分析特点,品味特色,结构的特色,语言的特色,体会好在哪里,再抄写下来;摘抄时,真正理解所抄的词句,不懂的查字典;摘抄后交流,以交流促积累,组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摘抄这样的词句,看看别人摘抄了哪些词句。倘若自己摘抄了5个词,一交流,从全班那里学来了150多个词。由摘抄到仿写再到创造。



再如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我是从读写结合来培养。阅读课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词句,习作课则通过全班共改习作来落实。每次作文后我都组织学生听读作文、品评作文、修改作文。在听—评—改三个阶段中,都贯穿一条主线:推敲词句。大家围坐在一起听读作文,听完了评议,作文的立意好在哪里,构思巧在何处,内容实不实,哪些词句写得好,对有问题的地方提出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5: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